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個「蘑菇形」縣,建縣近1800年,人口超50萬
湖北省,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省會為武漢。截至2014年底,全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包括39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含3個省直管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建始縣,隸屬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北省鄂西南山區北部,東連巴東縣,西接恩施市,南鄰鶴峰縣,北與重慶市奉節、巫山兩縣接壤,縣域版圖形似蘑菇。
建始縣境,古屬巴子國地,春秋戰國時期屬楚國巫郡轄境,秦朝屬南郡轄境,西漢時屬南郡巫縣南境;東漢末年,曹操平定荊州後,分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後劉備改臨江郡為宜都郡,後又改為固陵郡,後再改為巴東郡,巫縣均隨隸。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分巴東郡西部地方設置建平郡(治巫縣),同時在建平郡內設置建始縣,此為建縣之始。西晉太康五年(284年),撤銷建始縣,不久復置建始縣。
東晉時,仍為建始縣;南朝劉宋中期(441年—461年),建始縣被廢置,今縣境分屬巫縣、秭歸縣,此次廢置達100餘年。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在建始地方同時設立業州、軍屯郡、建始縣三級政權機構;業州隸屬於益州總管府,業州領一郡,即軍屯郡;軍屯郡下轄一縣,即建始縣;三級政區同地,治所同城,在三里槐坦州基山下的棉花壩。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十一月,撤銷軍屯郡及建始縣,保留業州,以州治民;開皇五年(585年),恢復建始縣建制。大業三年(607年),廢業州,建始縣改隸清江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業州,建始縣自清江郡划出,以業州轄建始縣;貞觀八年(634年),再次撤銷業州,自此,業州再未復置。
宋朝時,建始縣隸屬於夔州路總管府,縣治從棉花壩遷至今建始縣城業州鎮。元朝時,建始縣隸屬於夔州路。明朝初,建始縣隸屬於夔州府施州;洪武二十三年(1390),裁撤施州,建始縣改隸夔州府直轄。清朝初,建始縣仍隸於夔州府;乾隆元年(1736年),建始縣由夔州府改隸施南府,直至清王朝滅亡。
建國後,建始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恩施地區、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建始縣總面積2666.55平方公里,下轄6個鎮4個鄉共有368個村(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507672人。
點擊展開全文
※廣東最早的16個縣之一,建縣近1500年,人口超過40萬
※遼寧一個縣級市,建縣超100年,人口近100萬
※江西一個縣,因與浙江龍泉縣重名而改名,人口超60萬
※貴州一個縣,因與浙江、江西兩省龍泉縣重名而改名,人口近45萬
TAG:青梅煮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