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必學的思維模型之一:「定位」!讓你成長速度快3倍
每天我們刷朋友圈的時候常常看到這樣的信息:
某某月收入3000短時間內變為了30000;
某某靠堅持寫作、讀書年收入過百萬
某某自媒體網紅運營個人品牌估值過億、過20億……
為什麼別人都憑知識變現了那麼多,我們還在原地踏步?
或許你每天都在堅持讀書、聽書、寫作、分享、健身等。你是一個努力勤奮的人,但實際上越是堅持你越焦慮,過了一段時間後,你不得不放棄了原有的堅持,看不到結果為什麼還要堅持?
付出過多,想要的結果卻遙遙無期。
我們看到了別人成功的表面,但很少去思考成功背後的原理。
羅振宇每天6點左右發1條60秒的語音,堅持了至少4年,如今估值網上流傳70億;
「咪蒙」公眾號文章篇篇10萬+,開通不到1年破1000萬粉絲。
……還有很多很多成功的自媒體。
不知道成功的自媒體人是否熟讀《定位》一書,但他們幾乎都在嫻熟的運用」定位」理論。
羅胖剛開始的定位是:有種、有趣、有料。
所以,他每天發的語音以及在優酷的《羅輯思維》視頻都很有趣,從迥異常人的思維角度解讀(有趣),有獨特鮮明的觀點(有種),把多本書串聯起來,高度提煉知識要點(有料)。
現在羅輯思維的重點是在自己的得到APP上,而得到的定位是:全國最大的知識服務商。
從羅胖的成功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企業產品的成功還是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定位。
一、究竟什麼是定位?
《定位》書中的定義是:如何讓你在潛在客戶的心智中與眾不同。
則「定位」需要在用戶的心智中佔據位置,這個位置是與眾不同的。
二、如何佔據用戶的心智?
有人說,圖象比文字更能讓人印象深刻,圖象讓人腦中形成畫面感,更容易記憶。但在《定位》一書中談到,圖象製造的視覺效果,會帶給人更多的信息,容易分散公眾的注意力。圖象進入人腦後最終在頭腦里紮根的是文字。
佔據心智,短期內,圖象效果好,但從長遠來看,是文字。比如說,你先聽到「蘋果」這兩個字或者大腦里先出現「蘋果」這兩個字,你大腦里才出現「蘋果」手機或者「蘋果」水果的畫面。
用從用戶的心智出發,把自己變成用戶,用戶在想什麼,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例如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有一個理論是「1分鐘讓自己變成小白」,從小白的角度來檢測自己公司的產品。
所以說,為什麼騰訊的產品為什麼那麼受歡迎是有原因的。
從產品的角度看定位:
想到涼茶,我們大腦第一個蹦出來的是「王老吉」(中國第一涼茶品牌)。
想到打車軟體,我們大腦第一個蹦出來的是「滴滴」。
想到手機,我們大腦第一個蹦出來認為最好的是「蘋果」(世界第一手機品牌)
想到最大的知識服務平台,我們想到的是「得到」。
從人的角度看定位:
想到「羅胖」,感覺是一位滿嘴歪理但聽起來有理且死磕自己愉悅大家的人。
想到「papi醬」,感覺吐槽短視頻是做得最好的。
想到「咪蒙」,寫情感毒雞湯的文章是最牛的,極會煽動讀者的情緒。
前期定位精準,才能在同質化的時代中脫穎而出。我們的心智被佔據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如果不定位,我們很難和其他人競爭,我們會被浩瀚的信息所淹沒。
如果羅胖不每天1條60秒語音,所有人都做不到,他堅持下來了,他和所有人都不同,所以,最後他勝出了。
Papi醬的視頻如果不吐槽,可能戳不中讀者的痛點。總是說美好,或許大家見得太多了,我們需要新鮮感。
咪蒙,如果因為有人罵她三觀不正、傳播負能量而去改她的寫作風格,可能她不會斬獲那麼多死忠粉。她就是要三觀看起來沒那麼正確,敢叫囂、敢罵人、敢黑人,無所畏忌堅持做自己。
三、定位的要點:
1、用戶聽到你(或你的公司、你的產品),立馬會有一個聯想;
2、這個聯想長期出現在用戶的大腦,形成了揮之不去的印象;
3、最好的定位,就是你已經在用戶大腦里基本上處在第一的位置;
4、定位是一個方向,需要你投入時間持之以恆堅持。
5、不要想著去扭轉用戶大腦中固有的認知,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是很難的,不如幫用戶梳理清晰他們的認知,讓他們更容易接受。
6、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時處理7個以上的單位,某一個品類很少有人會記住7個以上的品牌。
大部分人只記住同一品類排名前兩位的品牌。例如,摩拜與ofo,萬科與萬達,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蒙牛與伊利,麥當勞與肯德基,耐克與阿迪達斯,美國總統與國務卿(副總統大部分人並不清楚是誰)。
7、不要想著滿足所有人。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需要你或喜歡你。如果咪蒙要滿足所有人,就不是咪蒙了,她只吸引那些喜歡她的人,不喜歡她的不是她的精準用戶。
四、個人成長如何運用定位理論?
