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她是「清末女馬雲」,也是慈禧乾女兒,一生守寡,卻憑一己之力構建了龐大的商業帝國

她是「清末女馬雲」,也是慈禧乾女兒,一生守寡,卻憑一己之力構建了龐大的商業帝國




 

 


文 | 

十點君




《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熱播中,孫儷主演的周瑩在劇中為人豁達,聰慧活脫,深得觀眾們的喜愛。


 


這部劇講述了周瑩從一個江湖少女,機緣巧合變成吳家少奶奶,在家族矛盾和情感紛爭里進行博弈,最終成為清末陝西女首富的勵志故事。


 


其實,在歷史記載中,周瑩確有其人,只是現實中的人物經歷和劇中的設定有所出路,並非完全一致。





▲歷史上的周瑩




真實的周瑩一生的傳奇色彩絲毫不遜色於劇中,她出生於富商之家,年紀輕輕就守寡,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挽救家族危機,不僅擁有驚人的經商頭腦,還樂善好施,備受大家愛戴,成為人人讚許的晚清「女商聖」。


 





周瑩,出生在陝西三原縣孟店村,曾祖父周梅村經營鹽業生意,是當時三原一帶的富商大戶,為人疏財仗義,經常為國捐款。


 


後來家族不知為何原因分了家,加上同治初年陝西回民反清起義,致使周家家道中落,經濟拮据。周瑩出生之時,家裡環境已大不如前,且她的雙親早逝,自幼便由兄嫂撫養長大,從小就天資聰穎,擁有超強的記憶力。


 


根據《重修涇陽縣誌》里的記載,周瑩16歲的時候,兄嫂做主將其許配給了涇陽縣首富吳家的獨生子吳聘。周吳兩家本是世交,逢年過節多有來往,可謂是門當戶對。


 


雖說當時周家日薄西山,但吳家正是如日中天之際。吳聘的父親吳蔚文在朝為官,也是著名的大鹽商;吳聘本身也官至二品,比他父親還高一級。


 


周瑩能嫁得如此優渥的大家族,自然羨煞旁人。但不曾想,吳聘原來早已身患重病,吳家人刻意隱瞞,不免讓人懷疑吳家大有想借婚慶「沖喜」之意。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結婚當日,吳聘就將病情如實相告:「我活在世上18年,喝了15年苦湯。我自知命在踏薄冰、踩浮萍,若小姐不願與吳聘結為秦晉,我願打開後花園門送小姐回孟店村逃婚。」


 

周瑩作為大家閨秀,多年的教養讓她很快做出決定:「我今日既和相公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我周瑩就是你吳聘的結髮妻。今日大喜,望相公能以萬利之心戒心猿意馬,與我周瑩同挽命運之車。」


 


《重修涇陽縣誌》提及「成婚之夕,夫病沈(通『沉』),逾十日亡。無子。」意思是說兩人成親十幾天後,吳聘就病重離世,膝下無子。但還有一種傳聞說,周瑩17歲嫁至吳家,一年過後,吳聘才離開人世。


 


不過,周瑩後人吳國華特意對此闢謠說,根據周瑩的墓志銘來看,吳聘是在結婚三年後去世的。兩人曾有過一個女兒,但不到一歲就夭折了。

 


在吳聘在世時,周瑩過繼了中院兩歲的侄兒吳玉成做兒子,改名為懷先,也就是吳國華的爺爺。而後,等到吳懷先10歲時,周瑩還收養了一個女兒,叫「秀翹」。由此可見,兩人確實度過了一段幸福和睦的婚姻時光。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周瑩恪守婦道,全心全意照顧病弱的吳聘,讓吳家上下都十分滿意。出於對兒媳的信任以及對其聰慧的肯定,吳蔚文甚至開始讓周瑩接觸家族裡的些許生意。


 


