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經濟獨立,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經濟獨立,才是女人最大的底氣




 

 


文 | 葫蘆僧

來源 | 精讀(ID:Jingdu999)




作為一名工薪族,應儘可能提高收入,想方設法多開源,把本金這個雪球通過多種形式積累做大後,再通過科學的規劃慢慢滾大。




這就需要我們懂得去理財。




那麼

十點君今天推薦的這篇文章,講了很多關於「理財」的知識,比如大家理財需要注意的問題及心態等等很實用的問題

,希望對你有用哦~




BBC最近有部非常拉仇恨的紀錄片《Feeding The Super Rich》(億萬富翁們的饕餮盛宴),講述的是

倫敦的億萬富豪們,平時到底都在吃什麼




300英鎊一杯的蘇門答臘貓屎咖啡、5000英鎊一杯的稀有白蘭地、2.4萬英鎊一罐的頂級白鰉魚子醬……




隨便一餐,都能抵常人一個月甚至一年的工資

,而且有些食材完全在普通人的想像之外,只得感慨:

是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

。正如紀錄片一開始指出的:當我們在逛超市買食材時,億萬富翁們看的則是米其林指南。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看完這部紀錄片,哭著往泡麵里加了根火腿,在話題「哪個瞬間發現自己窮到骨子裡」下面,給評論區的每一條留言都點了個贊,才找到一點共鳴和安慰。







但話說回來,扎心歸扎心,哭著吃過飯後,還是要走下去,回歸於柴米油鹽的瑣碎生活。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一地雞毛的「小確喪」生活才是常態,如何實現財務自由才是日常焦慮的問題




為此,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努力提升自我價值,實現從月薪三千到月入三萬的小目標,並通過理財實現財務自由。




正如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的:




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經濟獨立,才能儘可能滿足內心真正的慾望,至少在「斷收」時,不至於陷入生活的困境。





前一段時間,有人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把財務自由的標準劃分成九個階段,最終是「終極」的財務自由。







每個人在不同時期,對財富都會有不同需求,也會存在不同的焦慮

:是否該窮養男孩富養女孩、如何規劃二胎理財、如何把跳槽變成增收捷徑……




吳曉波曾提到,他聽過關於財富最焦慮的一個回答是:超級富豪拚命賺錢,是為了想知道自己這輩子到底能賺多少錢。




但對於多數人而言,「入不敷出,存不住錢」才是更為普遍的財務難題。




財經作家王詩文在《我懂你的理財焦慮》一書中提到:




這個時代的財富焦慮,歸根結底都是急於要過「標配」的人生

。而所謂「標配」,不外乎有房有車有存款,且被動收入遠大於主動收入,可以毫無壓力地享受詩和遠方的人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適度焦慮未必就是壞事,它可以讓人產生一定的緊迫感,從而將之轉化為動力,及早做好資產安置與規劃。




作為一名工薪族,應儘可能提高收入,想方設法多開源,把本金這個雪球通過多種形式積累做大後,再通過科學的規劃慢慢滾大。







收入越低,越要學會理財

。理財規劃要注意三點:




①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評估。




②樹立合理的收益目標,摒棄一夜暴富的幻想。




③組合投資要有度,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投資類別,首要考慮「控制風險、分散風險」。





開學前一天,重慶一名8歲的小男孩獨自吃火鍋的事件在網上走紅。







小男孩的這一頓火鍋吃了120塊錢,用上媽媽留的20塊加上100塊壓歲錢剛好夠付這次賬單。小男孩說,自己點菜時都算好了。




除了感慨自己小時候怎麼就沒有對壓歲錢的覺悟呢,也對小男孩對賬單金額的把控刮目相看。




孩子的財商培養,一直是讓不少中國式父母不知所措的問題

。該給孩子多少零花錢比較合理?該不該定期查賬?




