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瓷行天下——第一件全球化商品如何將世界相連?

瓷行天下——第一件全球化商品如何將世界相連?

如今的人們到國外爭先恐後地購買

包包、手錶、珠寶這些奢侈品

這甚至已經成為了

一些高收入群體的時尚象徵

而在16世紀到18世紀

也就是明清兩朝這300年期間

那些歐洲的王公貴族上流社會們

他們所痴迷的則是

產自中國的瓷器

經過海上的絲綢之路

這些非常精美

同時兼具實用和收藏價值的瓷器

成為了那個時代風靡全球的物品

甚至有一些專家認為

瓷器是世界貿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的產品

王魯湘作客《世紀大講堂》

帶我們一起跟隨絲路陶瓷

見證500年全球化歷史

主持人:田桐

主講人:王魯湘

王魯湘:香港鳳凰衛視高級策劃、主持人、評論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李可染畫院理事長,清華大學張仃藝術中心副主任,文化部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庫成員,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鳳凰嶺書院院長。

瓷,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我們知道,大寫的China就是中國的國名,小寫的china就是指的瓷器。為什麼瓷器和中國成了一個名詞?因為中國在過去一千年,尤其是明清三百年之中間,有一件商品叫做瓷器外銷到了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世界。而在18世紀之前,全世界只有一個地方能夠製造出瓷器,生產出瓷器,那就是中國。而瓷器風靡世界的時候,讓世界的人,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人感到非常的驚訝甚至羨慕嫉妒恨。他們非常喜愛瓷器,但是,瓷器經過萬裏海洋然後運到那邊去以後,實際上變成了當時的奢侈品,所以瓷器在歐洲也有一個稱呼叫做白色的金子。

我們確實用瓷器用茶葉用絲綢把西方世界的白銀滾滾地流進了我們中國人的腰包裡頭,流進了我們的國庫裡頭。一直到清代的時候,中國的GDP的產量一直雄霸全球第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這樣三大外貿的大宗商品,絲綢茶葉和瓷器。因此瓷器對於中國,中國古代的繁榮,尤其中國明清時候的這樣一種繁榮和國力的強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瓷,見證全球化五百年歷程

中國的瓷器也見證了從15世紀以後,開始發軔的全球化的過程。我們今天都生活在全球化的這樣一個時代裡頭。現在用手機,一秒鐘都不到,就可以讓我們的信號環繞到地球轉好幾圈。我們在一秒鐘之內,可以讓世界上任何一個有這種通訊聯絡的地區,馬上建立起各種各樣的聯繫。

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其實是500年以前開始的。那麼500年以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又什麼東西見證了這500年的全球化?首先我們要從一幅西方的名畫開始。

《諸神之宴》義大利著名畫家貝利尼於1514年創作

它畫的是在奧林匹斯山頂上的樹林里,天上的眾神正在一起喝酒吃瓜果宴飲。最有意思的是,這個畫上頭的各種各樣的材質的器皿。有陶罐,頂在頭上拿著這個酒杯是錫器,有一個小木桶是木器,有一個小童拿了一個玻璃的瓶子正在那個地方接酒,這是玻璃器。然後就是非常扎眼的那個酒神頭上頂著,和他旁邊一位女神手裡頭托著的兩個來自東方的青花瓷盤。來自東方的瓷器,而且是青花瓷器到了義大利,到了威尼斯。被這一位威尼斯的藝術大師喬凡尼?貝里尼畫到了這幅畫里,成為了諸神宴飲的時候,最高檔的一種器皿。可見在十六世紀初的時候,中國的瓷器尤其是青花瓷器,在歐洲它的顯赫的地位。

非常有意思的就是,1514年創作這幅作品的同時,有一件很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了。這一年葡萄牙的帆船來到了中國的沿海,甚至登陸了我們廣東的沿海。

廣東上川島

破天荒第一次有來自歐洲的船隊從大西洋到印度洋過馬六甲海峽進入中國南海,一直向北來到了歐亞大陸的最東邊。這在歷史上沒有過的事情。他們來的目的就是東方的香料,東方的瓷器,東方的絲綢。

