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寶寶8大秋季腹瀉誤區
告別炎炎夏日,進入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父母們又可以帶著寶寶到處玩了。不過,此時正值秋季腹瀉的高發期,稍不留意它就會找上體質嬌弱的寶寶,父母切不可大意。而且,對於寶寶腹瀉,父母容易陷入一些誤區而不自知。本期我們將為大家總結一二,父母們要盡量避免哦!
誤區1:寶寶大便次數多,一定是拉肚子了
正解:有些父母對於嬰幼兒的排便情形不太了解,看到寶寶每天大便好幾次,就緊張兮兮地認為小寶寶拉個沒完,而帶去醫院就診。事實上,寶寶因為遺傳、個性、體質和進食內容不同等因素,而導致排泄情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性。
比如:兩個同樣以母乳為主食的小寶寶,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一個有可能每天排便6、7次,甚至多達10餘次,另一個則反過來,一星期只排便一、兩次,這都屬於正常的範疇。
只要寶寶胃口正常、睡眠安穩、精神愉悅,體重也在正常增長,父母就無需過於在意。除非小寶寶的排便情形突然發生了變化,不僅排便次數比平時增加了,而且糞便中的含水量也增加了(排泄物外觀稀化),甚至還有血絲,那麼就很可能真的是拉肚子了。家長平時應注意觀察、記錄寶寶每天的排便習慣,以及排泄物的性狀,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誤區2:寶寶腹瀉是因為吃得不幹凈或是小肚子受涼了
正解:很多父母認為,寶寶秋季腹瀉是因為吃得不幹凈或是小肚子不小心受涼了。其實,引起寶寶秋季腹瀉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性腹瀉,包括:
病毒性腹瀉,有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和腸腺病毒等引起,其中80%以上是因感染輪狀病毒所引起。通常為水瀉,糞便呈水樣或蛋花狀,有時略帶酸味,但較少有血絲或分泌物,易並發嘔吐。據臨床統計,幾乎所有5歲以下的嬰幼兒都曾至少感染過一次輪狀病毒,而6-12個月大是好發年齡,父母們須特別留意。
細菌性腹瀉,包括細菌性痢疾、胃腸型感冒和各類細菌性腸炎(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夏季高發。通常糞便十分腥臭,可能帶有黏液或血絲,腹痛較嚴重。
還有寶寶呼吸道感染,如患感冒、肺炎和中耳炎時,也常會引起腹瀉。
除了以上的感染性腹瀉之外,還有一些非感染性腹瀉,比如:因牛奶、蛋白等引起食物過敏,或乳糖不耐受型,或先天性腸道異常,內分泌失調,服用抗生素等,都可能引起腹瀉,寶寶常伴隨脹氣、食慾不佳等癥狀。
此外,還有一些非「病」的腹瀉現象,通常是因餵食不當所致,如:
哺乳父母的飲食有所改變,如吃了過於油膩、涼的食物;
一次進食量過多或哺喂太過頻繁,加重了寶寶胃腸道的負擔;
過早添加輔食、短時間內添加的食品種類過多,或突然斷奶;
餵養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致使寶寶的消化功能降低;
寶寶進食了過多油膩帶渣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
氣候突變,環境溫度過低或過高時。
誤區3:拉肚子是小毛病,不需要就醫
正解:寶寶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造成急性脫水,可能導致低血鈉、低血鉀及酸鹼代謝不平衡等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休克,父母們切不可大意。當發現寶寶持續性腹瀉,已經出現脫水的情形,合併食欲不振、發燒,整體的精神與活力變差時,父母應馬上帶寶寶就診。
判斷寶寶是否有脫水的現象,可從以下幾點著手觀察:小便次數與尿量減少、口唇發乾、眼窩凹陷、面色發灰、乾哭而無淚、皮膚干而無彈性、前囟門下陷、短期內「消瘦」等。
除了擔心脫水可能引起的嚴重狀況之外,若腹瀉合併嘔吐、發燒及其他癥狀,還需要醫生進一步評估可能潛在的其他問題。
誤區4:寶寶腹瀉要禁食
正解:寶寶腹瀉時,有些父母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讓寶寶禁食,其實這無異於雪上加霜。因為腹瀉已使寶寶丟失了大量水分和營養素,若再禁食禁水,容易導致「飢餓性腹瀉」,從而發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甚至還可能出現營養不良。所以,腹瀉寶寶應繼續飲食,保證營養,以滿足身體發育所需,幫助腹瀉儘快康復。
