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撐幾天,印度剛又認慫了!為一事竟低頭求中國

沒撐幾天,印度剛又認慫了!為一事竟低頭求中國

不久前洞朗對峙中,印度態度強硬,忙著調兵遣將,擺出一副不惜與中國開戰架勢。而此時,關於「印度軍事人員撤離」宣言聲音剛落,印度態度竟突然出現大轉彎。據《印度教徒報》9月9日報道,印度上一財年對中國貿易逆差達到510億美元,為緩解這一逆差,印度商務部長普拉布在馬尼拉舉行的東盟經濟部長會議期間與中國商務部長鐘山舉行會談,呼籲更多中國公司到印度投資並承諾會提供「包括經濟特區在內各類促進措施」。報道還特別指出,此次會談舉辦時間節點是在兩國官方就「在洞朗對峙邊境人員迅速脫離接觸」發布官方聲明之後。

印度此番最新表態與之前咄咄逼人態度判若兩人,要知道對峙期間印度上下頗有「萬眾一心,與中國決一死戰」架勢,如今狼狽撤軍後又來懇請中國加大投資,這一巨大轉變令許多預測印度將要採取對華強硬政策的專家學者大跌眼鏡,如果說印度除「開掛」神技外還有什麼值得稱道,臉皮厚度絕對在列。因為就在印度商務部長低頭認慫之前,印度陸軍參謀長還叫囂著要做好與中國和巴基斯坦同時打「兩線戰爭」的準備。這還沒撐幾天,印度就又認慫了,著實出人意料。當然,這一巨大轉變背後既有著印度經濟發展實際需求也含有印度特殊目的。

感覺自己腎需要補,對自己長度和時間都不滿意,唯呺EEBB跟上360,「滾」 床單【挺】久、長到20cm

還【挺】久

印度並不缺乏投資,可為何對中國投資如此熱衷,自損形象也要引進中國投資?這與當前印度國內所面臨形勢有很大關係。單就投資而言印度並不缺乏,作為世界重要經濟體之一,每年印度可吸引到大量投資,其中來自中國投資只佔不足1%,理論上對中印度經濟影響並不大。然而,印度每年所引進投資中,投機「熱錢」佔據大部分,他們主要關注印度金融和互聯網投機產業,不會長久滯留於印度。而中國投資大都進入實體產業,對印度製造業發展大有裨益,這反過來也有利於印度提升產品質量,增加對外出口。

除經濟動因外,政治考量也佔有很大比重。雖然洞朗對峙失敗並不會使印度並放棄與中國全面競爭國策,甚至不惜引進外來勢力抗衡中國影響力,但中印是鄰國這一事實無法改變,如果將關係完全僵化會大大壓縮印度外交斡旋空間,畢竟「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非常不明智,在「對抗」與「合作」中保留餘地,不會完全陷入其中一方,這才是印度所追求最佳戰略境界。投資是經濟的一部分,彈性比較大,受政治影響小,但又可以起到維持兩國聯繫作用。

這方面中日關係就是典型例子。前些年中日政治關係不佳,經常陷入「外交對峙」、「外交破冰」、「外交暖冰」、「外交再對峙」這一怪圈,然而經濟關係卻非常熱絡,兩國社會皆稱之為「政冷經熱」並在一定程度上對此產生默契,日本經濟人員秉持「在商言商」原則,閉口不談政治,而中國方面對此不加為難。印度一方面試圖拉攏中國投資,擺出「服軟」態度;另一方面又不放棄尋找機會與中國「再戰一波」,明顯有「效仿」當年日本與中國關係模式。

然而這充分顯示印度外交「慢半拍」思維模式,雖然他們各類舉動似乎經常與某些所謂「先進國際關係理論」不謀而合,成為經典實踐案例,但正因此印度外交經常錯判形勢,固執遵循某一種「模式」而忽視外部環境是否存在運行這種模式的可能。且不說印度綜合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能否與當年日本相比,印度是否對中國投資有足夠吸引力也是一個未知數。

即使已經歷過漫長歲月,但印度對華政策卻始終彰顯著不成熟和猶豫。既使圖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紅利搭上「一帶一路」建設快車,又想壓制中國影響力,做所謂「亞洲霸主」。這種矛盾心態通過此次軍事對峙前後一系列事件暴露無遺。

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一國之根本。區域霸權思維是冷戰負面遺留物,國家間唯有平等相待才有產生互信,經濟合作才能有效深化。印度若真心想發展本國經濟,享受中國發展紅利,首先要擺正心態,拋棄作「區域霸主」的舊思維,拿出真正合作誠意而不是臨時「服軟」態度,這才有可能促進兩國產生互信及經濟合作深入發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圈內的大神 的精彩文章:

德軍飛行員冒死放過美軍戰機,45年後,終於真相大白
百架F35高調圍牆中國,結果悲劇了,致命罩門被我電偵船全部截獲
這個國家將會在50年內消亡,科學家:已經無法挽回!

TAG:圈內的大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