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如何才能不焦慮?教你8招

如何才能不焦慮?教你8招

GIF/521K

當你改變看待事情的方式,你所看待的事情本身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最近讀了一本書《如何才能不焦慮》。

它的作者是克里斯多夫·科特曼、哈洛·辛尼斯基、勞里·安·奧康納,譯者為李春華。

我們的生活之中處處充滿了焦慮。

適當的焦慮可以迅速鎖定我們的注意力,督促我們抓緊做好手中的事情。

但有時我們不免會出現過度焦慮的情況,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讓我們變得浮躁、疲憊、被壓力充斥得喘不過氣來。

基本物質層面的壓力、比較的壓力、人際的壓力、情感的壓力、健康的壓力、成長的壓力。

一、壓力無所不在,焦慮無處遁形

也有很多緩解焦慮的方法,我們可能嘗試了一種又一種,但是依然處在焦慮中。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知道自己焦慮著,只想著把焦慮趕出我們的生活,只有方法論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還需要了解焦慮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的焦慮具體來自哪些層面。

我們要從認知角度重新審視我們的焦慮,了解焦慮的類型。

結合書本和實際,本文提供了八大有效化解焦慮的方法。

二、對於焦慮的認知

焦慮根源於我們對關切的事物感知到威脅。

這說明焦慮有兩個關鍵構成要素,一為關切,一為威脅

沒有關切就沒有焦慮,我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我們對於關切對象格外在乎和重視。

威脅在於我們意識到了自己可能將要承擔風險,而這種風險我們難以接受,而且還無力改變。

這使我們陷入困頓的境地,引發我們產生恐懼感。

一個人或一件事情對你來說是重要的(關切)

同時你知覺到了一種迫在眉睫的危險(威脅),你的焦慮就來了。

簡而言之,關切+威脅=焦慮

這一公式,徹底結構了導致焦慮的思維模式,人們可以從兩方面對焦慮進行干預:

要麼減少關切度,「不就是一個工作嗎?面不上的話還有其他機會。」

要麼改變對威脅的認識,做好最壞的打算,想好怎樣應對。

再一個我們必須清楚的事實是:

我們的神經系統區分不出事實與想像

我們所有的思慮妄念都會讓身體對「威脅」深信不疑。

也就是說,我們的神經系統並不響應於我們的真實處境,而是響應於我們感知到的處境。

讓我們焦慮不堪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認識。

這也決定了我們認知不足的話,更容易在焦慮面前失控。

韋恩·戴爾說過:當你改變看待事情的方式,你所看待的事情本身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三、焦慮的來源

對資源不足的恐懼

書中重點說的是金錢資源,一定的物質基礎意味著選擇自由。

對於一些人又等同於成功和自我價值感;而對大多數人,代表著安全感和安寧感。

而金錢不足,會讓人選擇受限,心生挫敗感,更會為基本的生活保障擔驚受怕。

而資源並不局限在物質上,還有時間資源、精力資源、學習資源等。

時間不夠用,精力總是達不到,想學得更多但消化不了,這都會觸發我們的焦慮。

對未知的恐懼

人本身是脆弱的,天性中就渴望安穩。

而未知意味著不確定性,自己的生活現狀可能隨時面臨被打破的風險。

未知的事物雖然會包括一些機遇、積極向上的東西。

但通常我們對此視而不見,轉而將注意力聚焦於有可能帶來破壞、壓力和威脅的東西上。

這與人類進化息息相關,正因為對危險的強烈感知,我們才想方設法躲開或化解困境,一代代傳承下來。

對拒絕或否定的恐懼

我們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這意味著我們的價值感得到了肯定。

而被拒絕和否定會讓我們內心很難過,自尊感受挫。

一次重要的面試,我們害怕被刷掉;

一次重大的簽約,我們害怕被拒絕;

一個盛大的演講,我們害怕不被待見。

拒絕和否定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要承擔的後果。

而這種後果往往又會被我們無限放大,加劇我們的恐懼感。

四、應對焦慮的八大有效方法

學會接受和放下

一些事情我們是不能改變的,比如過去的經歷,人生的歷程,我們要學會接受和放下。

有的人一直背著沉重的過往,活在怨恨、痛苦、自責中。

生活中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景大受刺激,充滿恐懼和焦慮;

也有的人總是憂慮年華易老,悲嘆青春不在;

過一天,就覺得衰老了一天,萎靡不振,很是頹廢,又因此而惶恐。

選擇接受和放下,就給自己清空了內存,把積極的想法和快樂的人生態度填充進去。

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你是當下自己生活的掌控者。

保持學習

經常學習,不斷接受新鮮的事物,可以保持思維的敏捷性和開放性。

看待問題的視野越來越開闊,有助於積極向上心態的養成。

而且思維的突破和認知的提升都是在學習中完成的。

即便遇到棘手的問題,你也能從多個角度入手,依靠自己強大的判斷力快速做出恰當的決策。

最重要的是,在學習中,你會不斷提升自己的竟爭力;

