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喝水多但廁所去得少,有的人一喝水就必須跑廁所?
常言道,人有三急。可要說起這急的程度,人與人之間還是有著不小的差異。
以喝水和小便的關係為例,有些人水杯不離手,每天猛喝水但去廁所的次數依然寥寥無幾;也有的人一喝完水立刻會「來感覺」,要是在一起喝酒,吃西瓜,TA更是會成為廁所的常客。
對於這部分人來說,持續數個小時的考試會議可以說是人間煉獄,無論坐火車飛機,還是看電影話劇,他們最佳座位的判斷標準永遠只有一個——離廁所近。
美國新澤西州的婦產科醫生Betsy A. B. Greenleaf指出,在飲水量正常的前提下(女性1.8-1.9升/天,男性2.3-2.8升/天),人平均每天排尿8次左右,半夜「起夜」一次也非常正常。
排尿頻次增加的原因可大可小,表現也各不相同,常見的情況有以下4種:
原因1:膀胱太小裝不下……
Greenleaf表示,就像有人生來就是大長腿,有人生來就是雙眼皮一樣,膀胱大小和它能夠承載尿量的多少,也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對啊,就是這麼不公平)。
膀胱容量小有哪些特徵呢?
人每次的排尿量約200毫升,如果你排尿次數增加的同時,量也小於這個數字(可以用驗尿的量杯測一下),就可以把心放進肚子里了——沒啥大事,不過是個體差異所造成的輕微尿頻而已。
這種不爽,可以通過鍛煉解決
胃容量可隨著人食量的增加而不斷增大,並讓人產生「吃不飽」的感覺,然後越來越胖……膀胱也一樣,經常保持充盈有助於增大膀胱容量,即使儲尿量略微增加,人也不輕易產生強烈尿意。
從這個角度將,適當憋尿,有意識地減少排尿次數是增加膀胱容量的有效方法。
憋到什麼程度呢?當然是以不難受為限。Greenleaf推薦以下方法,改善「易尿」體質:
第1-2天:無論有沒有尿,每30分鐘去一次廁所;
第3-4天:無論有沒有尿,每45分鐘去一次廁所;
第4-5天:無論有沒有尿,每1小時去一次廁所,以此類推。
註:上述30分鐘、45分鐘和1小時只是一個大體的時間框架和思路,大家真正在做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生活時間安排,靈活運用。
原因2:誰叫你不愛喝水?
等等!喝水少會尿頻?春雨君你在逗我?!
並!沒!有!Greenleaf解釋道,喝水太少易導致尿液濃縮,而我們的膀胱對濃縮的尿液更加敏感,不斷促使人產生尿意。
所以啊,為了不一會兒一趟地跑廁所,水真是既不能喝太多,也不可喝太少(春春內心OS:要不要喝個水都這麼糾結……)。
原因3:膀胱括約肌太松,兜不住
膀胱是一個囊性結構的儲尿器官,與尿道相同的交界處有括約肌,可以控制尿液排出。如果括約肌過於鬆弛「兜不住」,就容易出現有尿憋不住,頻繁跑廁所的現象,常見於懷孕和分娩後的女性。
凱格爾運動能夠通過緊實膀胱括約肌,增強肌肉力量解決這一難題。
怎麼做呢?將衛生棉條或者乾淨的手指放入陰道,然後收緊陰道周圍的肌肉。同時收縮盆骨肌肉,保持3秒,重複10次。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經常做這項運動。
原因4:排尿頻率突然改變?得去醫院看看了
如果一直尿頻源於個體差異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麼不明原因地排尿頻率突然增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可能和這些疾病有關:
1.尿路感染或腎結石
尿路感染和腎結石都可對膀胱產生刺激作用,讓人產生尿意。美國國家糖尿病、消化和腎臟疾病研究所的醫學博士Tamara Bavendam表示,一般腎結石會伴有腰部的刀割樣劇痛,尿路感染則可能同時出現尿痛和血尿。
2.糖尿病
莫名其妙地出現多尿、尿頻且沒有其他癥狀,應高度懷疑是否由糖尿病所致,典型表現為:排尿次數和每次排尿的尿量同時增加。糖尿病患者葡萄糖代謝紊亂,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和多尿。
3.膀胱過度活動症
膀胱過度活動症常見於中老年人,以尿急、尿頻、尿失禁為主要特徵,嚴重時也可出現尿失禁。目前認為膀胱過度活動症患者並不實質性的膀胱病變,本病可能與膀胱逼尿肌的過度收縮和精神因素有關。
點擊展開全文
※秋天口乾舌燥你只會多喝水?學會這幾招,秋燥全趕跑!
※哈哈哈!看了這17組圖片笑岔氣了,喝水的時候千萬別點開!
※史上最扎心的農夫山泉,卧槽!還讓不讓人好好喝水了?
※藏在身邊的「肝病死對頭」,堅持每天喝水撒一把,肝病不攻自破
※今天,喝水不忘挖井人,深切緬懷毛主席!請您向他深深鞠個躬!
TAG: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