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走進今日美術館 陶身體展演打開當代思維

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走進今日美術館 陶身體展演打開當代思維

9月11日晚,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走出去系列活動「陶身體圓運動體系展演」,在今日美術館成功舉辦。來自陶身體劇場的十位舞者,首次在國內向大眾公開展示二十個內部訓練的最新技術組合,這也是舞團藝術總監陶冶在今年全新創作的圓運動體系升級版。

在美術館充滿現代元素的未來館裡,陶身體舞者近1小時的純舞運動,使整個現場充斥著極具爆發力的能量感。陶身體創辦人陶冶還為大家解析關於圓運動體系中「生筆畫圓」的邏輯理念,「想像身體的每一個點都生長出一隻筆,用無數的筆尖畫出流動的圓,所謂的圓是指以骨節或肉身某處畫刻出一條不規則的弧線,通過釋放、延續這根線條,將產生無休止的意識流動。」

陶身體劇場作品數位系列《8》《9》延續了陶冶「數位系列」的創作思路,通過挖掘運動邏輯、重複疊加過程,從而呈現出身體的美學,探尋在限制中產生美的可能性。11月3日至4日,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8》《9》,將參演2017國家大劇院舞蹈節。據悉,以升級版圓運動體系為創作元素的數位系列《9》,將在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上首次亮相。

數位系列《8》作品介紹

陶身體劇場作品《8》,是舞團創始人、編舞陶冶「直線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承接著《6》、《7》,這部作品延續了他數位系列的創作思路,通過挖掘運動邏輯、重複疊加過程,從而呈現出身體的美學,探索在限制中產生的可能性。此次作品的音樂,仍然由鬼才音樂家小河創作編曲。

在陶冶此前的兩部作品中,舞者並排站立成一條直線陣型,自始至終保持相同的間距,通過群體合一的動律,召喚集體在意識的歸攏中所能迸發出的協調感和生命力。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舞者都需要用極致的專註力,完成整齊的、持續無間斷的身體運動,呈現出自然次序的重複儀式。此次的作品《8》,所有的舞者將延續並排限定中通過呼吸一致,展現消耗和過程的積累。

這部作品與同系列其他作品的不同之處,除了再增加了一名舞者,使得整個舞鏈的包容度因為體量的增加而進一步打開。在形式上,舞者也由站立變成了仰卧,肢體將被進一步限制在地面上,動作的範圍被限制在了脊椎能夠活動的範疇,而舞者的視域也從站立狀態下的環周360度,變為了平面狀態下的180度。然而,在這種限制下,舞者的身體能力也被挖掘釋放。從觀眾的正面視角出發,這部舞蹈刪減掉了舞者從頭到腳的肢體全貌,而只留給觀眾身體軀幹的聚焦。在8位舞者如移動雕塑般丘巒起伏的流暢舞動中,人在用自我的脊樑突破平面的障礙,用身體展現微縮的變遷。

聯合委約: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英國倫敦沙德勒之劇院

韓國光州亞洲文化中心

台灣台中歌劇院

數位系列《9》作品介紹

舞團藝術總監陶冶的數位系列作品始終把身體探索作為藝術發現的唯一通道,抽離了敘事的、情緒的創作途徑,通過對身體運動極限充分理性的認識和分析,讓身體在重複而充滿限制的運動過程中釋放出生命力,從而提煉出獨特的美學和訓練體系。

已完成的七部數位系列作品《2》《重3》《4》《5》《6》《7》《8》無論在觀念或是身體語彙上都試圖構建起嚴謹邏輯的創作秩序,而此次新作《9》想要探尋的,就是如何歸攏與突破曾經疊加累積的這一秩序。因此《9》將嘗試通過一系列的「亂」去尋源討本。是在混沌中發現隱藏的秩序,還是深入衝突中重建表面之下事物間更玄妙的連接?這所有的一切將有待一個全新的發覺。?

數字9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九九歸一」的重要寓意,即一切百轉千回仍歸源頭,意味著曲折、極限,也意味著回歸。《9》相對已完成的數位系列作品來說無疑是身體語彙上的完全釋放,也終將抵達觀念上的歸攏。可以說作品《9》是數位中最重要的分界點,是系列創作的終極還是重啟?唯有在完成它的過程里梳理出更多的線索,才能決定未來作品如何進行與存在的可能。

聯合委約:澳大利亞 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墨爾本藝術中心

英國倫敦賽德勒斯.威爾斯劇院?

法國巴黎城市劇院/巴黎維萊特劇院?

中國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台灣台中歌劇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大劇院 的精彩文章:

老舍經典劇目《西望長安》帶歡樂與思考走進亦庄經濟開發區
那些我們曾彈過的練習曲
寫給「新生」的古典音樂歌單
悉尼交響樂團登台國家大劇院 兩場精彩音樂會展現多文化繽紛色彩
原創民族歌劇《金沙江畔》 戲劇排練正酣,導演強調「時代感」

TAG:國家大劇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