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婦科】治療婦科病的艾灸驗方(附穴點陣圖),太齊全了

【婦科】治療婦科病的艾灸驗方(附穴點陣圖),太齊全了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婦科疾病

女性常見病、多發病,但由於許多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應有的認識,缺乏對身體的保健,加之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等,使生理健康每況愈下,導致一些女性疾病纏身,且久治不愈、反覆發作,引起失眠多夢、煩躁不安、性冷淡 、內分泌失調、容顏憔悴,甚至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併發症,給正常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婦科病看起來難治,其實用艾灸治療婦科病簡單又有效!讓我們來了解了解:

治療盆腔炎、盆腔積液、附件炎常規取穴:

中脘、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足三里、三陰交。




治宮頸炎的艾灸驗方




艾灸

選穴

: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和八髎穴。


方法: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灸至皮膚出現紅暈,溫熱舒服的感覺,每次選5-6個穴位灸20~30分鐘,七天一療程,休息一天,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灸3個療程。




治盆腔炎的艾灸驗方




艾灸選穴:三陰交、阿是穴


方法:艾條懸灸或艾灸儀灸,艾灸痛點有溫熱舒服的感覺,灸至皮膚出現紅暈,每次灸20~30分鐘,七天一療程,休息一兩天後,再進行第二療程,一般灸1~2個療程。除了灸三陰交穴,也可灸腹部壓痛點。



月經不調的艾灸療法




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壓力、精神因素、心理因素、貪涼(要風度不要溫度)專家分析:女性經期受寒,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可引起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中醫一般將月經失調稱為月經不調,又將月經不調歸納為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過多或月經過少。但臨床上往往不是單純一種癥狀出現,如月經過多常與月經先期並見,月經過少常與月經後期並見。




1

血虛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後期,量少色淡,質清稀,伴有眩暈,失眠,心悸,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舌淡,脈弱無力。



艾灸選穴:膻中、關元、子宮、內關、湧泉。

要求:關元子宮不得低於40分鐘,內關、湧泉各20-30分鐘。




2

腎虛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初潮較遲,經期延後,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質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脈沉。治宜補腎養血。



艾灸選穴:八髎穴、歸來、三陰交

用溫和灸,

要求:歸來不低於20分鐘;八髎穴不低於35分鐘,三陰交20分鐘。




3

血寒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後期,量少色暗,有塊,或色淡質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溫喜按,得熱則減,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脈沉緊或沉遲無力。治宜溫經散寒調經。



艾灸選穴:關元、八髎穴、三陰交、足三里,

用溫和灸,

關元、八髎穴艾灸30分鐘,足三里三陰交各20分鐘。




4

氣鬱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後期,量少色暗有塊,排出不暢,伴有少腹脹痛,乳脹脅痛,精神抑鬱

微信搜索zyk38142804,

舌正常或稍暗,脈弦澀。治宜行氣活血。


艾灸取穴:關元、命門、肩井、太沖


時間:關元、命門各30分鐘。肩井、太沖各20分鐘。


月經過少,常由久病失血或產後耗傷精血,或脾虛營血虛少;或先天不足、多產房勞耗傷腎精,腎虛沖任未充;或月經過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為寒凝;精神抑鬱,情志不暢,氣滯血郁等引起。月經量過多、過少都不正常,都是因為內分泌不太好。

以上情況分了四個不同的症形,供參考治療。


其實除了治療是另一方面,還要調整好心態,有正常的生活規律,解除精神壓力。

同時,還要注意飲食,不要吃寒冷的食物,不要抽煙喝酒,保持情緒穩定和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艾灸治療白帶陰部瘙癢




艾灸取穴:帶脈、氣海、三陰交、足三里。肝膽濕熱者加太沖、行間、陰陵泉,脾虛濕盛者加豐隆、脾俞、中脘、小腸俞,陰虛濕熱者加腎俞、太溪、豐隆、行間。

方法:

艾條懸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鐘,每日灸治1次,7次為1個療程。



艾灸治療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屬於亦屬陰挺、陰痔範圍內。指婦女子宮下墜,甚至脫出陰道口外。症見子宮下垂或脫出陰道口外,甚則連同陰道壁或膀胱直腸一併膨出。多由氣虛下陷,帶脈失約,沖任虛損,或多產、難產、產時用力過度,產後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等,損傷胞絡及腎氣,而使子宮失於維繫所致。



