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諮詢、《麻省-斯隆管理評論》聯合報告講到:真正運用AI的公司並沒有那麼多
波士頓諮詢集團和《麻省-斯隆管理評論》期刊在本周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 Reshaping Busines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認為,已經了解並採用人工智慧的公司與那些落後的公司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人工智慧的早期採納者在專業分析方面投資巨大,以保證演算法和數據的質量可以滿足整個公司範圍內的信息和知識的需求。
編譯 | 王宇欣
84% 的受訪者表示人工智慧(AI)幫助其獲得或維持競爭優勢
83% 的受訪者表示人工智慧目前是其商業戰略重點
75% 的受訪者表明人工智慧將幫助他們開拓新的業務
上述觀點均來自於由波士頓諮詢集團和《麻省-斯隆管理評論》期刊在本周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 Reshaping Busines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閱讀報告點擊閱讀原文)。該調查是對來自 112 個國家、21 個行業的超過 3,000 位企業主管、經理和分析人士進行採訪並最終得出。有關方法的更多詳細信息,請查看第 4 頁。
研究發現,已經了解並採用人工智慧的公司與那些落後的公司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人工智慧的早期採納者在專業分析方面投資巨大,以保證演算法和數據的質量可以滿足整個公司範圍內的信息和知識的需求。那些擅於使用人工智慧進行新業務規劃和流程精簡的公司,高級管理層都堅定地支持每項人工智慧提議。該報告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在技術、媒體、和電信行業中, 72% 受訪者期待人工智慧在未來五年可以對產品供應產生巨大影響。在該研究關注的行業中,技術、媒體和電信行業對人工智慧的期望最高,希望人工智慧推動新型產品和服務的供給速度,期待未來五年內能提升 52 個百分點。同樣,金融服務和專業服務行業同樣期望人工智慧可以提升其業務流程外包的收益。下圖比較了未來五年內行業對人工智慧分別在商業產品和流程改進上的期望貢獻。
面向客戶的活動,包括營銷自動化、支持、除 IT 行業以外的服務、以及供應鏈管理。這些領域被認為在未來五年受人工智慧影響最大。需求管理、供應鏈優化、更加高效的分散式訂單管理系統以及能夠對新型商業模式提供支持的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是未來五年人工智慧貢獻最大的幾個領域。下圖提供了未來人工智慧可能會作出貢獻的一些領域,包括運營、IT、客戶服務和公司的核心功能等。
84% 的受訪者表示人工智慧幫助其獲得或保持競爭優勢。75%的受訪者表明人工智慧幫助他們開拓新的業務。研究表明,未來五年,人工智慧將成為新型商業模式的催化劑,引起整個產業競爭格局的變化。69% 的受訪者希望行業新興的競爭者可以利用人工智慧獲得競爭優勢。63% 的人相信,降低成本的壓力將會促使其公司在未來五年內使用人工智慧。
儘管人們對人工智慧具有很到的期望,目前只有 23% 的受訪者在公司的流程、產品以及服務供給中融了人工智慧。另外,有 23 % 在公司目前有一個或多個人工智慧試驗項目,54%的公司目前沒有採用人工智慧的計劃,22%的公司則沒有確切的計劃。下圖提供了受訪者人工智慧的利用情況。
通過對受訪者詢問一些人工智慧的理解、採用的問題後,完成了一系列的調查分析。該報告將受訪者分為四個不同的類型,分別是先驅型、調查型、實驗型和消極被動型。其中 19% 的受訪者屬於先驅型,這些公司理解並正在使用人工智慧。研究表明「這些公司在將人工智慧應用在公司的產品和內部流程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調查型(32%)是那些對人工智慧了解,但人工智慧的使用也僅限於試點階段並未大範圍部署人工智慧的公司。實驗型(13%)是指正處於試驗階段或採用了人工智慧但對人工智慧並沒有深入了解的公司。消極被動型(36%)指既沒有部署人工智慧,對其也沒有很多了解的公司。
先驅型和調查型正在尋找一種新的使用人工智慧的方式,從而創造全新的商業價值資源。比起實驗型(32%)和消極被動型(23%),先驅型(91%)和調查型(90%)更可能回答其公司知曉人工智慧如何影響商業價值。四種類型最大的差異在於,對投資高質量的數據和先進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區別和價值的理解。與消極被動型相比,先驅型了解訓練演算法的可能性是消極被動型其的12 倍,理解基於人工智慧的產品和服務的開發成本的可能性是消極被動型的 10 倍。
先驅者型的公司,與其競爭者相比,分析技術方面更勝一籌,並且擁有卓越的數據管理流程,進一步推動了人工智慧驅動的增長。先驅型公司有著出色的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將高層管理的遠見和領導力視為達成有關人工智慧提議的重要因素。較早採用人工智慧的公司(先驅型)同樣擅長產品開發,能夠利用新技術對當前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改變。
61% 受訪的公司認為發展人工智慧戰略迫在眉睫,然而只有僅僅 50%的公司邁出了步伐。研究表明,就公司的規模來看,大型公司(超過十萬名員工的公司)更有可能擁有人工智慧戰略,然而只有一半(56%)的公司擁有這一戰略。下圖對受訪者組別中認為開發人工智慧計劃迫在眉睫的人數百分比與那些已經擁有這一戰略的受訪者的百分比進行了比較。
70% 的受訪者,就本人而言,希望將工作中無趣、重複性的工作交給人工智慧。84%的受訪者 認為僱員需要轉變技能,提高個人的能力,提出基於人工智慧的提議和戰略。這種方式有助於事業的發展,對那些工作日益實現自動化的人來說,也是一個讓自己變得更有市場的機會。早期採取人工智慧的公司就人工智慧對就業所產生的的影響普遍採取審慎樂觀的態度,而非可怕的宿命論。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正為職業的發展提供機會,並且這種趨勢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快。那些抓住機會學習,賺得盆滿缽滿的人將會使用人工智慧擺脫無情的工作,留出更多的時間從事更具挑戰性、回報更高的工作。
※思必馳發布 DUI 開放平台,全鏈定製化賦能更多終端—專訪
※蘋果為什麼想要革了 Home 鍵的命
※沃爾沃收購初創公司 Luxe;Uber 將在 2025 年實現倫敦用車全部電動化
※迪爾收購Blue River,人工智慧 區塊鏈DeepBrain獲千萬元首輪融資
※谷歌街景攝像頭迎來重大升級,Waymo 亦將受益海量高清數據
TAG:機器之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