瓷,「文化大循環」的產物

中國的瓷器是東西方「文化大循環」的產物,外銷的瓷器不僅向歐洲輸出了中國的文化,歐洲市場的需求也反過來影響了中國瓷器的設計,清雍正年間興起的外銷瓷的主力軍景德鎮的粉彩和廣州的「廣彩」瓷器便是例證。受國外新顏料和繪畫手法的影響,外銷瓷的色彩和內容開始變得豐富。

明代末期,景德鎮專供歐洲生產的「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

中國到達歐洲的最早的一批瓷器,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叫做克拉克。克拉克是荷蘭語,葡萄牙戰艦的意思。我們知道最早的時候是兩個海洋大國,一個叫葡萄牙,一個叫西班牙。世界已經被這兩個國家用幾年的時間就已經進行了這種瓜分,但荷蘭人不買這個帳,不管有沒有教皇的這個飭令,他就在海的路上做海盜,劫持葡萄牙的戰艦,劫持西班牙的貨船。其中好幾艘葡萄牙從中國滿載而歸的船就被荷蘭人劫持了。連船帶貨到了阿姆斯特丹,到了鹿特丹。在那個地方連船帶貨一起拍賣,所以這一批葡萄牙戰艦上的瓷器就統稱為克拉克。

因為是從俘獲的這個葡萄牙的戰艦上頭俘獲的這些瓷器的商品。這些克拉克的瓷器,都有一個大體相同的風格就是連續開光。所謂的連續開光,就是中間有一個大開光,一個中心圖案,然後它的邊上連續六個八個十個十二個成偶數的這樣一種開光,然后里頭放了很多的圖案,有人物有山水有花鳥甚至還有文字。後來荷蘭人自己直接也跑到中國的沿海,來跟中國做生意,包括它佔領台灣,包括它後來到了日本,把日本成為了它這樣一個視野的範圍。所以他是後來居上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成為了和東方進行貿易的最主要的西方的國家。

這個時候它就可以有時間從容不迫地派人帶著圖案到中國內地來,讓中國像景德鎮這樣的地方來生產一些和他的文化有關的瓷器,比如說這個克拉克瓷,主體圖案還是中國的文化人,書生旁邊有點像漁樵耕讀的這樣一個中國的農夫,但是在旁邊的連續開光的人物中間夾著的這個花卉圖案,就不是中國的花了,是荷蘭的鬱金香。

廣彩百鳥盤

【廣彩】

廣彩一個很大的特點,和景德鎮的粉彩的不同,就是它有大量的來自歐洲的顏料。另外還有繪畫的風格,使用非常艷麗的色彩,對比很強烈,而且畫得滿滿的,幾乎不留空白的風格,這是景德鎮的人不喜歡的。景德鎮長期以來形成的是一種宮廷風格,一種文人雅士的風格,講究留白講究含蓄講究一種文氣。而廣彩是這些東西都不講究的,它講究的是豪華艷麗,然後畫工特別滿,非常符合歐洲人的口味,適合了當時歐洲正興起的巴羅克風格,後來的洛可可風格。

【紋章瓷】

在外銷瓷中間,有一個特別的類,叫做紋章瓷。我們中國自己是沒有紋章的,這個紋章的產生是在歐洲的中世紀。歐洲中世紀的時候,有很多的大大小小的領主,有公侯伯子男,包括還有很多的一些騎士,那麼他們的家族都有一些自己相應的徽章來表明自己的家族的身份,包括和別的這個家族進行識別。

粉彩描金英國恩菲爾家族聯姻紋章盤

這個比較有意思的是,兩個英國的貴族聯姻,然後為了紀念這一次的聯姻,到中國來定製了這麼一個紋章瓷。所以景德鎮的工人就帶著東方人對於婚姻的理解,對於洞房花燭夜的理解,就把東方的這一種美好的吉祥的祝福的元素畫到這個瓷盤上頭,把兩個家族的紋章放到了瓷盤的下面,上面是兩個家族的代表性的動物,一個是一匹藍色的狼,wolf,一邊是一個狐狸fox。然後中間的中心圖案就畫上了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叫榮華富貴。兩個錦雞一公一母,然後在這個芙蓉花底下,這是典型的祝福婚姻的圖案榮華富貴。最有意思的這兩邊,左右兩邊這兩個小開光裡頭的圖案,畫的是茫茫的草原,有一棵樹還有一頂帳篷。然後呢這個樹底下趴著幾隻獵犬,然後有這個盾牌刀槍就放到書底下。然後在帳篷外面張燈結綵掛上了彩燈,然後還點上了一對紅蠟燭。