艾灸取穴:百會、神闕、子宮、三陰交等穴位

。百會可以艾條懸灸,每次艾灸10分鐘,每天一次

。三陰交開始可以每天一次,5天後,可以隔天一次。





艾灸止婦女血崩的方法




血崩是中醫的名稱,是形容月經過多或非時而下,像河流決堤,崩瀉而下,凡功能性子宮出血、生殖器炎症、腫瘤等婦科疾病均可出現這一癥狀。嚴重的患者可持續數十天出血不止,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慌氣短和全身無力等一系列嚴重貧血癥狀。



治療月經過多的方法雖多,但如應用不當往往會有一定的副作用。中醫中藥治療血崩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小,但吃湯藥既費時,又麻煩。


艾灸隱白穴治療血崩

,既簡便易行,效果又明顯。


隱白穴位於足大拇趾內側,距趾甲角1分,左右各一。艾條懸灸15-20分鐘(先灸一側,再灸另側),以隱白穴周圍皮色轉紅有熱感為止。每日可灸3~4次,待出血停止後可再繼續灸1~2天,使療效更為鞏固。灸時患者常常會感到小腹部原有的繃緊拘急感或空虛感消失,心情也隨之開朗,經量往往於灸後不久即明顯減少。


艾灸隱白穴為什麼能止血崩呢?祖國醫學認為,血崩的主要原因是沖任兩脈不固,臟腑失調。因此在治療上應著重補肝健脾益腎,調養沖任,其中又以健脾最為重要。隱白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按照經絡學說的原理,刺激隱白穴有健脾統血、補中益氣的功效。


艾灸隱白穴治療血崩雖然療效顯著,但當患者出血量較大,病情危急時,應及時送往醫院。






艾灸治療痛經的最簡單方法





經痛(dysmenorrhea)是婦科常見的一種月經病,很多婦女都有過痛經的病使,每當月經來潮,痛經就會找上門來,大大困擾了我們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哪些辦法可以減輕痛經呢?


飲食均衡:

布多夫醫師說:"大多女性省略正餐,而吃過量的甜食及鹹食。"雖然健康的飲食無法消除經痛,但對改善全身的健康狀況卻有神奇功效。避免過甜或過鹹的垃圾食物,它們會使你脹氣及行動遲緩,多吃蔬菜、水果、雞肉、魚肉,並盡量少量多餐。

補充礦物質:

鈣、鉀及鎂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專家發現,服用鈣質的女性,較未服用者還少經痛。鎂也很重要,因為它幫助身體有效率地吸收鈣。不妨在月經前夕及期間,增加鈣及鎂的攝取量。

避免咖啡因:

咖啡、茶、可樂、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經緊張,可能促成月經期間的不適。因此,應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腸。


禁酒:

假使你在月經期間容易出現水腫,則酒精將加重此問題。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則限制在1一2杯酒之間。


保持溫暖:

保持身體暖和將加速血液循環,並鬆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痙攣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熱的藥草茶或熱檸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熱敷墊或熱水瓶,一次數分鐘。


運動:

尤其在月經來臨前夕,走路或從事其它適度的運動,將使你在月經期間較舒服。


灸法:(推薦此法,效果顯著!)


(1)

取關元、氣海、曲骨、外陵、三陰交。

艾灸懸灸,每穴施灸20分鐘左右,連續治療4天。腰痛重者,加灸腎俞。4次為1療程,治療間隔4天,適應於痛經,一般在月經來潮前2天施灸術。


(2)

取神闕、子宮穴。

常規

灸法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沒藥、白芍、丹參、紅花、山檢查,廣木香各15克,上藥共研細末,加冰片1克,混合後貯瓶備用。微信:艾滿人間,敷灸時每次取上藥30克,以薑汁(或黃酒)適量調和糊膏狀,分別敷於神闕、子宮穴,上蓋紗布(或油紙),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換1次葯,應於月經前3天(或經期)敷灸。


敷貼法:


(1)取當歸、吳茱萸、乳香、沒藥、肉桂、細辛各50克,樟腦3克。先將當歸、吳茱萸、乳香、沒藥、肉桂、細辛水煎2次,煎液濃縮為糊狀,混入(溶於95%乙醇)適量乳香、沒藥液,烘乾後研細末,加樟腦備用,月經前3天取藥粉5克,用黃酒調為糊狀,外敷臍,用膠布固定,葯干則調換1次葯,月經3天後取下,每月1次,連續使用,治癒為止。


