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影響明朝國運的五大戰爭,關鍵一戰致使明朝滅亡

影響明朝國運的五大戰爭,關鍵一戰致使明朝滅亡

5.萬曆朝鮮戰爭:這場戰爭是萬曆三大征中投入最大,損失最嚴重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嚴重削弱了遼東的軍事力量,明朝大將鄧子龍陣亡,戰後遼東的防禦力戰鬥力下降,遼東精銳損失殆盡,十數年內難以復原,遼東原有兵額95000左右,至萬曆二十八年只剩下了40000左右,減少了60%;明朝由於遼鎮精銳損失嚴重,短期內無力盡剿後金力量,只能坐視努爾哈赤日益強大,導致後來對後金戰事的頹敗。朝鮮慘遭連年兵禍,遭受重大損失,國勢一蹶不振。日本在這場戰爭中也元氣大傷,豐臣秀吉集團實力大衰,在後來的關原之戰中不敵德川家康,最終為其所滅,日本從此進入德川幕府時代。這場戰爭準確的說應該是三敗俱傷。

4.薩爾滸之戰:1618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明廷宣戰。其後,八旗軍攻城掠地,重創遼東明軍。萬曆徵求平息後金策略。最後定下「務期殲滅,以奠封疆」戰略。投入軍費白銀300萬兩。以楊鎬為軍事統帥採取四路作戰的方略,南路為遼東總兵李如柏,東路為萬曆劉綎,西路為山海關總兵杜松,最後一路為開原總兵馬林。無論從人數數量,將領素質,還是精銳程度上看,參加薩爾滸大戰明軍都遠超朝鮮戰場明軍。但由於楊鎬太過於異想天開,以赫圖阿拉為目標,分進合擊,四路會攻,妄想一舉圍殲後金軍。結果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運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杜松、馬林,劉綎、李如柏自殺,此戰役以明軍慘敗而告終。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此戰之後遼東局勢便開始一蹶不振!

3.廣寧之戰:發生於天啟二年(1622年),這場戰爭在我看來是後金的轉折點,由於熊廷弼和王化貞不和,造成指揮分裂導致無法制定正確的作戰方略,加之王化貞是個軍事白痴更加註定了明軍的失敗。熊廷弼以「失陷廣寧罪」遭處死,傳首九邊,王化貞於崇禎年間處死。這場戰爭極大程度的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雖然沒有薩爾滸之戰和松錦之戰那麼有名,但是在我看來這場戰爭卻是後金最重要的一場戰爭。由於戰爭的勝利,後金佔領廣寧後,接連攻陷40餘座城池。明朝喪失了整個遼東,從此後金便有了遼東作為根據地,遼東豐富物產給日後清軍入關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和戰略根據地,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場戰勝的勝利清軍可能會延緩入關甚至無法入關。

2.松錦大戰:明朝與清朝的最後一次大決戰,後來清兵入關,與清兵作戰的是李自成和南明了。明朝與清(後金)在遼東多年的糾纏攪殺中,屢戰屢敗,損失往往以數萬計。公元1642年三月八日,錦州明軍已筋疲力盡,糧盡援絕,祖大壽無奈遂獻錦州而降,洪承疇被俘。至此松錦大戰結束。明軍傷亡53783人,失馬7740匹,甲胄9346件,而這一切損失都是因為救錦州而引起,明朝在遼東的戰事從被動中走向了滅亡。松錦大戰後,明朝在遼東再也組建不起大規模軍事力量了。松錦大戰長達兩年之久。松錦大戰後,只有吳三桂率三萬殘兵進入寧遠。關外城池盡失,唯懸寧遠孤城,大明朝多年苦心經營終付諸東流,此戰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之戰,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

1.郟縣之戰(汝州之戰、柿園之役):許多人會把松錦之戰列入明朝滅亡的關鍵一戰,實際上郟縣之戰才是真正導致明朝滅亡的關鍵一戰,由於崇禎對外屢戰屢敗,對內對面農民同樣鎮壓無方,熊文燦、楊嗣昌在鎮壓起義軍的戰爭中連遭敗績。1642崇禎想起監獄中的孫傳庭並重新啟用了他。然而這次孫傳庭所遇到的李自成已不是當年那個李自成,明軍也不是當年的明軍,只是一些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加之軍餉不足,兵糧不足,又碰上大瘟疫。孫傳庭了解情況採取守勢,但崇禎卻一直催戰。孫傳庭不得已只能出戰,由於盲目催戰再加上瘟疫橫行軍隊素質參差不齊,從實力和運氣來看都註定了這場戰爭的失敗。經此一役明朝官軍死亡四萬餘人,損失兵器輜重數十萬,將領白廣恩、高汝利、左光先、陳永福等人先後投降。幾個月後,民軍攻陷潼關,孫傳庭死於亂軍之中。郟縣之戰(汝州之戰、柿園之役)是明軍與農民軍最關鍵的戰役。經此役,明朝失去了最後一顆救命稻草,民軍的戰略問題也迎刃而解,擴大戰果,乘勢奪取關中,就像順手牽羊一樣簡單。明朝再無可以禦敵之兵,幾個月後李自成就直搗黃龍,一舉結束了明朝276年的統治。(「傳庭死,而明亡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真的很強大?為什麼不能像漢唐那樣在西域設置都護府?
史上最牛的王朝,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漢唐之後歷史上的最強王朝,共9項世界第一,有一項至今無法超越
明朝的四大特務機構,除了東、西廠和錦衣衛外另外一個你了解嗎?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