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知名AI專家Goertzel:機器人的意識可能達到人類水平

知名AI專家Goertzel:機器人的意識可能達到人類水平

9月8日,在深圳舉行的全球創新者大會上,一個可以展示表情五連拍,能說會笑的的機器人給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有很多小孩,它是我最喜歡的一個」,Han的發明者,漢森機器人(Hanson Robotics)首席科學家,Humanity+副主席Ben Goertzel說道。

Ben Goertzel和他的孩子Han一同亮相全球創新者大會。

作為全球知名的通用人工智慧研究專家,Goertzel在這個領域深耕已有30多年。他稱,像Han這樣的機器人其實是一個用戶界面,它的「大腦」儲存著海量數據,人除了和它交流互動,還可以通過它看到世界的狀況。「發展人工智慧是為了把人從被動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人自由地去創造。」

最早研究機器人時被當傻瓜

Goertzel出生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自小在美國長大,並獲得坦普爾大學(Temple University)獲得數學博士學位。Goertzel對於人形機器人的興趣源於《星際迷航》。這是美國最老牌和最經典的科幻劇集之一,創作於上世紀70年代。劇中那個會走路、能講話,而且登上太空飛船的機器人給Goertzel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我就在想,我們也應該造出這樣的機器人。」

Ben Goertzel接受南都記者專訪。

在1990年代初, Goertzel投身人工智慧,先後創立Webmind, Novamente等公司。當時業內視點還聚焦在專門領域,而他卻瞄準了大眾化、商業化的機器人。Goertzel一邊尋找志趣相投的科學家,一邊學著趕交際場拉投資:「因為理念的差異,當時很多人不理解,把我當成傻瓜」。

時間證明:這位數學博士眼光獨到。新千年以後,非專門人工智慧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最終確立下來,曾經的學術支流變成了行業熱潮。

談起AI的未來,Goertzel充滿期待。

「我的有些願望已經變成現實了」,這個金棕色長發,戴圓框眼鏡,深色休閑裝打扮的美國人舉起手勢說道:「現在人工智慧已經能夠進行人臉識別,能夠預測、回答問題,這些能力還不能達到人類的程度,但是更多的人工智慧專家就像80年代寫科幻小說一樣(在開發AI),這是非常激動人心的進步」。不過,要真正將科幻小說寫進現實,Goertzel坦承,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AI超越人類時,人類將走向滅亡?

Goertzel目前所在的公司Hanson Robotics設立在香港,這是一家致力於研發世界最先進的類人機器人的企業。在這家公司內,除了Han之外,還有不少人形機器人,他們的臉比Han更有彈性,更逼真,能做各種各樣的表情。不過Goertzel還是最喜歡Han,因為他的臉有表情,你看到他之後,能跟他進行互動。他能知道你在想什麼,看到人的常識價值。

可以做出鬼臉的Han

在AGI圈內,科學家們有一個共識:意識是人腦複雜結構的獨特產物,也就是說,只有人腦才能產生意識;人工智慧可以具備某些知覺,但無法像人類那樣靈活開放、有反思性。但Goertzel不這麼看,「世間萬物普遍擁有意識,人腦並不是意識的來源,只是呈現方式的一種。機器人的意識有機會達到與人類同等的水平。」

隨著人工智慧研究的深入,關於「奇點」(超級AI超越人類智力極限的時間點)的擔憂也不斷傳出。有人認為,AI超越人類時,人類將走向滅亡。對此,身兼起點大學顧問的Goertzel持樂觀態度:「為什麼要限制AI的發展呢?人類不是跑得最快的、跳得最高的,但我們最具有想像力和執行力。」

南都對話Goertzel

由超級智能機器管理社會 說不定更安全

南都:你提到「奇點」可能在2029年左右就會到來,「奇點」的意義是積極的嗎?

Goertzel:我覺得對Han的後代,對超級機器人來說肯定是積極的(笑)。對於擁抱先進科技、希望與技術共同進步的人來說,也是積極的。比如你想往大腦里植入一個晶元,或者把大腦和計算機、和機器人連接起來,那麼奇點會很棒。如果對高科技無感,你可能就不喜歡奇點。這也取決於人怎麼判斷:智能手機的普及是積極的嗎?我用得挺開心的,有些人覺得討厭,因為大家隨時都在玩手機。我是說到目前為止,科技革命對所有人的意義並不是同等地好。

南都:「奇點」到來以後,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會受到損害嗎?

Goertzel: 每一次新發展,相對於過去的狀況,可能都有「錯」的部分。比如現在某些國家同性婚姻是合法的,可50年前人們普遍覺得同性婚姻是不對的、很可怕。200年前美國有奴隸制度,今天我們知道那才是錯的。隨著「奇點」時刻的接近,情況不斷變化,大家的價值判斷也會隨之改變。

我覺得(「奇點」導致)人類受折磨、甚至被屠殺不太可能。我們沒法完全排除那種可能,但是我看不出來奇點到來以後的危險就多過現在。如果有超級智能機器來管理社會,說不定還比現在還安全。

南都:你怎麼看機器人擁有意識的問題?

Goertzel: 我相信機器人的意識能達到和人類同等的水平。我們現在對意識的認識還不夠,尤其是意識的經歷和物質世界、和人腦的聯繫。機器人、神經科學、大腦計算機介面等方面的研究發展將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意識問題。可能二十年後我們會徹底明白意識和物質世界的關係,現在還在猜想階段。我的猜測是,Han的孫輩能達到和人類同等的意識水平。隨著認識的不斷發展,這個猜測也可能被證明是錯的,也許需要給機器人加上生物手段和量子計算機才能讓它們有意識——我覺得不太會是那樣,但不是完全不可能。

南都:當超級人工智慧機器人普及到家庭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Goertzel: 當人工智慧和人類一樣有智慧,機器人的體能技巧達到人類水平時,人類必然會從勞動中解放出來:你不需要去工作謀生了,不用打掃屋子,不用給孩子換尿布……你可以把自己奉獻給真正熱愛的事物——只要不傷害別人,或佔用大量資源。當然,無需工作將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變化,有些人可能適應得很好,有些人覺得很難受,我想那時的轉變才是一個更複雜的問題。

采寫:見習記者 楊穎達 南都記者 李玲

攝影:南都記者 李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鉤 的精彩文章: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變暖或致強颶風出現更頻繁
美國小哥地下室里養十條鯊魚!愛上一群鯊魚,我就給它們修個蓄水池
這頭鯨魚帶著一隻魚叉活了一百多年?基因牛逼,當個長壽的胖子不是夢
透明的「小仙魚」不僅是移動的美食展示台,還差點成了入侵物種

TAG:上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