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業主任變為普通高工,他們卻說:只要還能為戰機保駕護航
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6名高級工程師、空軍保留技術骨幹,在編製體制調整中被從機關分流到機務大隊,從專業主任變為普通高工,他們毫不懈怠,發揮自身專業技術優勢研究解決戰機維護保障難題——
「只要還能為戰機保駕護航」
初秋清晨,朝陽剛從峭拔的賀蘭山背後探出頭來,架架鈦銀色戰機已呼嘯著滑過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機場跑道,威風凜凜刺向廣袤碧空……
凝視戰機遠航,機務官兵們又手拿工具,專註檢查下一批升空的戰鷹。在忙碌的人流中,有幾位同樣身著藍色機務工作服的大校軍官引起記者注意。
高工們在認真核實飛機卡片資料數據。席博博 攝
高工馬西偉在給年輕機務官兵傳授經驗。席博博 攝
「他們都是原師裝備部的專業主任,改革調整中分流到機務大隊當高工!」該旅機務大隊政委周鴻語調里充滿敬重,「都是航空機務維修專家、空軍保留技術骨幹,是我們寶貴的技術資源。」
又一批戰機即將升空,只見高工馬西偉表情嚴肅地穿梭在機群中,實時關注監控著戰機準備情況。停機坪上,高工李正文、尹書章也都在根據自己的專業分工緊張忙碌著,不時向官兵提出放飛維修建議。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44歲的馬西偉是原師裝備部副部長,自2003年任機務中隊長時改裝新型戰機,伴著部隊戰鬥力的提升成長為師裝備部副部長。今年4月編製體制調整分流到基層時,他已任副部長9年。而同樣年逾不惑的李正文、尹書章,都是部隊改裝新型戰機以來師機關裝備部門分管電子對抗、修理的專業主任。
「組織上把我們調整到一線維修崗位是對我們的信任。職務只是稱呼,只要還能戰鬥在熱愛的崗位上,只要還能為戰機保駕護航。」談及分流調整,馬西偉這名1993年入伍的老機務兵凝望戰機深情感慨,表達了高工們的共同心聲。
高工師彬認真檢查核實工具數量。席博博 攝
高工們一起研究疑難故障。席博博 攝
旅領導告訴記者,高工們分流前,旅常委找他們逐一談心,交任務、搭檯子。機務大隊借鑒兄弟部隊規範性措施,結合大隊實際修訂完善工作職責,發揮高工技術優勢,根據專業分工,展開日常飛行輪流跟班、飛行安全監察、戰機故障研究和科研革新。
平日,高工們時常集中研究交流戰機高難度維修課題,針對訓練難點和維修弱項提出意見建議。遇到戰機疑難故障,立即和官兵會診解決。崗位比武競賽中,站上講台給官兵授課釋疑。
「有什麼任務儘管交給我們。」為打消機務大隊領導的顧慮,高工們主動要求。他們還時時相互提醒監督,「咱們都是一步步從基層幹起來的老機務、老黨員,必須盡心儘力為戰鬥力提升出力,為年輕人做出好樣子。」
今年5月,部隊發生了一起飛行事故征侯。馬西偉將自己用10年時間收集的全空軍同型機同類故障進行梳理分析,找出規律,提出相關維修建議,為官兵有針對性地維護戰機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
高工尹書章為官兵講解飛機發動機。席博博 攝
高工秦玉勛在一線排除故障。陳慶順 攝
記者採訪時,高工秦玉勛正在高原執行任務。機務大隊政委周鴻告訴記者,作為原師裝備部的火控主任,近年來每項實戰化演訓任務都有他的身影。針對三代機航炮實彈科目,他反覆計算完善相關參數,形成了一整套資料數據。去年秋天,部隊兩名飛行員開創了空軍三代機首次擊落高慢小目標的歷史,他的超前計算研究起到決定性作用。這次高原實彈訓練展開,他又受命奔赴一線。
烈日當空,戰機轟鳴。望著與年輕機務官兵一道放飛的戰機振翅雲天,高工們臉上淌著汗水,卻泛著無限自豪和滿足。
「戰機是複雜精密的機械體,飛行是個系統工程。一顆螺釘擰不到位,都可能引發嚴重後果。」聆聽著外場一批批戰鷹飛向遠方,機務大隊質量控制室內,高工闞龍斌、師斌的臉上看不到輕鬆,「戰機是不是健康?需要進行哪些檢查?哪架戰機、哪個機件到了壽命需要檢修更換?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師斌今年4月分流到機務大隊,等於回到了1998年自地方大學特招入伍後曾戰鬥了9年、離開了6年的崗位,「每個數據都事關飛行安全,崗位變了責任更重了,不儘力干不行啊!」
高工秦玉勛給官兵講解裝備知識。陳慶順 攝
高工秦玉勛與飛行員交流火箭地靶最佳攻擊條件。陳慶順 攝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嫌苦怕苦勿入斯門」,採訪中,記者在外場指揮中心看到一幅對聯,橫批為:「我是機務。」這不正是6位高工淡泊進取的真實寫照嗎?
「極端認真,極端負責。為戰友生命負責,為國家財產負責,為戰鬥勝利負責。」在機場參加飛行的該旅政委張紅平由衷感慨,「空軍航空機務職業精神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液,成為在強軍興軍之路上衝鋒的責任標高。」
高工尹書章驗收飛機質量一絲不苟。席博博 攝
關注微信訂閱號了解更多:中國空軍網
點擊展開全文
※你們跟成熟飛行員只差一個專業教員的距離
※不看不知道,新員飛行改裝課目訓練前要做好這麼多準備!
※第一個政治建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什麼,你知道嗎?
TAG:中國空軍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