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路邊常見的野草,治氣逆喘咳見效真快

路邊常見的野草,治氣逆喘咳見效真快

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全株含白色乳汁。根細長而彎曲,部分呈連珠狀,外皮棕褐色,其上生有少數細長的側根及鬚根。莖叢生,直立,基部淡紅紫色。葉互生,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5~9厘米,寬4~10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總花序頂生,有5~9傘梗,每傘梗再二叉狀分枝;杯狀聚傘花序總苞鍾狀,先端4裂;腺體4,生於裂片之間的外緣,呈新月形;雄花多數,長短不等;雌花l,位於總苞中央,子房3室,花柱短,頂端3裂,柱頭頭狀,微2裂。蒴果近球形。花期4~9月,果期6~10月。

【產地】

生於山坡草地、路旁。分布於山西、山東、陝西、河南、寧夏、甘肅等地。

【性狀鑒別】

橢圓形、長圓柱形或連珠狀,長1~5厘米,直徑0.5~2.5厘米。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凹陷處有棕色外皮殘留。質脆,易折斷,斷麵粉性,白色,木部顯放射狀紋理;長圓柱狀者纖維性較強。氣微,味微甘而辣。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歸肺經、腎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

瀉水逐飲,消腫散結。屬瀉下藥下屬分類的峻下逐水葯。

【臨床應用】

用量0.5~1.5克,炮炙後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生用。用治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洋洋的小葉 的精彩文章:

沒想到,這種草可以治高熱不退,毒蛇咬傷
家裡的養草,可以治咽喉腫痛、水火燙傷
不起眼的野草,用治水腫、胃痛效果好

TAG:洋洋的小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