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BBC紀錄片:揭露吃不胖的真相!

BBC紀錄片:揭露吃不胖的真相!

一. 40年前的監獄實驗

40年前,一組美國科學家找到了10名牢犯,希望他們配合參加一項特別的試驗:每個犯人都要儘可能地多吃研究人員提供的高熱量的美食,以便觀察他們體內的激素變化。科學家認為這些人在經過一通胡吃海塞之後是肯定會變胖的。作為回報,他們會被提前釋放。

實驗在很長時間裡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在整個一年過程中,犯人要盡量多吃,使自己的體重增加25%。隨著試驗的進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不管怎麼吃,其中有兩位至多增加了21%,另有一個達人怎麼也突破不了18%。研究結論顯示,似乎對於一些人而言,無論怎麼吃也不可能變胖。

二.重複「過度飲食實驗」,揭露「吃不胖」的真相

這個世界上有關肥胖的研究主體99%都是胖子。但瑞典科學家決定研究瘦子。他們找到10位瘦子志願者,要求他們每天攝入5000大卡(正常量的2倍),並且不能做任何運動(每天最多走5000步),實驗持續4周時間。

今天我們要解開這個疑問,「為什麼有些瘦子吃不胖?」

> 金髮女士說:「我從來都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從來都很苗條,我的朋友都非常羨慕我」

>亞裔小伙說「我通常吃得很多,但我的體重保持不變,所以我參加這個實驗會很有趣」

>香腸、漢堡、巧克力零食、奶油賽滿嘴……

一周時間裡,他們要吃掉總熱量35000卡的食物,平均每天5000卡。然後每周觀測他們的體重增長情況,如果他們真的吃不胖,那麼他們的體重應該不會增長很多!

該實驗的體重增長上限是15%,任何人增重到15%就必須離開。他們的平均體重63公斤,15%就是增長10公斤(脂肪)。對女士來說,意味著衣服要增大2碼。

三.僅僅一周時間,每個人都長胖了

僅僅過了一周的時間,大部分人體重都增長了。他們體內長出了新的脂肪細胞,但是對每個人程度不同。

其實過度飲食對他們來說不是一件美好的事,「一大早就要吃一大塊花生奶油巧克力」,對於他們來說,吃下比普通熱量多一倍的食物超級困難!

>金髮小哥吃的巧克力蛋糕,熱量高達1000大卡

為了能夠輕鬆一點完成任務,志願者發現,食用巧克力是增加熱卡攝入量的絕好方式,原因是由於巧克力的熱卡密度大,在有飽感之前總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吃下一塊兒,所以說巧克力其實是很危險的。 (一塊接著一塊!)

四.自我剋制是保持身材的秘訣嗎?

鏡頭轉換到一位心理學家,她正在研究人的進食行為。她來到一家幼兒園進行了一場實驗。午餐後每個孩子都說自己很飽了,然後給他們一盤零食,他們可以隨意吃,或者繼續畫畫。每隻盤子中裝著含有340卡熱量的巧克力,蛋糕以及餅乾。這差不多是一個兒童一天1/4卡路里的需要量。

結果發現兩種情況,一部分孩子對食物一點也不感興趣。一部分孩子則在不斷的吃。

這個實驗說明,有的人吃飽後就不再進食,而有的人選擇「過度飲食」。對於前一種人來說抵抗誘惑一點也不費勁,他們甚至連吃都不想吃!用不著任何自我剋制!而另一些人,他們的大腦不知道「飽」,所以可以吃很多!

這種飲食行為在非常小的時候就已經建立,如果你還是幼童時,喜歡吃飽後還要吃些零食的話,成年後你會做同樣的事!如果孩子一直是這種行為模式,到了11歲時飲食影響體重就會很明顯。

那麼這種「過度飲食」的習慣是耳濡目染,還是遺傳?目前看來似乎是遺傳的問題,擁有FTO基因變體的成年人平均體重都要超過其他人。換句話說,似乎我們的胃口大小與遺傳因素有關。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志願者為什麼開始時都這麼瘦?他們是沒有太多食慾的一類人,他們不會吃超過身體需要的食物。

> 生啃一大塊奶油(大家可以看視頻,小哥超級痛苦……)

志願者們也確實如此表示,「實話實說,我飽了以後從不吃東西。」

「如果感到飢餓,我會一直吃,但是只要感到飽了,我就會停止進食。」

「我從來不會為了吃而吃。」

但這次「過度飲食試驗」中,所有志願者都要忽略他們原來的食慾,不得不吃下兩人份的食物。

五.體重增加時,脂肪細胞發生了什麼變化?