其實,培養孩子的財商,就是讓孩子對零花錢產生「敬畏之心」

。家長應該少一些教條,跳出「窮養」與「富養」的固有思維,並著眼未來,讓孩子明白財富積累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①通過「給錢」讓孩子對金錢形成支配認知,培養他們的持家能力。




②必要時幫孩子創造條件,讓他們嘗到靠自己雙手掙錢的喜悅,增加信心。




③讓孩子明白,省錢和賺錢同樣重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使用錢,學會花錢。




更重要的,是教他們擁有自信和遠大的目標,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羅子君最初是一名衣食無憂的全職主婦,遭遇婚變後整個世界都崩潰了。後來在閨蜜唐晶及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華麗變身成為一個獨立自強的職業女性。




除去理想的因素,這部電視劇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

不管在什麼時候,女性都要保持經濟獨立




朋友小美最近處於崩潰的邊緣:剛懷上二胎的她,被公司變相逼辭,接著發現丈夫出軌,而手裡連一筆應急的積蓄都拿不出的她,只能忍氣吞聲依附於丈夫。




實際上,

女性不應該抱有自己是家庭附屬品的想法,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者。婚姻和生活會欺騙你,錢才是你最大的底氣

。為此,不僅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也要學會理財。




①善待工作

,不要因為結婚和懷孕而怠慢工作,更不能因此脫離社會。




②思想獨立

,明白什麼樣的生活才是你想要的,保持自己的興趣特長、追求和思想,堅持學習,不要把懷孕作為成長的終點。




③學習存錢

,尚有盈餘的情況下進行多元化的投資,讓錢生錢。




不要把愛情當成生命的全部,失去自尊和獨立,那比世界末日還可怕。










紀錄片中,一位伊朗女模特有一句話:

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




多賺多花,少賺少花,會花錢的人才會賺錢。很多人都信奉這樣的消費真理。




盲目相信這樣的觀點,會導致你陷入無度的消費中,尤其是在便捷支付極大降低消費痛感的今天,完全不知道錢都花哪裡去了。




理財的關鍵不是你能夠掙到多少錢,而是你能存下多少錢,你怎樣讓錢為你工作。




有人說,在國內如果能給自己存個一兩萬的急用錢,差不多就能超過60%的國人了。




事實上,錢既不是在飢不飽腹、衣不裹身中省出來的,也不是在毫無發展可言的工作中賺出來的,而是一步一步「算計」出來的。




養成「算計思維」,需要注意三點:




①認清一些消費陷阱




假性實惠,如辦理各類會員卡,看似優惠,但實際上很少使用,白白花了錢;

購物錯覺,買高檔禮服等雖然很想要卻往往壓箱底的東西;

盲目採購,遇上各種大促,或者心情不好時就一味買買買,沒有理智地考慮時效性、實用性等問題。




對此,王詩文提出了「10%」理論:

將家庭非必需品開銷堅決控制在月消費額的10%以下

,否則既把錢花在了不實際的東西上,還增加了扔東西的煩惱。




②記錄自己的收支情況

,重視每一筆小額支出,堅持記賬,一個動作重複21次,就會形成習慣。




③形成省錢套路,使有限的金錢發揮最大的價值和效用

。例如盡量買換季打折的衣服,下餐館時使用團購優惠券等。







會花錢、花對錢遠比花多少錢更加重要。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算計出來的。




把理財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確保你的每一塊錢都花對地方,才能有效降低財務焦慮,增強對生活的掌控感。




理財從來不是掛在嘴邊「從明天開始」的雞湯口號,更不是一兩天就能掌握的能力,而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




財務自由,是一切自由的基礎

。不自由,毋寧死。







-作者-


葫蘆僧,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精讀(ID:

Jingdu999

),十點讀書會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編輯:璃麥夏







2016年上半年,十點君發起了


「10天共讀一本好書」

的閱讀行動計劃


要為大家開放一座

共讀圖書館




免費開放

,感謝你我的相遇


音頻領讀

,讓閱讀不孤單


精華提煉

10天共讀1本好書






長按識別二維碼,入館加入共讀


明日開啟共讀《茶花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招募 | 你讀書時的樣子,真好看
對抗焦慮的10種方法

TAG:十點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