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拼合石」,你聽說過嗎?GIA鑒定時還真遇到了
翡翠珠寶玉石分不清,價值高低好壞看不懂,那就請看李夢雨的珠寶玉石科普小講堂!
鑽石有人工的,我們都知道!工業上很多場合使用的就是人工合成的鑽石!但是鑽石「拼合石」,很多人肯定沒聽過,更無從說起見過了!
美國寶石學院(GIA)紐約實驗室近期報道了一顆罕見的鑽石「拼合石」,雖然目前這種鑽石還沒有大量報道,但是它的出現絕對值得行業和消費者的高度關注和警惕。只要大家摒棄僥倖心理,認真對待,這種鑽石即使披個馬甲也逃不出您的火眼金睛。
上面這顆重量為0.33克拉的鑽石被GIA實驗室評為彩藍鑽(Fancy Blue)。如果是天然的彩藍鑽,其價值可不是一般消費者能承受的起的哦。但是認真的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對這顆鑽石進行檢測的時候發現了蹊蹺。咱們就挑最常規的檢測方法中發現的異常來說,先進儀器進行的檢測夢雨就簡單提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GIA原文及相關資料。
蹊蹺一:
對鑽石進行熒光的觀察。這是一般實驗室都要進行的步驟,美國寶石學院用的DiamondView儀器咱們國內很多實驗室也配備。正常的鑽石正反兩面熒光應該基本一致,而這顆鑽石則正反熒光顏色完全不同。正面為異常的黃綠色熒光,而反面則為正常的藍色熒光。
蹊蹺二:
對鑽石進行細緻的顯微鏡下放大觀察,這種方法也是基本所有實驗室都應該做的。放大觀察發現這顆鑽石的冠部存在一分界面和分界線(即使看圖片中箭頭所指部分也很難分辨出,GIA實驗人員就是厲害呢,狂贊下!)。這引起了科研人員的警覺,就此得知鑽石非一整體,而是「拼合」而成。那麼為什麼我要用加引號的「拼合」呢?因為這和常規的粘合不同,而是在天然的鑽石上生長一個合成彩鑽的薄層(80微米厚)以使整個鑽石總體上呈現彩色效果。相比於一般的拼合石,這種方法可高級多了,也真讓人捏把冷汗。
研究人員通過進一步的紅外光譜和發光光譜的檢測確定這是在一顆天然的Ia型鑽石上生長了一層CVD(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藍色鑽石。值得注意的是,儀器的檢測只是可以看到天然和合成鑽石共同的特徵,並不能理清鑽石具體的組合結構,關鍵時刻還是要靠放大檢查。
是不是驚呆了,還可以這樣,長見識了,就是不知道這種工藝成本得有多高?
鑽石,特別是彩色鑽石,因為其市場價值巨大,因此是各種作假泛濫的重災區。稍微具備珠寶常識的人都對拼合石不陌生,一般是用廉價的東西以不同的方式粘合到一起來仿價值比較高的寶石。澳洲的歐泊因為常常以細脈狀產出也經常做成二層石或者三層石出售。只要商家向消費者真實披露寶石的本質並以合理的價格銷售,這些都是合情理的。但最可怕的是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以過高的價格買到名不副實的珠寶產品。所以夢雨希望籍此提醒廣大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對這種披個合成馬甲的鑽石有所警覺。
好啦!今天的珠寶玉石科普到此就結束了!大家覺得有用記得收藏和分享哦!
傳播玉石文化,致力於玉石價值評估體系的建立。我是李夢雨!
※市場「新寵」紫雲母,你怎麼能只認為它是舒俱來和紫翡翠的替身
※英國王室傳承的珠寶是這石頭,黛安娜王妃將它傳給了凱特王妃!
※請玉石貔貅的學問大著呢,錯了財運可就要丟了
※吞下價值四千萬的9粒共180克拉鑽石,這男子攤上事了
※考證,我們天天戴的耳環,究竟從何而來的呢?
TAG:李夢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