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鬼節說「鬼」,你敢點進來看嗎?

鬼節說「鬼」,你敢點進來看嗎?

品味人文科學的饕餮盛宴

七月十五鬼門開,

孤魂野靈陽間來。

夜深人靜獨行去,

生人切莫久徘徊。

咋樣?讀完這首打油詩,是不是後背直冒涼氣?每年一到七月十五,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鬼事件,就會感覺到好怕怕。

GIF/1K

那問題就來了,你知道鬼是誰嗎?你見過真的鬼長什麼樣嗎?(其實……科學君也沒見過)你知道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嗎?為了找出事情的真相,酷愛學習的科學君在書海里撲騰了半天,發現關於鬼有這兩種說法。

鬼的來歷

GIF/1K

一種說法:鬼,原名叫甲,癸所生,故名鬼。甲骨文中,鬼字就是甲身背弓箭,單膝跪地的樣子。(細看,還真的挺像的)傳說甲以前是天上的魁星,後來因得罪天帝,被處死,甲就此淪落為「鬼」。鬼雖然才高八斗,但長得賊磕磣,毫無陽氣,成天在地府勾搭死人。

另一種說法:我國第一部辭書《說文》中解釋的「鬼,人所歸為鬼」。說到這,聰明的科學君就不得不懷疑了,按照這個說法,鬼不就是長得和人一模一樣了嗎?這有啥好怕的啊???

鬼節的來歷

傳說農曆七月十五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陰間所有的鬼魂都會被放回到人間(聽起來好嚇人呀)。所以人們要燒紙錢,擺放祭品來驅鬼避禍,因此這一天被稱為鬼節。

其實,這只是各地的風俗習慣。七月屬於小秋,有些莊稼已經成熟,在民間按例就會在每年七月的中旬舉行祭祖儀式,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並祈求明年有更好的收成。

不過,有人在祭拜的過程中,常常能看見莫名的藍色或綠色火焰在墳墓旁,飄來飄去,忽隱忽現,有時還會追著人跑,看起來相當的瘮人,所以這讓大家更相信了鬼的存在。(這種火焰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據相關資料記載,在東漢年間,一個叫王充的小夥子,竟然在那個時代提出了一個「無鬼論」,逮誰跟誰說,沒一個人相信他。這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吧,要放在現代,說不定能研究點什麼出來呢。

科學與鬼魂

不過話又說回來,經過科學君這麼多年的潛心研究,發現像王充這樣的「精神病」還真是不少啊!

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經過一系列的論證,給了人們一個說法。他說,靈魂生存於神經細胞中,他堅信沒有了生命,就沒有了靈魂。因此人在死後,身體細胞隨之死亡靈魂也就不存在了。

媽呀!好端端的鬼就這樣讓這哥們一下給整沒了,這有點太突然了吧!不行,事有蹊蹺,科學君決定找出事情的真相。在翻閱資料時,又發現這樣一個理論:幻覺誘發。

倫敦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說,人們普遍都有幻覺,但大多數人都意識不到這一點,因此有時候會把這些幻覺理解為鬼魂。再加上情感因素激發出某些信仰,大部分人都不想面對死亡的命運。儘管我們覺得鬼魂很可怕,但從更大範圍來說,他們的存在為靈魂的存在提供了證據。(What?查了半天靈魂的存在用鬼來證明,鬼還不知道存不存在呢?)

於是,科學君又找到了英國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心理學家懷斯曼教授。他領導的研究小組調查發現,如果人們經常處於幽閉潮濕陰暗的地方,加上空氣不流通,就會導致人類大腦缺氧,出現幻覺,這些人便以為見到了鬼,說白了鬼就是大腦缺氧造成的錯覺唄。

這時,有的看官就會問了,既然鬼魂是錯覺,那前文中的「火焰」怎麼解釋呢?就讓博學多才的科學君給各位看官分享一點小知識吧。

人體內部,除絕大部分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外,還含有其他一些元素,如磷、硫、鐵等,人體的骨骼里含有較多的磷化鈣。人死了,軀體里埋在地下腐爛,發生著各種化學反應。

磷由磷酸根狀態轉化為磷化氫(磷化氫是一種氣體物質,燃點很低,在常溫下與空氣接觸便會燃燒起來)。磷化氫產生之後沿著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氣中燃燒,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鬼火」。因為人走路時,流速大壓強小的原因,就會帶動「鬼火」在後面移動。

同時,大多數研究都認為世界上真的沒有鬼,鬼只是一些人的幻想而已。因此,無論是在鬼節,還是平時生活,都不會有鬼出現的。而鬼節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祭奠先人的日子,就如同我們清明掃墓,重陽登高一樣,鬼節祭祀同樣是我們的風俗習慣。所以說,鬼節只是一個節日,並無其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科學 的精彩文章:

TAG:非常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