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年齡是中年么
在公共號里看到一篇文章《人生最好年齡在中年》,文中例舉了很多理由,說明中年是太陽升到天頂,花開正到極致,告別了青春尾巴的糾結,告別了不成熟的少年夢,積澱了很多成熟和智慧,不再橫衝直撞,接納了平凡的自己,不再以單純為榮,遵守規則後淡然處世,等等,等等。看完覺得還遠遠不夠就此下結論說,這就是人生最好年齡。
首先這樣的人生分劃,是建立在唯有此生前提上的。這就是唯物主義最糟糕的地方。在唯物主義看來,世間萬物都是偶然因素促成的,是短暫的存在,沒有永恆的意義。結果呢,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管明日天地傾。這就把我們的一生比喻成一天,當然正當午的日光最強烈,最光明。可是它也最刺眼,最容易讓人目眩神迷。不然,孔子也不會說四十而不惑了。在孔子的時代,人過七十古來稀,所以到了三十就是中年,四十就要告別中年了。為什麼他說四十不惑?就因為在他看來,中年的理想中還殘留著很多青年人的幻想。如果在中年時,通過學而時習之;通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尤其是通過日三省吾身。就可以進入即將告別中年的不惑。
(我們把自己的一生定位在收穫上,可天地高懸,把我們定位在失去上。)
孔子接著說:五十知天命。這就是進入晚年了。天命不是個別的,天地養育萬物,在我們看來是施恩於自己,我是得天獨厚的。可在聖賢看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孔子所說的知天命,知的也應該是跟老子差不多的芻狗之命。不然儒家就不會主張天人合一了。
天人合一,本來是莊子先發端的思想。到了漢代董仲舒變成儒家哲學體系的組成,到了宋代才被發展成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的,更為具體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每一物都有自己的優勢,所有的優勢都來自於它所處的劣勢。)
天人合一,關鍵在於一。合的目的就是要一,老子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他們都在強調一,就是在強調天命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一致性,就是公共化,客觀化。
小孩子喜歡破壞,為什麼我們說他們在破壞呢?因為他損害了手裡東西的公用價值。小孩子手拿一本書,他會毫不猶豫的撕掉是因為他不懂得這本書的公共化價值。年輕人喜歡衝動,一衝動就被魔鬼控制了,做了壞事。這也像小孩子撕書差不多,就是完全陷入自我一時的感覺。這種感覺,把自己和社會,和天地完全分隔開了,就不是一,而是二。一就是公共化,是中庸,不選兩端。二就是區別,有你我他,我是最重要的,想怎樣就怎樣,就中了魔。
(成熟的人都在避免相撞,可這種避免來自於對相撞後果的體會,當我們年輕時,總是願望多於體會,於是衝動的魔鬼就趁我們的願望之隙控制了我們)
唯物主義把本來連綿不絕的生命因果鏈條剪斷了,只拿出這一輩子孤立的看,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增加長度,只能增加寬度,於是太陽高升居中的中年時期,陽光普照,寬度看似無邊——最好的時光啊!
陽光直照頭頂,幾乎沒有影子,我們會以為自己頂天立地,唯我無他。這也是一啊,可這是最要命的唯一。老子、孔子主張的一,是與萬物合一的一;我們的一,是排除萬物的孤獨的一。前者的一是和諧的,我們的一是對抗的;前者的一是共存共振共榮的,我們的一是你死我活,強者通吃的。我們就在後面這種唯物主義加私我化的人本主義的一裡面,橫衝直撞的走了幾百年。走得自己遍體鱗傷,踩得世界瘡痍遍地,撞得萬物凋零殆盡。
因為中年時期是我們力道最足,衝撞能力最強,獲得能力最大的時期,我們就把生命的最佳時期定位在中年。於是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這樣的中年,就是困惑的開始,這之後的晚年,必然就是迷惘,恐懼,憤怒。所以老人總說:現在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老得與世隔絕,不能融入社會整體,年輕人的收穫就是他們的失去。老來失意,就是這樣。於是他們就炫耀丁點小技,以此獲得認可和自尊。
(知天命的人不會與世隔絕,別人的都是自己的,那樣到什麼年齡也不會抱殘守缺,不會悵然若失。)
孔子絕不會這樣,因為四十他就不惑了,五十就知天命了。知天命就是知道自己與萬物,與所有人都是公共化的整體存在,他就可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以將心比心,這就自然達到六十耳順。耳順就是能客觀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可以理解別人說的話,聽了別人說的話,就能走進對方的心裡。與天地萬物,與所有人融為一體了,個人的慾望跟別人不衝突了,甚至個人希望的也是大家希望的,所以才會隨心所欲不逾矩。
而我們普通人呢?從小就撕書,長大就衝撞,中年更是猛衝猛打,晚年就抱怨,最後死在無可奈何的孤獨、憤怒和恐懼里。
這一切就是從我們最得意的中年開始的。
※為什麼比特幣不能一統幣圈?
※中國有嘻哈,並不只是嘻嘻哈哈
※Sigrity技術小貼士-如何輕鬆實現DDR介面精準分析而無需處理大型S參數
※雪兒你在哪裡……
※浙江半月游只需500軟妹幣?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