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僜人,抽煙斗的女人和帶刀進人民大會堂的頭領!

僜人,抽煙斗的女人和帶刀進人民大會堂的頭領!

迎面走來一位正抽著煙斗的奶奶,耳朵上戴一對大大的如蓮蓬似的銀質耳環,頭戴護額,脖子里掛著串珠和銅錢,身上的衣服也很獨特,眼神非常自信,彷彿沉迷在另一個美妙的世界裡,我腦海里馬上蹦出來兩個大字:炫酷!!!

如果讓你去定位這位奶奶,你會怎樣定位?是不是首先想到的就是少數民族?

其實,她是僜人,並不在56個民族之內,僜人俗稱「僜巴人」,分布於察隅縣西部和中國藏南地區東部,即喜馬拉雅山脈以東、橫斷山脈西部、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杜來河流域和察隅河流域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區。

如果讓我對僜人做一個評價,我認為這是我見過的最神奇的部落,因為它即剛硬又有彈性,曾經被歧視但越來越壯大,特立獨行但又不是頑固不化,透露著人性深處的魅力。

僜人,是西藏地區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族群。加上藏南印控區的僜人,總計有5萬多人。居住在察隅的僜人共有1300多人。

過去,僜人都居住在深山老林的半山腰上,用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種植玉米。當糧食不夠時,就以狩獵或樹葉、野菜充饑。現在僜人絕大多數已搬到山下台地上居住,使用鐵器工具,他們除繼續種玉米外,還開墾了層層梯田,種植旱稻、青稞、雞爪谷、山芋等,同時還種各種蔬菜。

我們是前一天到的察隅,也就是丙察察的最後一個據點,察隅縣是重要邊境縣,察隅縣地處西藏東南邊陲,東與雲南,西與墨脫縣,北與左貢、八宿、波密縣相連,南與緬甸、印度兩國接壤。全縣總人口2.6萬人,由藏、漢、納西、獨龍、苗、回、珞巴、傈僳、怒族等9個民族和僜人組成。

該地屬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過渡地帶的高山峽谷區,地勢起伏很大,谷地最低處海拔只有1400米,5000米以上山峰卻有10多座。從印度洋吹拂而來的暖氣流湧入這裡的河谷,形成溫暖多雨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甚至有棕櫚生長。

當地一位四川木材商對我們感慨說:「我差不多跑遍了西藏,最好的地方就是這個察隅。」

僜人聚居的下察隅更是這塊寶地中自然條件最好的地方。去下察隅需在察隅縣辦理邊防通行證,之前很快即可辦好,現在由於印度的關係,可能不太好辦了。

察隅其實是客鄉,僜人在此定居不過幾百年而已。這個族群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歷史記憶全憑口耳相傳。我在當地詢問過許多僜人,他們都說模糊記得先輩是從印度跑過來的,自己的血脈之根好像在麥克馬洪線的另一邊;或者,再追溯得久遠一些——在神話傳說里是猴子變的,所以僜人至今不肯吃猴肉。

僜人來歷究竟如何?學術界也沒有定論。所以就更沒有歷史文化之說了,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我真的沒有想像到還有一群這樣的人和我們的生活方式如此不同:

抽煙和喝酒

僜人出門可以不帶錢包,但不能不帶煙!

過去種植鴉片,大部分用來交換貨物,一部分留作自抽。現在僜人漢化了很多,已戒去抽鴉片的習慣,男的大多抽捲煙,婦女都抽自己種植的煙葉,平時愛將煙桿銜在嘴裡,就像我們看到的那位奶奶,她們使用的煙桿煙桿用銀或銅質製成。婦女身上都背一個特製的口袋,盛放煙桿、煙葉盒、火柴等。僜人喜喝酒,飲酒就像喝茶水,他們將大米釀製成甜酸酒,常用此酒招待客人。

我們去村長家裡吃的是手抓飯,西藏察隅的手抓飯是僜人每逢節慶或招待客人的傳統美食。其用料非常的講究。最獨特的是他們炮製土雞的方法。他們在宰雞褪毛的時候不是用開水燙,而是先用手拔,再用火燎,這顯然是一種原始方法的沿用。經過這種處理方法烹制出來的雞塊香味奇特,使抓飯帶有一種返樸歸真的野炊風味。

