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夢遊天宮,醒後創建一項制度,不僅明朝,清朝也用200多年

朱元璋夢遊天宮,醒後創建一項制度,不僅明朝,清朝也用200多年

導讀:明太祖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出身低微的皇帝,他不僅做過和尚、乞丐,還是一位亂世英雄,在元朝末年的戰爭中廝殺出來的一位統帥。朱元璋能夠取得成功,與他善於用人分不開,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在他身邊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將。

史書上的記載,朱元璋在參加紅巾軍之後,就開始組建自己的文臣武將團隊,因為朱元璋心裡很清楚,光有謀士不行,光有猛將也不可以,只有將文臣武將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才能成就霸業,而朱元璋所擅長的技能,就是協調文臣和武將,將他們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朱元璋的手下謀臣如雨,主要有:李善長、劉基、宋廉、馮國用、范常、陶安、夏煜,孫炎、楊憲、朱升等數十人,他們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指引方向,決勝於千里之外;除了謀臣之外,朱元璋身邊同樣猛將如雲,主要有:徐達、湯和、花雲、吳禎、郭興、費聚、常遇春、胡大海、周德興、耿再成等數十人,他們執行朱元璋的命令,為他出生入死,征討四方。

中國有句古話:「大廈非一木能支,大業非一人能創」。朱元璋身邊雖然彙集了眾多文臣武將,但他做事穩重踏實,賞罰分明,深得文臣武將的擁護和愛戴!從而激勵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命。正是因為文臣武將的潛心配合,才在短時間內結束了元朝的統治,使得布衣出身的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國之後,朱元璋命人在皇城之中,修建了一座規模龐大的皇宮,建成之後,其中一座規模最大的宮殿被取名為「奉天殿」,這裡主要是朱元璋召見大臣商討政事的地方。朱元璋為大殿取名「奉天」,主要還是為了向天下人昭示,他能夠當皇帝完全是奉上天的旨意,說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

朱元璋親自寫了一篇《御制紀夢》,在書中朱元璋說自己有一天晚上做夢,上到了天宮遊覽,還見到了「道法三清」,其中的紫衣道人親自將真人服飾和法劍傳給了朱元璋。夢醒了之後,朱元璋更加堅信自己當皇帝是奉上天的旨意,所以他自稱「奉天承運皇帝」。

從那以後,朱元璋在頒發的聖旨上,最開頭都要添加上「奉天承運皇帝」六字。現在很多歷史宮廷影視劇作品,我們經常看見太監在宣讀聖旨的時候,第一句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這句話中的「詔曰」二字,是不能與「皇帝」連在一起念的。正確的讀法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從朱元璋創立這樣制度之後,所有明朝皇帝頒發聖旨的時候,在開頭都會用上這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一制度延續200多年之後,清朝建立,雖然滿族入住中原對很多制度進行了改革,但朱元璋創建的這項制度卻保留了下來,一直用到清朝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魏忠賢若在,明朝不會亡?一代大太監的罪與罰
山洪衝出銀錠,疑似寶藏現世,李自成結局有新解釋
此皇帝派60萬大軍打下來一個省,20年後孫子繼位
這個男人因長得好看被敵人放過,後來居然開朝立國延續三百年!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