所謂「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說的大抵就是周瑩這般模樣,和丈夫恩愛和睦,對公婆孝敬有加,還能做生意上的得力助手,自然討人喜歡、得人敬重。


 



 


可是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吳蔚文在外途中遇難,吳聘因為受不了打擊,病情加重,也離開了人世。吳家一下子失去了頂樑柱,在悲痛和無助下,周瑩並沒有退縮,冷靜帶領家眷處理了家中大小事。


 


雖說公公故去後,吳家商業有所衰落,但仍有不少商號、店鋪和資本。由於吳懷先尚且年幼,周瑩便臨危受命接管了吳家,獨自一人承擔起了偌大的家業。


 


周瑩天生對數字敏感,又知人善用且多謀善斷,所以經商之路並沒有走得太艱難。她用原始資本做支撐,始終堅持誠信經營,身邊也圍繞了一眾能人,其中就有揚州總管羅天增與楊茂亭、王子緒等,個個在經商上都頗有見地。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為了穩定人心,她實行了「陽俸陰俸」,將夥計們的薪俸都提高了兩成,比當時行業的最低年薪高出三成有餘,賺得錢多了,夥計們也更有幹勁兒,極大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


 


周瑩思維超前,很早就進行了制度改革,讓掌柜、夥計紛紛參股,進行資金擴充,完善整個家族的商業體系,手下的人都可以獲得年底分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抱團」,她希望同大家一起越變越好。


 


在周瑩的努力下,吳家東院重新拾起鹽商生意,除了原本的江蘇、江西、安徽等地的淮鹽外,又先後在湖北、上海、甘肅、陝西設立了總號分店,商鋪遍布全國。


 


吳家原本的生意主要集中在鹽業,周瑩接手後將生意擴充到了蠶絲、棉花、茶葉、藥材等方面。她凡事親力親為,賣糧會親自檢查質量;整合資源時,會向種植棉花的農民提前簽約訂購,向南方包桑園提前訂購生絲,保證各類貨源的充足以及收購價格的穩定。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憑藉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務實肯干,周瑩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當時各大商埠、碼頭都有吳家的生意,南通北達,民間甚至還流傳一句順口溜:「吳家的夥計走州過縣,不吃別家的飯,不住別家的店。」


 


周瑩一生視商業信譽為生命,當年義和拳運動爆發後,社會動亂不堪,很多商家都不再堅守所謂商譽,想藉機發橫財。


 


但周瑩卻千里販粟不加價,慷慨為民解困,很多糧商都罵她砸了他們的飯碗。周瑩回擊:

「民以食為天,你若為牟取暴利無所顧忌,真正砸破碗的人就是自己了。」


 


華商報曾問吳國華:「周瑩以一己之力將吳家的產業發揚光大,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吳國華說:「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秦商的大義精神,靠一個誠、一個信。」據她的爺爺吳懷先說,周瑩對信譽尤為看重,無論對誰,上至合作夥伴,下至夥計,都十分真誠,也給予了充分的信任。知人善用、用人不疑,更能獲得人心,大家也願意為她鞠躬盡瘁。


 


對於一名商人而言,想要讓自己在經營中永立不敗之地,信譽的好壞是成敗的關鍵。

周瑩一生對信譽的投資,是推動她成功的墊腳石,也幫助她扭轉了家庭危機,重新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





 


周瑩依靠經營積累,大量收購地產,土地多達數百畝;為了彰顯大氣,她還派人去京城查看紫禁城的格局,仿建了三進四合院,作為吳氏莊園;還修建了一座花園,曲折游廊、假山魚池,極其奢華……稱她為「陝西女首富」,一點都不為過。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除了女首富的身份外,周瑩還是慈禧太后的乾女兒。


 


1900年,義和團運動失敗,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攜帶光緒皇帝逃離北京,前往西安避難。周瑩向慈禧提供了10萬兩白銀,慷慨解囊。慈禧親手題寫「護國夫人