粉彩描金英國恩菲爾家族聯姻紋章盤

因為景德鎮的人認為西洋人就是胡人,胡人一定在草原上頭,在草原上一定像過去的他們理解的胡人一樣是住在帳篷裡頭。所以他們認為這兩個家族一定是兩個住帳篷的家族,他們的洞房花燭夜一定是在帳篷裡頭。所以非常有意思,中國景德鎮的工人,和這個繪畫的這個師傅,把東方人對於婚姻的理解,把當時候的景德鎮人,對於洋人的這樣一種誤讀,那種理解,包括他們生活環境的理解,生活習俗的理解,然後就表達在了這樣一個盤子上頭。我們今天看起來,覺得這中間雖然有所誤讀,但是表達了中國的普普通通的瓷器工人對一個萬里之遙外頭的兩個家族一對年輕人的美好的吉祥的祝福。

明末清初改朝換代的動蕩之中瓷器出口受阻,而歐洲市場需求不減,於是一些國家開始以景德鎮瓷器為樣本競相模仿,其中尤以日本的瓷器最為歐洲市場認可。

【伊萬里瓷】

伊萬里瓷是什麼風格呢?山水人物花鳥都有,但是三個主要的顏色形成強烈的對比,一個是高溫燒制的釉下青花,然後是低溫烘烤的釉上的一種紅顏色,然後再在中間描金。也就是青花色紅色和金色三個主要的顏色在一起,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的風格。這種瓷因為是在長期一個叫做伊萬里的海港裝了船運到歐洲去的,所以凡是這種風格的瓷器到了歐洲,就通通被叫做伊萬里。

這種瓷器一到了歐洲,歐洲人就特別喜歡,立刻就風靡了歐洲。30多年的時間,它就取代了中國的瓷器。結果等到中國康熙年間收復了台灣,解除了海禁,可以重新從事對外貿易的時候,中國人才發現,歐洲的瓷器市場已經是日本伊萬里的一統天下。那怎麼辦?中國的瓷器製造業的這些生產者商人當然也不願意就這樣束手待斃。所以他們就開始買一些這樣的瓷器回來,在中國對日本的瓷器進行仿製。

中國開始仿製日本的瓷器。但是由於中國瓷器生產的歷史悠久,中國瓷器的質量,無論是從瓷土工藝燒制彩繪都遠遠要高於日本。所以很快的中國仿的伊萬里的瓷器,打敗了本來的伊萬里瓷器,又把日本的瓷器從歐洲市場上驅逐出來。所以我們現在去歐洲買這種伊萬里風格的瓷器,要特別認真仔細地要進行辨識,哪個是景德鎮的,哪個是日本的。

從伊萬里瓷器就可以看得出來,瓷器是全球化的產物,它是在全球化的市場里進行競爭,而不是在某一個國家的封閉的市場里!是在一個完全打開的開放的自由貿易的全球市場然後進行競爭。這種競爭中間,就有互相的模仿、學習、借鑒,就有質量的比較,最後是市場來挑選。

墨彩描金Petrus Boudaan牧師肖像紋章盤

【來樣加工】

剛開始,這些歐洲的商人到中國來,只要是中國的題材,中國的風格中國的圖案,歐洲的用戶就非常喜歡。但是慢慢地歐洲人開始想要在瓷器上頭表達他們自己的文化信仰風俗。所以逐漸地不是到中國來單純地買中國瓷器了。而是帶著他們的設計,帶著他們的器形,帶著他們的圖樣,甚至帶著他們的原材料,比如說顏料來到了中國。要求中國的這些瓷廠來根據他們的設計來生產一些針對歐洲特殊市場特殊用戶的一些定製瓷。

景德鎮的工人是中國美術史上最早畫西方裸體的。他們是照著他們帶來的圖畫,然後進行了臨摹。儘管臨摹的水平比較低,對人體的解剖也不準確不科學,但是它記錄了在我們中國文化中間不可能出現的這樣一種情形。

