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用電量到用雲量 工業企業怎麼萬物互聯

從用電量到用雲量 工業企業怎麼萬物互聯

「你的企業上雲了么?」

在無錫舉辦的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與會的企業嘉賓在互相打聽。他們之中有用工規模不到百人的小廠,也有當地的龍頭企業。

一位小企業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知道自己的企業規模還沒有到需要工業雲方案的規模,但不能不來了解更多的工業雲情況。「現在不好招工,我們下一步會考慮用機器人,接著會慢慢地考慮一些物聯網方案,畢竟這些都需要一步步發展。」他說。

這一點得到了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王竑弢的認可,「雲和數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沒有雲就沒有數,沒有數的話做雲只是簡單的採集。人工智慧是深度演算法,實際上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是一回事兒。」

近年來,全球物聯網技術創新空前活躍,物聯網窄帶物聯網晶元、信息感測器等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推出,有力地推動了物聯網的應用普及,2016年全球具備聯網及感測功能的物聯網達700億美元,同比增長21%,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美元。

科技聯手工業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物聯網跨界融合應用深入推進,成為注入傳統產業的創新要素,通過跨行業覆蓋和跨行業應用,幫助傳統產業的全方位變革,激發出創新潛能。信息技術領域龍頭企業也在紛紛圍繞工業物聯網技術創新和部署,加速構建物聯網信息產業生態,培養傳統產業效率提升。

工信部副部長羅文在演講時提到,據統計,全球40%的運營商都在積極部署業務運用,全球每天約有550萬台設備加入物聯網,美國諮詢公司預計2021年全球聯網設備將達到280億,其中160億與物聯網有關,物聯網各行業的加快普及促進電網、水網、公路、鐵路、港口等傳統基礎設施網路化、智能化轉型,也將越來越多的設備、車輛、終端納入智能化之中,為智能經濟新經濟形態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設施支撐。

在探索的路上走得更早的是跨國企業。戴爾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吳海亮就提到,戴爾的數字化轉型邁向智能製造的道路就是先從自己的計算機製造工廠開始;西門子的工業互聯網是在自有工廠里探索;GE憑藉產業布局較多的優勢,也有大量的設備和工廠,所提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在滿足自用之餘,也成為了轉型為物聯網工業公司的發展基石。

那麼,中國的製造工廠應該將海量數據交給誰?

紫光雲引擎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趙銘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實在整個工業雲和工業互聯網裡邊,還沒有一家敢說把工業互聯網摸得很清清楚楚,包括現有模式是什麼,未來客戶發展態勢是什麼。可能這幾天在展會上有很多公司也在展示在工業互聯網這塊的布局,但是現在大家的問題都是在探索和摸索。」

王竑弢同時也是紫光雲數的CEO,紫光雲數在IT投融資、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提供新IT運營服務。他把工業企業分成兩類,一類已經形成比較大的規模。以營業收入來看,超過20億元的工業企業基本都有自己的IT部門和團隊,也會有自己私有雲的部署。在這個情況下,紫光會為他們做私有雲定製的方案,提供一個總集成的服務,同時我們會把平台的能力注入進來,「這樣的企業基本都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你肯定要按照他的想法和他一起去做」。第二類企業營業收入在1億~ 20億之間,會有工業雲和工業互聯網平台需求,紫光會以平台的方式提供工業雲服務。

「我們認為現在已經不是以前所講的雲,或者是大家更偏重講的雲。一個基礎設施再加上雲的OS操作系統,這種都是雲計算廠家賣雲的手段,不是從客戶角度考慮問題。我們要重新定義雲,就是說我的雲一定是從頭到尾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王竑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能比外國客戶貼近中國市場這一點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創新時代很多公司都講怎樣做領導,怎麼樣有團隊精神,怎麼樣管好項目,可是很少公司會去考慮能做到怎樣,給你的客戶能帶來怎樣的價值,這是很多公司不去考慮的。而像英特爾,蘋果公司,包括斯坦福國際研究院我們都把這個問題作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真正為顧客創造價值,並得到顧客的回饋,然後我們才能夠成長。」前斯坦福國際研究院執行長,美國創新實踐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urtis Carlson說。

趙銘遠認為,只有幫助客戶實現他們的目標才能真正獲得認可,「工業互聯網絕對不是解決自己的問題,還要解決大量工業企業自身的轉型和升級的問題,都要走出去,走到客戶現場去。國外做工業互聯網雲的公司和國內最大的區別是我們更懂企業。」

物聯網根本在於感測器

感測器作為物聯網採集信息的終端工具,如同物聯網的「電子五官」,是物聯網的基石,「物聯天下、感測先行」是當今物聯網行業的共識。

「感測器是多種多樣的,而我們能做的是提高感測器的質量,提升它的製造水平,優化它的感測敏感度,要能穩定地生產,保證質量。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逐步建立標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褚君浩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如果想要物聯網將來得到廣泛的應用,還要和識別技術聯繫起來。資料庫建立之後,需要人來分析使用。善用數據、妙用數據,要和智慧識別結合起來。這就需要大量的智慧分析,所以要把大量的智慧分析和物聯網結合起來。「這個發展方向前景廣闊,它將會推動將來物聯網的巨大發展。所以將來的發展趨勢不僅僅是發展雲平台、大數據、感測器,還要在智慧識別上下大功夫,這樣才能真正將數據及理論結合到實踐。」他說。

在褚君浩看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標準可以逐步建立,但同時也應當提升感測器的技術水平,需要強調感測器的應用,重視感測器的核心技術。「對於感測器行業的拉動首先應當考慮應用拉動、需求拉動。」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他也對物聯網的發展現狀表現出了一定的擔心:雖然我們中國也有感測器出口,但應用部門偏向進口新演算法,而不是購買國產演算法。這提醒感測器企業要把國產製作水平提高,做到物美價廉,構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並真正掌握核心技術。

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對媒體表示:「信息化發展到今天,已從計算機時代、互聯網時代延伸到物聯網時代,並將感知技術、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等新的科技包羅其中,很大可能會以此為基礎產生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此我們應以科學積極的態度和行動向前推進。」

如今,正是消費互聯網過渡到產業物聯網的階段。產業物聯網最大的不同,不是說懂消費的人,或者只懂互聯網的人就可以帶來改變,單一隻用互聯網思維是行不通的,要用工業思維來做,這需要新的生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茅台「卡位」新零售 欲借力雲商穩定價格、重塑渠道
虛擬貨幣加強監管背後:扒一扒那些「炒幣」花招
馬云:今天怎麼想像未來都是幼稚
環保部赴9省區開展專項督導 發現重大問題將實施區域限批
愛情重要還是結婚照重要?關於婚紗照還你有什麼期待或要吐槽的?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