」牌匾相贈,並收其為義女。




《辛丑條約》簽訂後,她又向慈禧進交了大量白銀,同赴國難。慈禧感於她的義舉,特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


 


據吳國華的採訪,當時向政府上交銀子,家裡的意見各不相同。爺爺吳懷先是支持變法的,所以並不贊同向清政府捐錢。但周瑩就說:

「這個朝廷不在了,國家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周瑩不僅對國家有義,對鄉里更是有情。

興水利、辦教育、建文廟、助軍餉,這一件件義事,使她成為關中地區遠近聞名的「女商人」,在社會、商界和平民百姓中贏得了超高的人氣和極好的名聲。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由於戰亂和天災,關中地區湧現出饑民大潮,周瑩立即決定開倉放糧,在受災地方設置粥廠,將糧食分給周邊窮苦人家,賑濟災民。涇陽、三原兩個受災縣在修縣誌時,特別將她的善舉載入了史冊。


 


周瑩還提出了由吳家式易堂包桑園將大量土地無償交給佃戶耕種,鼓勵他們種植棉花,再按市場價格收購;在村子裡興辦義學,送孩子來上學不光管飯,還發銀子……當時村裡人很信任敬重她,都說:「寡婦婆咋說咱就咋弄。」


 


回報鄉里、回饋社會自古便是秦商的精神,周瑩將其貫徹一生,始終如一。

她紮根心底的善良、立足現實的善舉為她贏得了大家的尊重,這也是她商業帝國25年長盛不衰的根本保證。


 





李文德在小說《吳安商婦》中這樣評價周瑩:




「她不僅是中國商業領域歷史上唯一有不俗建樹的商業才女,而且是唯一在中國商業歷史上為國家民族創立過不朽功績的女商業家,唯一對庶民百姓愛之深沉的女慈善家和愛國女商聖。」


 


周瑩一生做過很多善事和壯舉,42歲那年生命走到了盡頭,她將苦心經營幾十年的巨額財產分給了所有下人,土地也歸村民共有。


 


從離開周家起,周瑩在吳家度過了整整25年的風雨歲月,憑藉自己剛強不屈的性格和敢於創新的智慧,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裡撐起了岌岌可危的吳家。


 


令人心寒的是,她的墳塋卻進不了吳家陵園,縱觀當時佔地50畝的陵園,柏樹林立,氣勢宏偉,可這偌大的園子卻容不下一個沒有子嗣的寡婦。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照




如今,她的墳墓早已了無蹤跡,她所構建的商業帝國也沒能躲過時代的浪潮,和大清朝一同走上了末路,但她骨子裡剛直質樸的秦商風範和大仁大義的情懷卻一直流傳下來。


 


作為晚清卓越的女商人,她在混亂的時局中慧眼識商機,任人唯賢,成為了陝西一代女首富。

雖說周瑩守寡一生,卻心中有大愛,為國為民,憑藉一己之力挽救家族危機,貫徹秦商大義,著實令人佩服。


 


周瑩的美德和才智,不只是一種人格魅力的體現,也是秦商人智慧的結晶,是後代人的驕傲和自豪。她完美詮釋了女人身上那種自強自立的可貴精神,也值得現代很多女性學習和效仿。







-作者-


桂公子,要書卷,也要江湖。

本文為十點讀書原創。




編輯:瑤七







2016年上半年,十點君發起了


「10天共讀一本好書」

的閱讀行動計劃


要為大家開放一座

共讀圖書館




免費開放

,感謝你我的相遇


音頻領讀

,讓閱讀不孤單


精華提煉

10天共讀1本好書






長按識別二維碼,入館加入共讀


《茶花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經濟獨立,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她被譽為「梵高第二」,做40年保姆後,又用作品驚艷全世界
《茶花女》|有魅力的女人到底是什麼樣子?
招募 | 你讀書時的樣子,真好看
對抗焦慮的10種方法

TAG:十點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