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軟體定義存儲 我們該追求本質還是順勢而為?
最近幾年,存儲行業最火熱的名詞恐怕應該就是「軟體定義存儲(SDS)」了。幾乎每一個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都或多或少會提供基於SDS形式的產品。但問題是,市面上已經有這麼多SDS產品和大量的宣傳推廣,為什麼SDS技術還沒有接管數據中心?
肯定不是因為SDS缺乏優勢。為了更好地了解SDS市場,企業戰略集團(Enterprise Strategy Group,ESG)曾對300多名負責評估、購買、和管理數據存儲技術的IT專業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受訪者都曾使用、評估過SDS產品,或至少有興趣將其作為長期戰略。調查結果顯示,部署這項技術所帶來的好處一般有如下幾點:
·減少存儲運營費用
·簡化或加速存儲部署
·簡化存儲管理
當然,這只是該技術眾多優勢中最具代表性的前三個,軟體定義存儲能為用戶帶來不小的價值,但為什麼它沒有被廣泛應用呢?雖然本地SDS部署一直在持續增長,但其增速並不像利用SDS技術的其他一些領域那樣快——如最有名的公有雲和超融合基礎設施(HCI)。一個問題可能是DIY(do-it-yourself)的SDS部署模式尚未被廣泛接受。
關於DIY的謬論
大家在談到SDS技術時,一般會說SDS使用通用的、非定製化的硬體——或伺服器——來減少硬體鎖定,我們可以稱之為硬體抽象化。其結果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會隨之降低。ESG的調查中,SDS的第四個優勢也正是降低了存儲設施的建設成本——但這還不足以影響到一些典型的存儲用戶。換句話說,硬體抽象化本身並不能推動SDS的應用。
另一方面,自由選擇硬體最終也會增加存儲管理的成本負擔。你可以使用任何自己想用的硬體,但也應考慮它能否滿足你的特定性能和彈性需求?支持哪些組件?支持什麼驅動?使用SSD或HDD有什麼區別?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當需要決定最終選擇什麼硬體時,集成和驗證硬體配置的責任就落在了IT管理員肩上。
雖然有些人會樂於做這些事,但喜歡自己動手去集成或驗證的人是少數。
根據ESG的研究,大多數公司仍希望在其硬體上部署SDS技術,而隨著這種需求的增加,其發展趨勢應該是不斷降低IT管理員的工作量,而不是使之增加。因此,DIY部署這種模式看起來似乎與我們的最終目的相悖。
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眾多軟體定義存儲供應商會提供參考硬體配置或設備版本,以降低部署的複雜性。但有人認為,這種做法混淆了SDS的原本意義,如果SDS技術附帶硬體要求,需要與相應的硬體一同供給,那麼這些方法與傳統的存儲陣列又有什麼不同?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它們?
有必要去追求「真正的軟體定義存儲」嗎?
還有另外一種觀點是,我們可以不去考慮所謂「軟體定義存儲的本質問題」,拋開DIY部署模式,轉而採用那些與硬體一同供給的SDS產品。因為即便如此,SDS所帶來的價值也是不可忽略的。
以下是一些利用SDS技術的下一代產品的功能:
·無論硬體如何更新,數據訪問永遠「在線」。真正的軟體定義存儲並不是為了部署而去選擇硬體,而是當工作負載需要更改時,你可以輕鬆地更改硬體。如果在新的技術、應用升級,或需要更多的性能或容量時,你必須進行數據遷移,那麼你就該考慮是否要淘汰當前的存儲系統了。最大化SDS優勢的存儲產品,應該使硬體能夠根據數據的需求而靈活擴展。
·數據可以跨越多個基礎設施類型。這個功能與上一個類似,但是你同時也應該能夠為任何基礎設施和工作負載使用SDS技術。你可以將SSD、高容量硬碟甚至公共雲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同時還可以自動將正確的基礎設施分配給合適的工作負載,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進行更改。
·數據中心佔地減少。我們也可以說,是類似HCI的部署。減少了基礎設施的佔地,消除了大量的資金和運營成本。
毫無疑問,軟體定義存儲正改變數據中心。目前來看,似乎很多部署了SDS的企業所採用的部署模式並不是DIY模式,也可以說,並不是「真正的」SDS。不過,此類技術的發展最終是要服務於企業的,只要能夠實現其商業價值,我們或許不必去深究所謂「本質」。真正重要的是,技術的發展能為IT和業務帶來好處。
※做好數據備份 別等到丟失後才追悔莫及
※3D列印造橋成真,荷蘭建造首座3D列印自行車橋
※全球雲計算周紅黑榜:華為雲力爭「全球5朵雲之一」成亮點
※一入 Hello World 深似海,那些年我們的計算機啟蒙!
※區塊鏈遇到資料庫:相愛還是相殺?
TAG:IT168企業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