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寫意牡丹作品分析

寫意牡丹作品分析

素材來源:《七彩牡丹寫意技法》,楊海濱著,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節選內容僅供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1、墨分五色

畫水墨牡丹要十分講究乾濕濃淡焦的變化。花頭用墨在淡中求變化,葉子用墨在濃中求變化,花與葉總體濃淡有別,卻都是是比較濕潤的效果。為了尋求乾濕對比,在畫石塊時使用了枯墨渴筆的表現方法,既恰當地表現了石塊堅硬粗糙的質感,又體現了墨分五色的韻味。

2、線條洒脫

草勾是寫意畫中用線塑造形象的一種基本方法,適宜表現淺色的牡丹花頭。應選用長鋒毛筆作為草勾工具,蘸一兩次墨即可完成一朵大花的草勾造型,用筆連貫,墨氣暢通,中側筆鋒並用,宜毛糙不宜光滑,有虛有實,明確地顯現用筆痕迹,一氣呵成,洒脫活潑。

3、濃淡相宜

畫牡丹多取富貴立意,因而畫紅色花朵居多,此圖用粉紅和大紅兩種顏色畫牡丹,以表達這種祝頌式的審美取向。粉紅花朵 色彩明度較高,做為主花畫在前面,大紅花朵色彩明度較低,畫在後面,起襯托作用,一明一暗,一主一輔,各得其所,對比強烈而濃淡相宜。

4、動靜相生

有動有靜,動靜相生,是取得生動構圖的常用對比方法。這幅作品左下部畫了一大片水墨葉子,在葉子下面畫了一大一小兩朵牡丹花,葉子低垂,似有睡意,給人以寂靜無聲之感。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右上部的幾隻麻雀正暄叫在枝頭。這一靜一動的對比效果使畫面情趣盎然,富有生機。

5、呼應成趣

我們構思任何一幅作品都應該照顧到主體物象的呼應關係,這幅作品的兩朵下垂的牡丹花依靠在一起,與之呼應的是左上方的小花苞,它的存在使大花朵消除了孤立感覺,由此可見呼應關係的重要性。

6、冷艷明快

西方繪畫十分重視冷暖兩大主色調的恰當運用,這方面值得中國畫家研究借鑒。此圖花頭在曙紅中含有石青色,呈現冷紅的色彩傾向,且面積較大,給人以冷艷的感覺,暖色花蕊雖然對比強烈,但面積較小,使得整幅畫面看上去對比而又協調。

7、氣氛熱烈

畫牡丹多以富麗熱烈為主調,用黃、紅兩種顏色畫牡丹即是此意。黃牡丹花明度較高,畫在前面 ,紅牡丹花明底較低,畫在後面,起襯托作用,兩種顏色同屬暖色,使畫面呈現了十分常在熱烈的氣氛。圖中墨葉起著重要的穩定作用,從中不難理解少畫綠葉多畫墨葉的重要意義。

8、開合有度

開合關係是中國畫構圖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開是表示展開,合是表示迎合。具體地講,開是最前面的大層次,畫面的前奏和導引,和是第二大層次,是開的呼應和發展,往往是畫中的主體部分。這幅畫的牡丹是一開,為賓體,鴿子為一合,為主體,一開一合形成層次推進,展現了空間深度。

9、以葉襯枝

海派大師任伯年畫花卉時常常在複雜的枝幹後面用濃重的墨色補畫葉片,既增加層次感,又使部分枝幹明確而生動,值得我們學習。此圖運用這種方法處理局部層次關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0、題款用印

題款和用印也是畫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適當的位置上題字如錦上添花,可為畫面增輝。一般來說,繁密的構圖題款宜少,甚至只能署名;簡約的構圖題款宜多,起到豐富畫面的作用。題款在上面,應上齊下不齊;題款在下面,應下齊上不齊,這都會起到照顧畫面的作用。另外姓名印章往往需要與對角的壓角章相呼應,以使畫面更加穩定。

11、金邊銀角

在花鳥畫構圖時,必須充分認識到畫邊和畫角的重要作用,人們常說金邊銀角就是這個意思。一般來說,四個角不能作為折枝花卉出枝的地方,四個邊的中間也是如此。假如畫面左邊搭邊,那麼右邊對應部位就應空邊,同樣,上下邊處理方法相同。此圖即精心處理了四個邊的對應交搭,避免了四個角的擁擠,構圖合理有序。

12、祝頌美意

傳統花鳥畫經常以象徵性動物和植物來表達一種對生活的美好祝願,這就是祝頌式繪畫。雞諧音吉,牡丹則稱富貴花,兩者組成畫面,富貴吉祥。此圖表現的是一對家雞在牡丹花下的草叢中悠然而卧的情景,兩隻雞似在竊竊私語,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給人以美好的聯想。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畫藝術 的精彩文章:

豐坊草書欣賞:杜甫《哀王孫》
現當代名家:張其翼花鳥作品欣賞
竹影婆娑入畫來
圖文教程:一學就會畫墨竹
清初名家:王原祁作品欣賞

TAG:國畫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