三周的時間過去了,每個志願者都胖了一圈,贅肉開始出現。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脂肪發生了什麼變化?

脂肪的體積會增大,或者數量增多。事實上,兩種可能都發生了。「脂肪細胞只會增大到某個點,過了這個點它們就不會繼續長大了,到了這個點,機體開始決定是否要增加更多的脂肪細胞。」(所以在變得更胖之前,減肥非常重要!)

有些人會產生更多的脂肪細胞,而有些人則不會,所以有些人會無限地胖下去,而有些人則胖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再吃也不可能胖了,就像佛蒙特監獄裡那位18%的兄弟一樣。

「壞消息是一旦脂肪細胞增多了,它們會一直留在那裡,我們永遠無法去除它們。你就變得很容易胖。

我們的機體很容易在兒童及少年時期生成更多的脂肪細胞,這意味著如果你成長階段比較胖的話,那麼肥胖將很可能會影響你整個一生!

減肥要從小抓起啊!

六.結論:吃得多,就會發胖!

好了現在實驗結束了,我們得出結論是,只要吃得多就會變「胖」!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所有人都增長了體重。有的人衣服大了兩號(不過好消息是罩杯也大了兩號),肚腩大了一圈,不過沒有一個志願者增長超過15%。

增重結果:

第一名增重9.5%,6.5公斤,幾乎是另一名志願者的兩倍!

第二名增重9%,5.5公斤。

冠軍增肥最明顯

結果驗證了科學家的猜測,但同時也驗證了40年前實驗的結果,一名志願者最終只增重5.5%。有些人只能胖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不會胖了。

志願者們的三種情況:

【正常增重組】大部分人都正常增長了體重,長出了新的脂肪細胞。

【輕微增重組】還有兩個志願者,他們沒有增重多少。因為他們吃到一定程度,就再也吃不下了,甚至會全吐出來。他們的機體想要防止增加過多的體重,提供了飽腹感。

【輕微增脂,大長肌肉】最有趣的結果來自亞裔志願者,他增加了8%,4.5公斤,算中等水平。測試結果顯示,他只微長了2.4%的脂肪。看上去好像什麼都沒變,肚子沒有明顯增大。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的基礎代謝率提高了30%!實驗人員認為,他實際上他增長的是肌肉。我猜很多人都想要有這種能力,很不幸,這是由基因決定的。

亞裔志願者,幸運的「肌肉人」

通過上述種種試驗與理論,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了: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你的體重,它受到基因和大腦控制。有的人天生更愛吃東西,更容易胖,有的人天生吃飽就好,進食不多。

容易胖的人可能會比瘦人壽命更短,或者患上心血管疾病,所以你應該在變得更胖之前採取措施。(脂肪細胞數量一旦變多將無法減少,千萬別讓自己變得更胖!)

好在你可以通過運動和飲食兩種手段去調節。

解決方法:

1.清楚的認清減肥對你的重要性或必要性。

2.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觀念,並且維持一生。

3.必須養成運動習慣,來抵消多餘的熱量,或者脂肪。

沒錯,是必須。

觀點提要:

一. 大多數人,只要攝入(身體所需之外)過多的卡路里,一定會長胖。

二. 有一部分人,攝入過多的卡路里,他們的基礎代謝會增加。但這種情況完全取決於基因。

三. 如果不想讓體重增加,每天不能超出標準熱量7卡。

四. 我們的飲食行為在幼兒期就形成了,由基因決定,你會不停進食,還是吃飽就停止了。

五. 有些人在吃飽後,胃會分泌一種激素抑制食慾。所以即使他們想吃,也「不能」吃下一口食物。這是他們身體對避免增肥的保護機制。

六. 為什麼減肥後的肥胖者很容易反彈?研究人員對減肥者的大腦進行了分析,發現當他們在減下10%的體重後並且仍然在忍受飢餓時,大腦會無意識的認為原來的體重(減肥前)才是自己正常的體重。所以會更不容易減下重量,因為他們正在經歷減肥的平台期。

所以在3天維她盈輕斷食之後,千萬別暴飲暴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