(2)將肉桂10克、吳茱萸20克,茴香20克研為末,用白酒調成糊狀加熱敷臍,每日1次,經前連用3天,適用於寒凝血瘀型痛經。




【穴點陣圖解】



關元:

當臍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的前皮支的內側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


【主治病症】

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並有強壯作用。可以用艾條懸灸每次灸25-30分鐘。


子宮:

在下腹部,中極旁開3寸。


【主治病症】

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症。主治婦女不孕,月經不調,痛經,陰挺,及闌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歸來:

屬足陽明胃經。在下腹部,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病〗

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三陰交: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主治】: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病症】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免責聲明:

僅供學習參考,

不構成治療處方







購買艾條艾炙盒等艾炙用具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昨日分享:





  • 【育兒】兒童艾灸比打針吃藥強百倍



  • 【炙法】艾灸手法新解,又一次開了眼!



  • 【補陽】精力不足是陽虛,艾灸讓你每天都精力充沛



  • 【頸肩痛】秋天肩頸傷痛高發,神奇艾灸改善肩頸疼痛!



  • 【男科】艾灸調理前列腺炎



  • 【婦科】艾灸治療「白帶異常」



  • 【白髮】艾灸兩個穴,從根子上治癒白頭髮



  • 【皮膚病】艾灸讓暗瘡遠離




更多疾病治療方法請關注公眾號點擊疾病查找,不定期更新





新手必讀、

排病反應

3000

種疾病取穴

穴位查詢


視頻學習

獨穴炙法

艾灰、

配穴全集

取穴處方


艾炙保健、冬病夏治、三伏養生


 



?

 

男女科


腺肌症

月子病

閉經

月經不調

痛經、婦科病


巧克力囊腫

多囊卵巢

子宮肌瘤、

早衰

輸卵管


男不育、

白帶

、乳腺疾病、備孕

卵巢保養

宮寒


升下垂臉

祛痘

黃褐斑

美容

臀部排毒

不孕


卵巢囊腫

陽瘺

早泄、

前列腺、

毛囊炎


子宮內膜異位




?

 

其他疾病


失眠

鼻炎

感冒

風疹

落枕

關節炎

禽流感


痛風

祛濕

腰間盤突出

神經痛

強直性脊柱炎


牙痛

過敏、

腰腿疼痛

小兒艾炙

扁桃體

咳嗽


帶狀皰疹

老人艾炙

白髮變黑、

老花眼

富貴包


手麻

腫瘤

自汗

體虛

耳病

甲狀腺

高血壓


咽喉疾病

頸椎痛

胃下垂、胃寒、胃炎、結腸炎


胃潰瘍、脾胃虛寒、

腰疼

腺樣體肥大、

氣血不足


濕疹

舒肝解郁

退燒

癌症

白癜風、

靜脈曲張


盜汗

腦梗

撞傷

、、

腎陽虛

骨質增生

節氣炙


化痰

中風

糖尿病

高血脂

、、

三伏養生

腳氣


頸椎病

消炎

皮膚癢

咽炎、

陰虛

浮腫

偏癱


骨刺

心悸

水腫

高血糖、

尿失禁

鼻竇炎


防寒


 



艾炙療法


長蛇灸

核桃灸

、黃豆灸、

隔姜灸

威靈仙炙


隔物炙

火柴灸

督脈炙

隔蒜炙

蓖麻仁炙


葯捻炙

隔鹽炙

桑枝炙

桃枝炙

白芥子炙


鼠糞炙

燈火炙

葯錠炙

藥線炙

吳茱萸炙


敷藥炙

毛莨炙

斑蝥炙

甘遂炙

巴豆霜炙


蠟炙

隔附子餅炙

水炙

冷炙

旱蓮草炙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平台偏方和中醫食療、經絡養生知識僅為分享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艾炙大全 的精彩文章:

【冠心病】艾灸三大保健穴,趕走冠心病
【新手必讀】讓你明明白白去艾灸
【婦科】治療婦科病,艾灸會陰穴!
【艾炙保健】陽氣若足千年壽,灸法扶陽第一方

TAG:經絡艾炙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