這畫的是路易十四和他的情婦,在花園裡頭散步。顯然也是歐洲人給了中間的人物和狗的這個圖案,但是旁邊的花園的圖案,中國的瓷匠,中國的瓷器匠人畫的一個中國的園林。也就是路易十四和他的情人帶著狗在中國的花園裡頭散步。你就可以看到在瓷器上頭這種中西文化的交融。他旁邊出現了非常罕見的牽牛花,但是又是中國的這種所謂叫博古圖案。一個瓷盤上的內容既有東方的,也有西方的。

這個碗叫做潘趣碗,特別大,中國沒有這麼大的碗,因為中國不需要這麼大的碗。這麼大的碗在歐洲幹什麼?就是喝一種淡酒,如果住過國外的酒店,你會發現他們餐廳的某一個圓桌上也會擺一個這麼大的碗,裡頭會擱一些冰酒,淡淡的這個酒精,然後有一些水果切成一塊一塊地泡在裡頭。這種淡酒就是叫潘趣。這個大碗是專門用來盛這種淡酒。

這是乾隆年間一個青花的啤酒杯。中國自己沒有這麼大容量的一種瓷杯,這個是專門生產到歐洲去供人喝酒的,拿著中國的亭台樓閣,乾隆年間的這樣一種青花,然後喝著德國的啤酒。

這個是奶壺,在歐洲被加上了這個銀的構件,然後粘成了一體,形成了一個蓋,這個是歐洲人在喝茶的時候,紅茶的時候總會往裡頭兌點奶。

我們在歐洲的王宮裡頭,在歐洲的一些豪宅裡頭,會經常發現這樣一種銅鎦金,再配上瓷器的這樣一種陳設件。瓷器一看是中國的,但是,這個銅鎦金的金屬件,從工藝,尤其是風格還有用途它不是中國的。顯然,是中國的瓷器到了歐洲以後,被歐洲的工匠進行了第二次加工。這種被二次加工的中國瓷器,在歐洲還很多,尤其是在一些王宮裡頭特別多。你看這個就是一對康熙年間的五彩的花瓶,被穿衣戴帽以後,被改造成了一對大蜡燭的燭台。插那個大型蠟燭的燭台。

像這一類的中西合璧到歐洲去以後被改造,不僅改變了它的形狀,比如說它被穿衣戴帽了,而且也改變了它的用途,像這一類型的瓷器,當時是出於什麼考慮?最主要的就是在歐洲當時候興起了巴羅克的這樣一種審美的風潮。巴羅克是比較誇張比較奢侈的一種設計風格,包括藝術風格。中國的瓷器,到了歐洲的巴羅克的建築中間,包括到了巴羅克的這種家居設計的環境裡頭,它和它整個的房間的室內裝飾,和它的傢具一相比顯得就有點樸素了。因此為了和他的巴羅克的風格,整體的協調一直,所以他們要進行這樣一種穿衣戴帽的二次加工的改造。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瓷器太貴了。尤其是這些被穿衣戴帽的瓷器,它都不是批量的,它都可能是單件定製的,價格格外昂貴。所以為了保護它,在它特別容易被碰損的這個部位就加上這種金屬的東西對它進行保護,這也是當時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但是,這樣一來,就產生了一個我們無法定義這一件作品的作者和國度的這樣的東西,像這樣我們能說它是中國製造的嗎?

我們中國只是製造中間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可能是在法國,可能是在德國,可能是在荷蘭,可能是在英國,被加上這樣一些東西,它改變了它的造型,改變了它的用途,所以它就成為了一個複合型的多種文化很多的不同的工匠一起加入設計製造的一件新的工藝品。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它就是全球化的產物,就是東西方的工匠互見互學的一種產物。也是東西方的工匠在相隔萬里之遙,幾乎沒有可能進行任何商量的情況之下,然後合作的一件新的藝術品。

瓷,改變了西方的飲食文化

在中國的瓷器大規模地到達歐洲之前,歐洲人的餐桌非常簡單。他們的餐飲的習慣,相對於我們東方,相對於我們中國它更原始。為什麼?就是因為它沒有特別好的餐具。沒有特別好的餐具是因為沒有瓷器,它的銀餐具太昂貴,普通家庭根本不可能擁有。而且由於它昂貴,它也不能經常被拿來使用。