1、抓住剛出現的機會。
博客、淘寶、微博、直播等這些平台剛起來的時候進駐,就比後進來者機會更大。
微信公眾平台剛上線的時候,你隨便發什麼文章,很快就可以積累大量粉絲,現在進入微信公眾平台想要快速崛起,難度自然大大增強,微信的紅利期已過,進入了精耕細作期。
但也有例外,即使在再紅海的領域,也依然能有冒出者。例如微信公眾號「夜聽」2016年9月上線,半年漲粉1100萬,2017年9月粉絲數達到2400萬。
如今除了微信公眾平台之外,「今日頭條」的「頭條號」是很多自媒體人的發布內容的首選,今日頭條正處於內容生產的紅利期,各位自媒體人可以多多參考。
2、思考你的優勢在哪裡?
可能你的優勢不止一個,你未必能成為某個領域的第一。舉例,可能你會演講、寫作、閱讀,但單方面比你做得好的人有不少。如果你要三個領域一起上「演講、寫作、閱讀」都做,有可能給人感覺定位不夠聚焦和清晰,這需要你把「演講、寫作、閱讀」串聯起來,變成你唯一、與眾不同的一個定位。
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在單一領域裡儘可能找到你的第一。例如以寫作為例。有些人會專門教「小白從零開始學寫作」,有些人會教「爆款文案」,有些人專門寫「情感文」,這些都是切入不同的細分領域。
3、學會用逆向思維思考,反其道而行之。
例如,當所有的個人知識服務收費都很低的時候,你推出高價位,這也是一種策略。但前提是你的產品和服務是該領域裡第一個提出的高價位,因為一旦價格定高後,再往下調,差距太大,營銷就會變得更難。
當大家都在追求速讀的時候,李笑來老師提出要一個字一個字去閱讀。
當流行歌手越來越多的時候,會唱嘻哈的歌手火了。
當大家都在說自律帶給人成長時,我說自律是反人性的,不自律也可以快速成長《不自律的人怎樣學習才能不落後?》
4、取個好名字(或者網名)很重要。
無論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是你的成長通道或者你個人。
演藝圈很多人就改過名,或者用自己的藝名。名字改過後,風水及人氣就變得不一樣。
成龍原名「陳港生」,楊穎不常見楊穎,叫「angelbaby」,馮德倫原名叫「馮進財」,舒淇原名叫「林立慧」。
網路上很多知識大V,行走江湖用的都不是自己的真名,如秋葉、六神磊磊、剽悍一隻貓、同道大叔、和菜頭等等。
除非你本來已經很出名,而且名字不錯,例如,樂嘉、吳曉波、羅永浩、李欣頻、陸琪。
你的課程需要有一個好名字,你的文章需要有個好標題,你的公司要有個好名稱。
關於如何取好的名字可以單獨成文與大家學習。
國家也需要定位。比如提到法國,你會想到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提到日本會想到櫻花,提到美國想到矽谷,提到中國想到長城,這些已經在世界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認知。
那些名氣不夠大的小國,是因為他們沒有去宣揚自己的文化,文化宣揚和輸出,本身也是一種定位。
秋葉老師的定位就很好。前期以「職場PPT」起家,形成了互聯網第一PPT的品牌,後來繼續往社群運營、知識IP打造、人脈連接等方向發展,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
個人在前期要快速崛起,需要定位,當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進行新的定位,但如果你已經在你的領域已經是第一,這個定位就輕易不要改,可以保留,如果還想去涉足新的領域就可以進行新的定位或者創立新的品牌。
學會定位,個人成長加速度!
關注公眾號,回復關鍵字看原創熱文:
回復【男人】,看女生最終喜歡什麼類型的男人?
回復【前半生】,看被140多個大號轉載,全網閱讀量超過30萬的《我的前半生》解讀。
回復【吳京】,看吳京為什麼覺得好老婆比55億票房還重要。
回復【出軌】,看如何用性格分析工具解讀不同性格的人出軌的原因。
李超滿,寫作很有角度的演講教練
TAG:李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