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美齡打賞、徐悲鴻點贊,她是為了畫畫寧可撿垃圾度日的民國傳奇

宋美齡打賞、徐悲鴻點贊,她是為了畫畫寧可撿垃圾度日的民國傳奇

她是享譽畫壇的西方現代派畫家,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內外紅極一時,藝術水準與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齊平。

浮世

她又是民國美術的失蹤者,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各種運動中,她無一倖免,在畫壇銷聲匿跡30年。

夢河

徐悲鴻兩次為她畫像,親自為她選編畫稿,為她的畫集做序並親筆題字,取遠離祖國浪跡萍蹤之意,將畫冊命名為《青萍畫集》,她也因此改名,有了現在的名字——李青萍

李青萍

今天在美術館和一些私人畫廊,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是李青萍的晚年作品,它們以抽象畫居多,充斥著鮮艷的顏色和流暢奔放的線條,彷彿那些色彩是活著的,正在流動的,那撲面而來的飽滿的表現力,即使不懂畫的人,也會有些許觸動。

無題

90多年的人生中,李青萍有許多身份,教師、畫家、階下囚、反革命分子、拾荒者…要了解這些畫,就不得不說李青萍那大起大落的一生。

學生時代 受徐悲鴻驚讚

她原名趙毓貞,16歲時被川軍連長逼婚,為了自由而逃離家鄉,改名李媛。李媛先後在武昌、上海學畫在知名畫家劉海粟主辦的上海新華藝專,她系統地學習了西方技法,和歐洲印象派繪畫藝術

但李媛並不完全照搬印象派的一套,已經有了自己的初步風格。

當時徐悲鴻任新華藝專兼職講師,他這樣評價李媛:「她的色彩感很好,也很有靈氣,透視和線條基礎也不差。作品融入了國畫的寫意、江南民間美術、楚藝術的影響,這都是難能可貴的…」

1935年新華藝專的畢業作品展上,李媛的作品用色新奇、技法獨特,贏得徐悲鴻盛讚:「好一個新派女畫家!

遠赴南洋 開創先鋒畫法

初出茅廬就受到名家賞識,對美術生極其難得,一鳴驚人、平步青雲的未來彷彿就在眼前。此時的李媛倒並未想著出人頭地她在上海當了兩年中學老師,又被聘為馬來西亞坤城女子中學老師,南洋的一方熱土,給了她更多的創作靈感。

吉隆坡港

這裡有熾熱的陽光和綠色雨林,紅綠相間的衝突與對比,成為李媛獨特的色彩符號。

婚禮

馬來亞的傳統民間工藝巴迪蠟染,也激發了李媛藝術的靈感。影響最深的是印度籍畫家沙都那薩的潑彩畫:把畫紙鋪在地上,約20多平米,把多種顏料倒入椰殼內,連同椰汁攪拌均勻,然後將顏料往紙上一次次潑去,如此再三,再用筆在紙上勾補一番。

靜思

李媛不斷吸收著這些異域文化,融會貫通,風格逐漸成熟,用心創作出大量作品,迎來了自己的創作高峰期。

黃金時代 海內外都為她痴狂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媛和當地華僑一起組織抗日籌賑募捐,1940年徐悲鴻來到馬拉西亞舉辦義展,再次與李媛相遇。

看到李媛旅居南洋期間的作品,徐悲鴻鼓勵李媛出版畫集,並親自為其選編畫稿、作序,為她的畫集取名《青萍畫集》,即遠離祖國浪跡萍蹤之意,李媛也因此改名為李青萍。

1942年李青萍回國,接下來的幾年是她的黃金時代,李青萍在國內各地舉辦個人畫展,走遍武漢、南京、重慶、上海、北京等地,畫展所得均捐給抗戰犧牲的烈士家屬和受災民眾。

她交際廣泛,蔣介石夫人宋美齡、上海市市長吳國楨等,都曾是她畫展的贊助人。

瓶花

人們不吝惜各種讚美,劉海粟參觀李青萍畫展時聲稱:「今日之西畫引進中國,只有你與我為先驅。

齊白石觀後稱讚:「李青萍小姐畫無女兒氣」。

富士山

她的畫作還走出國門,在日本東京、橫濱、大阪等地舉辦畫展,被日本文藝界譽為「中國畫壇一嬌娜」。

李青萍在海內外紅極一時,是當時中國畫壇炙手可熱的寵兒。

失蹤歲月 她在垃圾上作畫

然而正是在創作的黃金期,李青萍卻遭到政治上的打壓。

1946年,李青萍由於「漢奸嫌疑」入獄,被關了9個月零3天,最後「查無實據,宣告無罪」,她的800多幅畫卻被洗掠一空,青年時期李青萍的作品幾乎沒有留存

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是李青萍在畫壇「失蹤」的30年,因曾經廣闊的人脈交際而視為「反革命分子」,從此「被拘捕、公開管制、判處有期徒刑、勞動教養等」。

那雙本該用來畫畫的手,去賣棒冰、糊紙盒、拾破爛。即使如此,李青萍依然沒有放棄創作。她想畫畫只能在半夜三更,沒有畫材,只能從垃圾堆中撿來寫大字報用的廢棄廣告顏料,畫在舊泡沫板,包裝盒,瓦楞紙上。

李青萍的速寫本

李青萍回憶當時的日子:「撿破爛為了能活下去,活下去是為了能畫畫。」

這部分練手筆的手稿因經常遭批鬥、抄家,也都沒能保留下來。

燃燒的晚年 畫!畫!畫!

她的前半生曾經輝煌展翅又迅速淪落,沉寂30年,終於獲得了「平反」。此時已經七十多歲的李青萍,沒有默默無聞地安度晚年,再次拿起畫筆去追求自由的創作。

她彷彿要把憋了三十多年的狂熱,一股腦兒傾瀉在畫板上。

致遠圖

她的畫用色大膽、果斷,畫面顯得和諧,還故意將一般畫家所「忌諱」的翻色效果,反其道而用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黃昏

由於經濟上仍十分貧窮,李青萍不能畫大畫,現在看到的許多李青萍80年代的作品,有很多紙背後是香煙盒子。

有一次李青萍犯高血壓卧床,凌晨四點,她突然覺得自己好些了,便叫養女李美璧幫她把桌子抬過來,她要畫畫。

她就是一個畫痴。」李美璧說。

如今我們已難以再見李青萍青年時期的作品,所幸晚年的她又進行了20多年創作,將自己一生對藝術的理解全部揮灑於圖畫,留下畫作一千多幅。

它們是合奏的色彩,流動的思想,讓我們能一窺她那飽經風霜苦楚,依然堅忍不拔、自由大膽的藝術殿堂。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萃 的精彩文章:

TAG:藝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