喝的就是甜酸酒,還不錯,只是口味對我們來說有些不習慣,直接用碗盛出來,有的隊友沒有喝完,實在對不住他們的熱情了……

巴麥牛

我們在僜人家看到很多牛頭骨,僜人飼養的巴麥牛高大健壯,漂亮又威武,我覺得更像是像一種藝術品,據說是從印度交換來的。

巴麥牛是僜人的主要財產,用作婚配給女家的主要聘物。誰家在房檐下掛的巴麥牛頭骨越多,就越顯示富裕,受到別人的尊敬。僜人飼養的牛很多,但我發現這裡和藏區不同的是,至今仍無擠奶打酥油的習慣。

僜人頭領阿魯松是僜人在外面世界的「名片」,他也理所當然是村裡最有權勢最富有的人。這從他家堂屋裡滿牆油光閃閃的50個牛頭就能看出來。和每個僜人一樣,阿魯松從一出生就佩有一把獵刀,窄長,橫在腰際。阿魯松至今引以為豪的就是他是唯一被批准帶刀進入人民大會堂的人。

喪葬制度

僜人原為屈肢土葬,後來實行火葬,將屍體屈肢放在高約2米的木柴堆上,進行火化,過三四天以後從灰燼中揀出剩骨掩埋,也無固定的火化場地。

一夫多妻制

「僜人」的婚姻曾經是實行一夫多妻制的買賣婚姻。不過,21世紀初經過當地政府的教化,大多是一夫一妻制家庭了。阿魯松本有7個老婆,「後來要入黨,當全國政協委員」,阿魯松現在只留下了最年輕的老婆,不過膝下卻有25個孩子。

婦女不準吃肉

僜人婦女從童年八九歲穿裙子時開始,父母就要嚴格管教女兒,不準吃牛肉、豬肉和雞肉(但鼠肉、麻雀、魚、野雞不在禁律之內),否則,就要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被指責為」吃肉的女人「,這對僜人婦女來說,是一種最大的恥辱。一直要到生過三四個孩子後才允許她吃肉。

僜人很勤勞,隨處可見他們勞作的身影,我們在村長的鄰居家看到一位年齡已經很大的老婦人,專心致志的對著織布機織出艷麗的布匹,不論周圍的人如何嘈雜,她都極其淡然。

這就像僜人們骨子裡那股勁兒,不論人多人少,總有自信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存在,即便是56個民族之外,即便曾經備受歧視,被蔑稱為「猴子」、「野人」,有人還把僜人稱為「米什米人」,意思就是「不開化的人」。但是他們真的不開化嗎?

僜人除了生活習慣獨特外還有很多禁忌,比如:人死後,禁止向死者的家屬提到死者的直呼其名。否則認為是莫大的不敬和侮辱。有的因此而發生嚴重的糾紛。違犯這個禁忌的要向死者家屬賠禮道歉,並要殺豬宰牛宴請才能平息。有時因此引起械鬥,死者親屬把對方的豬牛搶來殺吃。社會輿論是同情和支持死者家屬的。

就是平時談話中一般也都忌諱提到已經死去的人的名字,不論是同姓還是異姓的都一樣忌諱。

如果說因為他們有很多禁忌就要嘲笑他們渺小,那試問你我,誰沒有禁忌?我們有時候踩到井蓋都要讓同伴打自己幾下,防止噩運,我們同樣需要類似的精神安慰,就不要以五十步笑百度了。

換一個角度講,我們都是人,是人就會追求平安、快樂、幸福,這樣看來,我們和僜人是一樣的內核,只是生活方式不同罷了。

就像《岡仁波齊》的導演張揚在電影花絮中說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但若干年後,人們仍可以看到有一個民族還這樣生活過......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平凡的理想和信仰,熱愛生活,我們都在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道教財神多,千萬別拜錯!
NBA巨星姚明的童年是如何「吊打」體育老師的?
生而為人,有什麼特別的呢
30多歲的女人,應該怎麼活?
減肥於吃貨,是一場革命,是一次長征!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