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油精幾乎是中國人止癢的唯一出路。為什麼風油精有這種神奇能力?中國是如何實現全民風油精的?
文|吳松磊
誰家沒有一瓶風油精呢?
2014-2016 年,僅水仙和白雲山兩個品牌就售出了三億二千萬瓶風油精,差不多夠十三億中國人每家分一瓶。
風油精的魅力並不奇怪,無論感冒頭暈肚子痛,這種三塊錢一瓶能用好幾年的風油精都能派上用場。
不過,風油精最無法替代的功效,還是止癢。
▍常見的「十字止癢法」功效非常有限
止癢的秘密
風油精為什麼有這種神奇功效?這要從「癢」的原理說起。
我們被蚊子咬了會奇癢難耐,並非蚊子的本意。
為了防止血液凝固以方便吸血,蚊子會通過口器注射含有抗凝劑的唾液。人的免疫系統一旦感知到這種抗凝劑,便會啟動保護機制,釋放組胺。
▍一隻正在吸血的蚊子
蚊子叮過的部位會出現紅腫,即是因為組胺會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血管通透性,讓白細胞等免疫成分通過血管,清除外來的蛋白質。隨之從血管內滲出的組織液就會造成紅腫。
過量的組胺,也會激活對其敏感的 C 神經纖維,使我們的神經發出「癢」的信號。
因此,要緩解癢感,既可使用抗組胺類藥物,削弱組胺對 C 神經纖維的刺激,也可使用類固醇藥物,通過收縮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消除炎症,緩解紅腫。
然而,風油精中並不含這些物質。
2016 年國家藥典委員會新修訂的風油精質量標準中,明確規定了風油精的主要成分為薄荷腦、水楊酸甲脂(冬青油)、樟腦、丁香酚和桉油。
▍
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製劑第九冊
其中,薄荷腦和桉油可以激活負責感受溫度的神經細胞,使人感覺到「涼」。水楊酸甲脂又能刺激皮膚,帶來灼燒感。
這種雙重刺激足夠強烈,足已壓倒對「癢」的感知,使人產生消癢的錯覺。
對於頭痛、頭暈等癥狀,風油精的療效也是同一原理,都是用額外的刺激替代不適感,類似於短暫麻醉,並不能對病情好轉提供幫助。
至於口服風油精,作為明確寫在風油精說明書上的用法,不僅毫無用處,而且有相當的危害——水楊酸甲脂有著不小的毒性,對兒童來說,攝入超過 4 毫升就有致命可能。
早期的風油精配方中,甚至加入了毒性更強的氯仿。
▍
浙江省藥品標準,1983 年
儘管如此,風油精這種曲線救國式的療法仍然廣受歡迎。
它的用戶群並不限於中國人,而是與蚊蟲分布高度相關。越是適宜蚊子活動繁殖的地方,越容易產生對類風油精產品的需求,比如氣候適宜、空氣濕潤的東南亞。
▍
美國學者 Benedict 根據氣溫、降雨、地形等數據和 GARP 模型預測白紋伊蚊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擴散情況
風油精是何時走出中國,去拯救飽受蚊蟲困擾的東南亞的呢?
「德國風油精」
事實正好相反:東南亞才是所有類風油精產品的起源地,產自新加坡的鷹標風油精,是今天中國流行的風油精的源頭。
1960 年 3 月,Borden 公司在新加坡成立,同年發售的「鷹標德國風油精」(Eagle Brand』s Medicated Oil)是它們的第一款產品。
在 Borden 公司的官方敘事中,德國科學家 Wilhelm Hauffmann 在 1935 年發明了風油精,其瓶身設計也源於當時巴黎流行的香水瓶。1960 年,風油精的新加坡經銷商 Tan Jim Lay 買下了風油精配方和品牌,創立了 Borden 公司。
這段品牌故事的可信度並不高,不僅因為故事中提到的德國科學家 Wilhelm 查無此人,更因為風油精配方在當時並不算什麼秘密。
早在 Borden 公司成立 50 年前,就有一款和風油精同樣使用薄荷腦和冬青油作為核心成分的產品風靡東南亞——虎標萬金油。
▍
早期虎標萬金油
1908 年,胡文虎兄弟繼承父業,共同經營緬甸仰光的藥局永安堂,招牌產品就是萬金油。
在醫療資源匱乏的 20 世紀初,這樣一款萬能藥油的成功幾乎沒有懸念。胡文虎迅速成為仰光首富,開始把目光投向廣闊的東南亞市場。
1926 年,永安堂總行遷往新加坡,1932 年遷至香港。十幾年間,虎標萬金油成功橫掃東南亞,在新加坡、馬拉西亞、印尼、泰國和中國華南都建立了穩固的生產銷售網路。