中國瓷器到達以後,逐漸地改變了他們餐桌上頭的餐具的這樣一種陳設,包括改變了他們餐桌上的這一道風景。越來越多的這個成套的餐具被設計出來。根據這些不同的餐具的形狀,又設計出不同的菜的做法。因此,整個歐洲悄悄地就在17世紀發生了一個飲食的革命。也就出現了我們今天到歐洲去,特別吃法國大餐,吃這個這種歐洲的這個大菜的時候,比中國還要煩瑣的那種,用很多的這個碟碗盤勺來吃一頓飯的這樣一種所謂的餐桌禮儀。包括分餐制的出現,都是因為有了瓷器。

利瑪竇,就是明代第一個來到中國的傳教士,他甚至認為,中國人當時候的平均壽命遠遠高於歐洲人,他認為這和中國因為有瓷器,以及中國喝熱飲,包括所有的食品都要煮熟和這個有關係。然後他認為當時候的歐洲人,經常定期性地發生瘟疫,以及人均壽命比較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瓷器。因為瓷器最衛生,最乾淨,最方便清洗。上頭最不容易保留污垢,而且它是配合著熱飲熱食的。所以利瑪竇認為,瓷器對於中華民族這個民族的龐大繁衍,以及它的這個平均壽命之高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這個是荷蘭的代爾夫特的陶,它不是瓷,就是因為它燒不到1200度,它的胎制是一種陶土而不是瓷土。但是它仿的非常像,它畫了讓他們引以為傲的大帆船時候的一艘揚帆出海的大帆船,正是這個大帆船,帶來了全球化,帶來了最後的地球村,帶來了各種文明之間的相互的交往,整個世界開始連為一體。而中國參與了這樣一個全球化,而且是這個全球化最早的積極的參與者,中國的商品成為了當時全球化最主要的商品,而且中國的瓷器成為了當時唯一的世界商品,在這一件世界商品上頭,記錄了我們現在所知的一帶一路沿岸所有國家的文化風情信仰。所以它是一個全球化的一個產物。

Q

A

&

問:對於現在來說,就是制瓷行業行業而言,是不是中國已經不在世界領先的那個行列里了?

答:謝謝你提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在18世紀之前,全世界只有中國和朝鮮能夠生產瓷器。那麼其他地方,他都不能生產瓷器。當然東南亞,像越南泰國也能生產一些非常粗糙的瓷器,但是那些工匠是中國去的。為什麼不能呢?這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一個是他們沒有發現燒瓷器的瓷土。其實這個瓷土它就是大自然中間,並不是我們研究出來的一種人工製造的原材料。但是歐洲人的科學思維很奇怪,他就認為這麼好的東西一定是一個人工配方。所以他們其實很早就開始破譯中國的這個瓷器的原材料的秘密,但是他們的思路,比如說著名的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家族,就一直花重金雇了很多的這個人,包括鍊金術的這個術士,就在那個地方研究,用什麼各種各樣的配方,最多的達到十幾個配方,8種材料的配方,6種材料的配方。但是我們知道,中國的瓷它不是這樣一個配方出來的東西,所以他們始終弄不出來這個瓷土。第二個的話,就是他們的爐的溫度一直燒不到1200度以上,所以18世紀以前他們做不到,但是18世紀以後,率先由德國人,所謂叫做破解了瓷器的秘密。然後正好這個時候,我們知道已經進入工業革命,整個的歐洲已經進入了近代文明,它是生產已經是工業化了。然後它的整個市場體系是在自由市場經濟的競爭的情況之下,形成了一個全球的市場體系。這個市場體系和我們今天的,現在的市場體系是完全一致的。包括它的廣告體系、科學研究體系、生產流程體系、管理體系。

所以它是以一個現代的工業文明來帶著瓷器工業突飛猛進地往前發展,而中國呢?還停留在農業社會,他這種瓷器生產只是農業生產的一種生活上的一種補充。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整個的市場體系,工業體系這些東西它都沒有。它是一種小作坊式的這樣一種生產。

所以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的生產體系來對一個先進的工業的生產體系,你顯然就不是他的對手。他用半個世紀的時間,把你就把你一兩千年的過程全部超越,而且越來越把你甩到後面。以至於到了後來,中國瓷器就從歐洲被擠出來了,以至於到今天也還沒有再重新打回去。世界上著名的這些瓷器的品牌,不是歐洲的就是日本的。我們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國際化的著名的瓷器品牌,這也就是我們現在要重新努力復興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世紀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TAG:鳳凰世紀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