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丨民间泥塑艺人的小套路,终于被专家戳穿了……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讲座现场你一定听过这样的故事:某某年代的某某民间艺人,常常喜欢在田间地头或者繁华闹市一角,与人闲聊时,双手也从不闲着:褪在衣袖里捏捏揣揣,几分钟光景,对面聊天人的塑像就捏好了。而且惟妙惟肖,惊得对面这个人半天合不上嘴……
这样的故事,听说过没见过,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最后只能感慨一句:高手在民间。
美术馆7层的会议厅爆满
讲座主持人上周日,在中国美术馆听了一次讲座: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主讲“雕塑与时代”。主要是为了配合最近美术馆搞得首届全国雕塑大展。
吴馆长的江苏味普通话,个人符号鲜明,几乎一半听不明白。讲座内容也比较官方,感觉就是一场雕塑版的新闻联播,正能量满满。
不过,吴馆长还是在其中插播了一个猛料:揭秘了一个民间泥塑艺人的小套路。
紫砂陶 冷天明《法大于天》吴馆长说,他在江苏亲眼见过这样的泥塑艺人,表面上看很神奇:几分钟,就能把他对面的任何一个人,塑成一个非常写实的头像。这是真事,绝非杜撰。
但是,为什么这些艺人非要自加难度,把双手藏在袖子里捏呢?
泥塑 胡月景《钟馗》 原来,这些艺人们是有一个模具的,很小的一个人头像模子。拿一块泥往模子里一按,像做月饼一样,一个完整的人头像就完成了。然后,根据现场的观察再做些微调:鼻子高的,就多捏一下;脸胖的就朝两边扯扯……
要想捏全身,事先也都捏好胳膊、腿和身子,到时组装上就成。然后,还是在现场根据人的体型继续做微调……
严格说,这种民间艺人的手艺,有点工业流水线制作的意思,比较程式化,还不能称为100%的艺术创作。
瓷塑 庄稼《唐太宗》
讲座进行到这里,马上精彩了。可惜,吴馆长点到为止,让我们只好意犹未尽……
最后,发一些雕塑展的作品。作品太多了,据说500多件,最重要的一层的雕塑居然没看到,就闭馆了。再多说一句:中国美术馆下午5点闭馆!
电解铜 许叔阳《山鬼》豹子和小鹿眉目传情
石雕 刘开渠《牦牛》铸铜 熊秉明《骆驼》铸铜 宋泊《蒋兆和》铜 熊秉明《鲁迅像》这里还要多说一句:吴馆长曾问过熊秉明,为什么鲁迅只有一只眼?熊老师答:一只眼已经可以认出是鲁迅了,干嘛还要另一只。伟人像安置在馆外空间的作品,我想给它取个名:《亮宝》铜 马文甲《肖像研究——张之洞》老一辈革命家我只能说:布展的小伙伴又调皮了。
近期热文链接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杂项丨明末清初时流行玩什么?
※专栏丨明式家具鸾凤纹的含义
※造像丨敦煌最美不过飞天
※建筑丨如果穿越,这雕梁玉栋定是你我的家园
※伊犁河谷彩陶:绘就千年之色彩
TAG:雅昌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