▍
1940 年代的新加坡萬金油廣告
大量模仿者隨之產生,和興白花油和斧標驅風油是其中的佼佼者。相比於萬金油的軟膏形態,液體狀態的白花油和驅風油更便於塗抹,窄瓶口的設計也讓用戶可以準確控制用量,提升產品的耐用程度。
它們的玻璃瓶外形也區別於圓盒裝的萬金油,讓人容易從直覺上認為是兩種產品,以避免和如日中天的萬金油直接競爭。
白花油和驅風油都在新加坡大獲成功。很難想像,鷹標風油精是從德國科學家處購買配方,而沒有參考這兩款成功產品。
而且,與它們相比,鷹標風油精誕生得實在過晚。二戰後,藥油市場已經被一批長於營銷、品牌形象穩固的老字號瓜分完畢,新玩家露頭困難。
好在越南人拯救了它。
二戰前,止癢藥油之所以能在東南亞快速普及,離不開由新馬泰印尼香港華僑們構成的貿易網路,虎標萬金油也得益於此,在各國完成了市場啟蒙,催生了各類藥油。
越南正好不在這一貿易網路里,直到戰後,它的藥油市場也仍是空白,完全錯過了萬金油時代。直到戰後,越南仍然沒什麼止癢藥油可用。
第一個來到越南的,就是鷹標風油精。和幾十年前萬金油在緬甸的待遇一樣,風油精很快成為了越南人手一瓶的國貨,隨後的越戰也幫助風油精擴散到其他國家。
▍一則越南風油精廣告
直到今天,新加坡生產的鷹標風油精也仍然以海外為主要市場。
但中國人不同,他們早就用上了虎標萬金油。
是什麼讓中國人轉換了消費習慣,轉投較晚誕生的鷹標風油精呢?
山寨的幸運兒
如果虎標能在中國正常發展,風油精將毫無機會。
但虎標並沒能做到這一點。1950 年,因定價過高,胡文虎拒絕認購中共發行的「勝利公債」,因此成為「漢奸」,他在大陸的所有資產也成為「敵產」充公。
▍胡文虎留在廣州的永安堂廠房,成為了今天的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
虎標萬金油在市場上消失,此後中國又陷入長期匱乏,沒有餘力顧及蚊蟲叮咬這樣的小問題。
直到文革末期,才有企業想起要重新開發這個國家的止癢藥油市場。
這家企業是福建漳州香料廠。
1976 年,在文革中失去了一萬多株芳香植物的漳州香料廠,試圖以一款新產品恢復生產。
新產品的原型,就是「鷹標風油精」。
製造成分主要為香料的風油精,對他們來說並不難搞。同年 10 月,漳州香料廠就註冊了「水仙牌」商標,開始推向市場。
▍
2003 年編印的《漳州文史資料 - 漳州名優特產專輯 》記載了這段創業故事
這是一次相當精確的像素級山寨,不但是成分和名稱,外觀也做到了儘可能相似——無論是原版的「階梯式玻璃瓶身」,還是為了外觀加入的葉綠素,都被水仙風油精成功複製。
水仙風油精也不負全廠厚望,僅 2 年後年銷量就超過了 800 萬瓶,投產 10 年內共售出了 2 億 1700 萬瓶。
依靠先發優勢,「水仙」建立了穩固的銷售網路,漳州香料廠也因此在 1998 年成功轉型為水仙藥業,成為上市公司青山紙業的子公司。
被它帶入中國的風油精,也逐漸變成了國民止癢藥品。
然而,重回藥油大家庭的中國人也就因此失去了止癢升級的好機會。
在萬金油問世百餘年後的今天,靠刺激性作用來止癢的藥油早已成為過時產品。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區,早就研製出一大批利用抗組胺或類固醇成分來達成真正的止癢、消炎作用的藥膏,並佔據了止癢葯的主流市場。只是在歐洲,安全無害的局部麻醉劑更流行。
▍日本止癢產品相當發達,葯妝店裡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止癢產品
但那些加入藥油網路的東南亞國家,至今仍然沉浸在刺激性止癢的傳統里不願走出。日本最有名的止癢葯生產商池田模範堂,甚至專門針對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出品了不含真正有效成分的「無比膏」。
他們為流行哈日的台灣推出的「無比止癢消炎液」,則含有類固醇成分地塞米松,與日本本土待遇相仿。
粉絲福利: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大象公會為你買單,用騎行感受城市的秋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