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吳三桂的造反聲勢浩大,卻走向了滅亡?
清廷入關後需要對付農民軍和南明流亡朝廷,而吸納了一部分明朝降兵降將作為打手。當然,這也為之後的三藩之亂埋下了禍根。清康熙十二年,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吳三桂於同年11月在雲南起兵,提出「興明討虜」的口號。之後,他自雲、貴北上,幾乎佔領湖南全境,進而佔據四川。頓時,福建、廣東、廣西、陝西、湖北等地都有人相應。
相反吳三桂的對手,滿清的軍隊經歷了20餘年的和平,早已失去了往日勇猛征戰的能力。可是令人不解的是,面對一片形式大好的吳三桂卻一步步的走向了滅亡。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戰略失誤。按照中國「四角四邊一中原」的地形戰略劃分,湖南的地理戰略意義遠不及湖北重要。如果佔領湖北,再順水東下,清廷的財賦重地江南地區就成了吳三桂囊中之物。這也是南朝數代屢屢受到荊襄之地威脅的原因。可是他僅佔領湖南後,就沿江布防,不敢再向北進。恰巧康熙看出了布防破綻,立即調整部署,將叛軍牢牢釘死在湖南境內。雖然吳三桂的戰術能力十分高超,卻一直無法打開局面。
其次是聯盟鬆散。吳三桂是反清的中堅力量。此外還有耿精忠、尚之信、台灣鄭經等人的加盟。但這些人很多是首鼠兩端,只想趁勢撈取好處。清廷看出其中的奧妙,便採取邊打邊拉,分化對手的策略,逐一削弱叛亂實力。其中典型的像鄭經之流,毫無遠見,將個人得失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當清廷受到察哈爾王威脅,將最後的家底全派出去抵抗時,吳三桂希望他能發揮水軍的優勢,從海路奇襲遼東地區。當時遼東地區守備相當空虛,又是清廷重地,一旦失守,清廷即使不滅,也會四分五裂。可是鄭經完全無視此建議,而不斷發兵進攻盟友尚之信,希望奪取福建之地。結果呢?尚之信倒戈投清,而他不僅沒有得到福建,還受到重創,無奈退出大陸。
此外,吳三桂也是有私心的。康熙下詔撤藩前,他就有割據云貴的想法。起事反清後一直沒有稱帝,但他在形勢最不利時終於撕下了偽裝已久的面具,開國稱帝。當然此舉也只是滿足一下個人虛榮心而已。
吳三桂去世後,有人提出搶佔湖北,一路人馬直逼中原,一路順流而下奪取江南。如果此舉成功,即使不能滅掉滿清,也能劃江與其抗衡。此次是當時最後的救命稻草,可惜眾將士僅關係自己那點一畝三分地,無人理睬未來天下如何。所以吳氏集團走向覆滅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此朝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其開國皇帝也是最平庸的
※相面師算出王的老婆要生天子,他立即反叛,結果國破人亡
※扶蘇是秦始皇中意接班人嗎?為何他被派到邊疆?
※清朝滅亡後,為何皇帝沒有學元朝皇帝退回東北?
※史上最勤奮的皇帝,使盛世得以延續,而自身被稱為暴君
TAG:夜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