6個月以下的寶寶:若是以母乳為主食,腹瀉時建議持續哺喂,父母注意不要吃得太過油膩,可以稍微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盡量讓寶寶吃前1/2或2/3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主要含蛋白質之類的物質,後半部分則主要含脂肪之類的物質,不易消化。若是以配方奶為主食,腹瀉時則建議把配方奶適當稀釋或減少,如原本180cc的溫開水應沖泡6匙的奶粉,現在改以180cc的溫開水沖泡3匙的奶粉。這樣持續哺喂2天後,若寶寶的腹瀉情形仍未得到改善,就需要諮詢兒科醫生後改用無乳糖的腹瀉奶粉,並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6個月大以上的寶寶:大多已開始食用非乳類的副食品,飲食較多樣化。除了飲用母乳或稀釋配方奶以外,其餘食品攝入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並視情況停喂部分輔食。青綠色香蕉、蘋果、米湯、稀飯、胡蘿蔔湯、白土司和蘇打餅乾等比較適合腹瀉寶寶食用,但是湯中不宜加糖,因為會加重腹瀉。
誤區5:寶寶腹瀉要馬上吃止瀉藥
正解:從某種意義上說,腹瀉類似於發燒,是機體為了抵禦感染而產生的一種免疫保護性反應。當細菌、病毒進入人體的消化道時,機體可通過腹瀉的方式將之排出去,而止瀉藥可增加腸張力,抑制腸蠕動,使腸內容物延遲排泄。所以,如果父母過早地給寶寶服用止瀉藥,進入腸道內的病毒及細菌等病原體就無法順利排出,殘留在體內,令寶寶的病情反而加重,同時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併發症,像是肚子脹氣或是腸穿孔等。
誤區6:寶寶腹瀉是腸道發炎了,要吃消炎藥
正解:前面已介紹過,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感染了細菌,也可能是感染了病毒,還可能是因為食物過敏、小肚子受涼等非感染性因素所導致。抗生素只對細菌性腹瀉有用,對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瀉都沒有效果,只會適得其反,因為濫用抗生素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腸功能紊亂。所以,病毒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必要時可以給寶寶服用一些吸附劑,如思密達、比奇、蒙脫石散劑等,可以幫助修復損傷的腸黏膜;同時再配合服用一些腸道菌群調節劑,如父母愛、培菲康、整腸生等,對外來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提高腸道的抗病能力。
細菌性腹瀉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應堅持一個療程(5-7天),父母不要見寶寶用藥一兩天後腹瀉仍未好轉,就急著換藥;或是一見寶寶的腹瀉癥狀有所好轉,就馬上停葯,這樣對寶寶的病情不利,容易造成腹瀉的複發,嚴重的甚至轉為慢性腹瀉。
誤區7:秋季腹瀉沒有傳染性,無法預防
正解:一半以上的寶寶腹瀉都屬於感染性腹瀉,具有高傳染性,有的甚至在病情恢復以後短時間裡還具有傳染性,所以父母在護理腹瀉寶寶時一定要注意衛生。尿布上若沾有糞便,換下來後要丟棄到合適的地方,避免污染水源;腹瀉寶寶的食具、水杯、水瓶等要經常消毒;衣服要勤洗勤曬;護理寶寶後的雙手應反覆清洗後再做其他事情。
目前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瀉尚無特殊的治療藥物,提前接種輪狀病毒活疫苗是預防的唯一有效手段,一年接種一次,保護率可達75%至80%。此外,在飲水、食物及生活習慣上都要認真把好衛生關,比如熱水要持續沸騰5-10分鐘才能飲用,父母做料理時生食與熟食的砧板要分開,避免讓寶寶食用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肉類、家禽或蛋類產品等。
誤區8:寶寶腹瀉好了,要馬上補一補
正解:寶寶好不容易不拉了,父母看寶寶的小臉整個瘦了一圈,心疼不已,趕緊給寶寶吃各種肉食、雞蛋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希望寶寶能儘快復原。其實這麼做是不科學的,因為寶寶腹瀉剛好,腸道菌群平衡尚未恢復,受損的腸黏膜也未完全修復,高脂肪的食物會加重寶寶胃腸的負擔,使腹瀉反覆,遷延不愈。所以,腹瀉剛好的寶寶,仍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少食多餐,逐漸恢復平日飲食;避免吃刺激性食物、易發酵產氣的食物及飲料、甜食等;同時蔬菜水果也要少吃,因為蔬果中的纖維素會加強腸胃蠕動。
END
萌寶派用心愛
※王者榮耀:KPL秋季賽阿泰不上場,AG超玩會少了一個對手?
※小米秋季發布會,三款新品震撼上市!
※秋季夾克配印花裙,讓你把溫柔甜美與俏皮酷帥融為一體
※秋季乾燥痔瘡高發,10塊錢的中藥解決問題
※秋季備孕要避開這2點,做到這4點好孕馬上來
TAG: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