找到自己的獨特價值,由內而外散發出強大的自信心。

當學習成為你的習慣,自信也便成為你的內在能量。

這種能量會從根本上擊垮你的焦慮感,越自信的人,對於焦慮的掌控感越強。

加強鍛煉

梅奧醫學中心發現,鍛煉可以釋放「讓人感覺良好的大腦化學物質」;

包括神經遞質和內啡肽,從而降低焦慮水平。

鍛煉有數不清的好處,包括但不限於達成目標、完成挑戰、減肥塑形、輕鬆愉快。

你可以去散步、慢跑、打球、爬山、瑜伽、跳舞。

在運動中也可以釋放我們體內堆積的毒素,讓你比同齡人看起來更年輕,更有活力。

在鍛煉中,感受大汗淋漓的暢快,接受精疲力竭的挑戰,體味拉伸舒展的樂趣。

堅持久了,你會深深愛上運動中的自己。

冥想

學會深度呼吸,也叫腹式呼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像面前一朵花,緩緩嗅花香。

感受腹部微微隆起,與平時的淺呼吸腹部收縮明顯不同。

以自己舒服地姿勢坐著或躺著,觀察腦海中出現的一個個念頭。

不管什麼樣的念頭都予以接納,審視它從升起到高漲再到消失的過程。

其間,你可以播放舒緩柔和的音樂,幫助自己放鬆下來,跟著節奏和韻律進行冥想。

有研究表明,每天進行十五分鐘左右的冥想練習,就能夠有效緩解焦慮,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轉移注意力

有時我們很難控制自己胡思亂想,弄得自己坐立不安。

這時不妨停下來,專心去做一件事情,轉移我們的注意力。

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也可以觀看一部自己很喜歡的電影,或者去一個想去但一直沒去的地方旅遊。

當你因演講焦慮的時候,專註於演講本身,觀眾的反應對你來說便不重要了;

當你因考試緊張的時候,專註於準備好考試、做好手中的題目,分數之類的結果便不重要了。

從收集自我威脅性的信息,轉移到非威脅性的事物上。

我們的感覺會瞬間得到改變,焦慮也會褪去。

積極面對並迅速執行

如果事情尚未完成、未被消化。

而我們任由它們不完整,那就相當於賦予了它們回來打擾我們的力量。

堆積很多待辦事項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

逃避讓我們恐懼的事情,只會加重我們的心理負擔,讓我們負重累累。

這時,我們需要積極面對,不逃避才能換來真正的解脫。

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將計劃再分解為一個個可以執行的行動,不猶豫,迅速去落實。

在行動的過程中,你的焦慮情緒會被驅逐,轉而被一點點成就感所取代。

你做得事情越多,你對自己的能力越有把握。

可視化想像

我們的神經系統分不清現實和想像中的威脅。

由此,我們可以運用可視化想像對神經系統進行正向的干預。

在腦海中想像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情;

有著怎樣的生活,以什麼樣的心情度過一天又一天。

這種想像越具體,對於我們的刺激就越大,從而驅使我們不斷向自己想要的樣子邁進。

當你被焦慮所困時,想像自己不焦慮的話會做什麼。

描繪出一個畫面,按照自己的理想畫面去生活,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放鬆起來。

感恩的心態

過度追求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會讓人迷失自我,也會忽視了自己本來擁有的快樂。

不做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也不要等到美好漸行漸遠才後悔沒有去珍惜。

心懷感恩,就是發現並珍惜自己身邊點滴的幸福。

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和快樂,為自己營造源源不斷的幸福感。

感謝親朋好友的陪伴,感謝那些支持和鼓舞我們的人;

感謝自己尚且年輕,感謝自己的一路拼搏。

擁有感恩心態,會減少產生壓力的多巴胺,增加血清素的分泌。

血清素會帶給我們細小的柔和的快樂。

從本質上講,焦慮源於我們對於事物消極層面的想像,是想像中的威脅。

當你被焦慮嚴重困擾時,請提醒自己:焦慮是一種選擇,你完全有權選擇不焦慮。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屬貓(woshimiaoji),爸媽內參(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暢淋漓地活》

GIF/142K

什麼樣的人才能算是靈魂伴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你所謂的自律,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精神層次越高的人越謙遜
生孩子是婚姻的照妖鏡
你的省錢思維,正在毀掉你
你這麼優秀,千萬別輸在不會穿衣服上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