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穆雷?勒納去世,他的《從毛澤東到莫扎特》曾拿了奧斯卡
周六,紀錄片製片人穆雷?勒納(Murray Lerner)在紐約皇后區長島的家中去世,享年 90 歲。他拍攝的紀錄片曾紀錄過許多世界著名民謠和搖滾音樂人劃時代的表演。
他的助手艾略特?基希列夫(Eliot Kissileff)說,他死於腎衰竭。
在 1960 年代上半葉,勒納曾為 4 年的新港民謠音樂節(Newport Folk Festival)拍攝了紀錄片,他記錄的瞬間中就包括了後來被廣泛引用的鮑勃?迪倫首次使用電吉他的鏡頭。他還拍下了 1970 年商業力量和民間情緒有過衝突的懷特島音樂節(Isle of Wight Festival)。
但讓他贏得人生唯一一座奧斯卡獎盃的卻是他對另一種完全不同的音樂類型的記錄:他拍攝的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艾薩克?斯特恩在中國》(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獲得了 1981 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穆雷?勒納 1927 年 5 月 8 日生於費城。他的父親納坎(Nacham)在他出生後不久便離開了他,勒納在母親戈爾迪?列溫(Goldie Levine)的照料下在紐約長大。
1948 年,勒納從哈佛大學詩歌專業畢業,在讀期間,他還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創立了一個影視製作協會,並開始自學製片。
他拍攝的首部紀錄長片是一部水下電影,名叫《礁石的秘密》(Secrets of the Reef),由他在 1956 年與洛伊德?里特(Lloyd Ritter)以及羅伯特?揚(Robert M. Young)共同執導。但記錄 1963 年新港民謠音樂節卻是他的想法,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非常重要。
隨後的三年里,他都去拍攝新港民謠音樂節,每次都會記錄數小時的影像,包括迪倫、瓊?貝茲(Joan Baez)、密西西比約翰?赫特(Mississippi John Hurt)、約翰尼?卡什(Johnny Cash)、多諾萬(Donovan)、民謠三重唱組合 Peter, Paul and Mary 等音樂人的表演。
爵士音樂人密西西比約翰?赫特在 1960 年代初的新港民謠音樂節上表演,來自穆雷?勒納 1967 年發布的紀錄片《音樂節》。圖片版權:Criterion Collection-Janus Films
他利用這些影像資料剪輯的第一部紀錄片《音樂節》(Festival)於 1967 年發布。勒納拍攝的影像因為記錄了文化史上的瞬間而成為了重要的檔案寶庫,該片也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
(不過,《紐約時報》的評論家博斯利?克勞瑟[Bosley Crowther]卻很反感《音樂節》中表演者和觀眾含混不清、未經思考的對話。他在自己的評論文章中寫道:「(他們的對話中)充斥著『You know』,一句話說著說著就來個『You know』,為的就是掩飾他們思路不清的問題。不過他們都用音樂來表達自己,我想這就足夠了。」)
在《音樂節》問世 40 年之後,勒納用同一套素材製作了《鏡子另一面:鮑勃?迪倫在新港民謠音樂節上的現場表演》(The Other Side of the Mirror: Bob Dylan Live at the Newport Folk Festival),認真講述了一個故事。這部影片描述了迪倫三年間參加音樂節的經歷,包括1965 年的那次——那年,他彈奏了一把電吉他,他的這一轉變可能引發了觀眾的噓聲,也可能沒有(要看是讓誰來評論此事)。但影片無可辯駁地說明了為什麼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鮑勃?迪倫都是如此地重要。
評論家 A?O?斯科特(A. O. Scott)在他發表於《紐約時報》上的文章中說:「它是一部特別純粹、特別有力的紀錄片,因為它很簡潔,混音很乾脆,黑白影像很親切,總地來說,人們也能聽出片中所唱歌曲傳遞出的誠摯和神秘感。」
勒納的紀錄片《音樂節》中,鮑勃?迪倫正在新港民謠音樂節上表演。圖片版權:Criterion Collection-Janus Films
勒納還用他 1970 年在英格蘭以南的懷特島音樂節上拍的素材製作了一系列紀錄片,那年的音樂節陣容星光閃耀,吸引了數十萬粉絲前往,許多人都沒有買票。圍欄被踩倒,人群還干擾了幾場表演。
1991 年,勒納發布了《吉米?亨德里克斯在懷特島音樂節》(Jimi Hendrix at the Isle of Wight),1996 年,他又發布了主題更為寬泛的《致愛的消息:懷特島音樂節》(Message to Love: The Isle of Wight Festival)。後來的幾部影片都專註於描寫 1970 年那次音樂節上其他音樂人的表演,其中包括了 the Who、Jethro Tull、Miles Davis 以及萊昂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在去世之前,勒納剛剛完成了一部有關喬妮?米切爾(Joni Mitchell)在懷特島音樂節上的經歷的影片。
他的《從毛澤東到莫扎特》記錄了小提琴藝術家艾薩克?斯特恩 1979 年到訪中國一行。在 1976 年毛澤東去世、中美文化剛剛解凍之時,那是一場重要的文化活動。
勒納身後還留下了他的夫人、1961 年和他結婚的茱迪斯?勒溫(Judith Levine),他的兒子諾亞(Noah)以及兩個孫輩。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勒納還製作了音樂主題以外的影片,包括 1966 年講述耶魯學生生活的紀錄片《長大成人》(To Be a Man)(勒納後來在耶魯教授電影拍攝),以及 1982 年拍攝的《神秘之旅》(Magic Journeys)——它是一部描述孩子眼中的世界的 3D 短片,曾在迪士尼的主題公園裡放映多年。
不過讓他成名的還是那些音樂紀錄片。在2011 年的一次採訪中,記者問到了他用攝影機記錄重大事件的能力。
他說:「我覺得自己能感覺到現場正在發生什麼,以及馬上要發生什麼,然後我就會去捕捉那個瞬間。」但他也明白,影片拍攝也並不僅僅是被動地觀察。
他說:「可能我有點兒自我主義,但老實講,是我在塑造那個瞬間,我敘述它的方式讓那個瞬間變得重要……我覺得自己是在用歷史創造一種理念。」
他在那次採訪中還說,製作一部優秀的音樂紀錄片必須得把自己代入其中。
「我要表達自己的感覺,這和單純錄製一場音樂會是不一樣的,」他說。
他補充道:「大多數人覺得,只要把攝像機打開,只要是很棒的組合在表演,隨便拍就能拍成一部紀錄片,然而根本不是這樣。當我拍攝一個樂隊時,我會成為他們的一部分。如果要說有什麼秘訣的話,這就是。可別告訴別人哦。」
翻譯 熊貓譯社 葛仲君
題圖來自 NYT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王老吉推出黑包裝新涼茶,大概只有 Logo 你能認出來
※霉霉發新專輯已經人盡皆知了吧?現在還要專門推一個頻道做宣傳
※小米發布 MIX 2,不再是概念機
※高端市場不好做,Google 要扶持更多便宜 Android 手機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