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些看似差不多的金銀錠 其實都有各自的「故事」

這些看似差不多的金銀錠 其實都有各自的「故事」

「沂州」「使司」五十兩型銀錠

金花銀

「京庫金花銀」銀錠

「解秋糧銀」銀錠

「官平」小銀錠

「茶課」小銀錠

銀鋌

金錠

「崇禎年制平蜀」餉銀

「花銀」銀錠

沒有微信、支付寶,沒有高防偽的紙幣,古代人們用於商品交換等的貨幣主要以金屬貨幣為主。在影視上,我們看到各種土豪拿出來的金錠、銀錠,貌似樣子差不多,其實,不同的金錠和銀錠背後都有特殊的用途,有著自己的「故事」。

古代一般都是銀元寶和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金錠是古代最值錢的流通貨幣。金錠有黃金錠和赤金錠兩種,有一百斤、五百斤和一千斤三種重量。銀錠,即熔鑄成錠的白銀。銀錠重量不等,因此以「兩」為主要重量單位,故又稱銀兩。始自漢代,其後各代皆有鑄造,但流通不廣。銀錠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國家法定銀錠貨幣。直至清朝,開始作為主要貨幣流通。

■收藏周刊記者 曾貴真

「沂州」「使司」五十兩型銀錠

●元

●長14.1厘米,兩端分別寬8.3厘米、8.5厘米,厚2.4厘米

這件銀錠沿襲宋、金時期同類銀鋌形制:扁平狀,弧首,束腰,面微凹,背布滿蜂窩狀氣孔。面鏨銘文內容較多,可辨的有「沂州」、「使司」、「行人」等字樣,還有多處同期銀錠都鏨有的押印。沂州,今山東臨沂。

金錠

●明

●長6厘米、一端寬3.7厘米、一端寬3.9厘米、最厚處2厘米、重384.8克

這件金錠在北京定陵出土。元寶形,內底外緣有水波紋數層,外底鏨刻銘文:「雲南布政使司計解萬曆肆拾貳年分足色金重拾兩計壹錠委官李鍾×××」。鑄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明代銀錠發現很多,金錠尚少見。

金花銀

●明

●長15厘米、肩寬7.8厘米、腰寬6厘米

此銀錠呈馬蹄形,凹面刻有地名、稅別、重量、內耗及有關官員和銀匠姓名等內容。

「金花銀」是明代中後期折收稅糧的銀兩,原意是指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銀兩,又名折糧銀、折色銀或京庫折銀。明代地方政府每年將收齊的散碎銀兩鑄成銀錠(多為五十兩一錠),上交中央戶部。這個銀錠是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福建建寧府上交給戶部的。

歷朝賦稅以徵收實物為主,明初也不例外。明朝初年,政府向農民徵收稅賦,分夏稅、秋糧兩種。夏稅以小麥為主,秋稅以米為主,主要以實物繳納。永樂遷都北京後,京師官員如果要支領俸米,必需拿著俸帖到南京領取,路遠費高,極不方便。官員們領到俸米後,往往就地賤賣,七八石的俸米,只能易銀一兩。

為解決這一問題,宣德年間(公元1426年-1435年),江南巡撫周忱請求採取變通辦法,准許四石俸米折銀一兩,運往京城,充作俸祿,取得較好的效果。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副都御史周銓建議於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不通舟楫處,將稅糧折成布絹白銀,解京充俸,江西巡撫趙新、(南京)戶部尚書黃福也先後奏請,並得到(北京)戶部尚書胡濙的支持。

自此,明廷決定將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廣西應徵米麥四百餘萬石,折銀百萬餘兩徵收,名為「金花銀」。其後,這個辦法「概行於天下」,以為永例。每年地方將收齊的散碎銀兩鑄成銀錠,上交中央戶部。此錠是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福建上交戶部的五十兩銀錠。銀錠凹面刻有地方名稱、稅別、重量、內耗及有關官員和銀匠姓名等內容。稅糧折銀是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方面的一個重大進步,不僅減少了農民們運送稅糧的痛苦,而且直接推動了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的繁榮。

「崇禎年制平蜀」餉銀

●明

●長6.8厘米、寬3.8厘米、重58.1克

這件餉銀長方形,一面雙線框內銘「崇禎年制平蜀餉銀」,一面銘「定遠侯柳暫作軍餉銀弍兩勿得民間估用如違治罪」。制於崇禎年間(1628~1644年)。

「京庫金花銀」銀錠

●明

●長11.3厘米、一端寬8.1厘米、一端寬8.2厘米、厚3厘米

這件銀錠束腰砝碼形,沿邊緣有幾圈水波紋,內銘文:「福建建寧府松溪縣征原十伍年分京庫金花銀伍拾兩正萬曆拾陸年正月日知縣熊鳴夏承行吏徐有德×吏岳×××民匠陳進」。陰文。鑄於萬曆十六年(1588年)。

「解秋糧銀」銀錠

●明

●長15.1厘米、寬10.7厘米、

重1970克

這件銀錠槽形、束腰,背及側面有蜂窩狀排氣孔,內鏨刻銘文:「廣東廣州府順德縣徵收正德拾年分秋糧解京銀壹錠重伍拾兩耗銀貳兩伍錢折米貳百石提調官知縣丘道隆該吏楊譽解戶羅雍銀匠楊寬」。鑄於正德十年(1515年)。

「花銀」銀錠

●明

●7.7厘米、寬5.6厘米、重368克

這件銀錠弧首,束腰,有邊,邊緣微內卷,內底波紋重疊,中間內凹,兩側銘文:「洪武十六年」、「花銀」、「一十兩」等。背及側面有蜂窩狀氣孔。鑄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

「官平」小銀錠

●明

●長3.25厘米、寬1.7厘米、重16.2克

這件小銀錠呈弧首,微束腰,雙面銘文,一面為「官平」,一面為「洪武三年」,均陽文。鑄於洪武三年(1370年)。

「茶課」小銀錠

●明

●長2.9厘米、寬1.9厘米、

重19.4克

這件小銀錠呈橢圓形,有緣,雙面銘文,一面為「茶課」,一面為「洪武元年」,均陽文。鑄於洪武元年(1368年)。

銀鋌

●南宋

●長14.2厘米、寬8.9厘米、重1820克

這件銀鋌圓首束腰,正面劃刻文字,右側為「達州今解發寶慶三年紹定元年分進奉大禮銀一大鋌重伍十兩」,左側為「奉議郎通判達州軍州兼管內勸農兼權州事臣任隆祖」,中間有「宋」、「榮」等字樣,可知此銀鋌為紹定元年(1228年)達州地方官進奉大禮的上供。

(本版文圖來自國家博物館官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除了東、西廠和錦衣衛外另外一個你了解嗎?
蒙古部落兒子娶母親這是常事,汗王竟娶了自己孫子的老婆
歷史上明朝、科舉考試中、什麼是三元連中、又是那三元
哀嘆:勵精圖治,年輕有為的皇帝,最後卻成為了亡國之君!
朱元璋夢遊天宮,醒後創建一項制度,不僅明朝,清朝也用200多年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