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2017:于欣教授——老年精神醫學:範疇與任務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不斷增加,精神衛生服務需求越來越大,老年精神醫學亞專科建設亟待加強,然而當前多數精神病院尚未設立老年精神醫學科,那麼老年精神醫學亞專科如何建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來自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于欣教授在CSP2017學術年會上就此主題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
老年精神科現狀
老齡化進程越來越快,人類壽命越來越長,從科學角度來講,人類到底能活多久一直是個謎,過去認為人類壽命大概是青春期的7倍,現在看來可能更長,110?120?但是無論壽命多久終將面臨老年的到來,不得不尋求老年照護。
老年精神科「4D+1P」,4D指譫妄、抑鬱、痴呆、情感障礙、1P指psychosis。北大六院老年科2016年住院患者疾病診斷分布(收治病人數357):精神分裂症31(8.7%),首發或複發抑鬱障礙182(51.0%),雙相情感障礙86(24.1%),痴呆18(5.0%),其他器質性精神障礙29(8.1%),神經症及其他11(3.1%)。
這個診斷分布對於老年精神科較為合理,其中原因是:大多數精神科機構,特別是精神專科機構老年科要麼成為老去成年精神病人的最後一站,許多精神病人在成人科住至60歲,70歲轉至老年科;要麼成為嚴重痴呆患者的護理院。精神專科醫院擴大最快、床位增加最多的是老年科,其中原因之一便是許多老年痴呆患者沒有去處,致使老年精神科收治大量老年痴呆患者。
老年精神醫學拓展方向
人類精神疾病的影響來源於幾個因素:微環境、小環境和大環境。微環境(biology)包括遺傳、神經退行等;小環境(psychology)包括個人生活史、個人心理發育軌跡、個人性格的養成等;大環境(sociology)包括社會支持、福利保健政策、社會的穩定、是否有戰爭等。所以理解一個人,特別是理解一個老年人,我們需要全面了解他的biology,psychology和sociology等因素,才能對他目前的精神狀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但我們往往只了解其biology或疾病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因此,依據精神疾病的三個影響因素,老年精神醫學臨床服務拓展方向可歸納為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三個方面。
臨床服務一:生物學角度
從生物學角度拓展臨床服務的話,首先需要鞏固基本盤,即必須包含老年精神科「4D+1P」,然後向神經精神科服務外延。當前神經科經常收治一些精神疾病患者,比如焦慮、抑鬱,那麼精神科當然也可以向神經科外延,因為許多綜合征無法區分到底是精神科的綜合征還是神經科的綜合征,如局灶性神經行為綜合征(Arousal, Perception, Attention, Language, Memory, Praxis, Recognition, Executive function, Comportment and social behavior, Motivation),特別當上述綜合徵發生在老年患者中時,其是精神科還是神經科就更加難以區分,作為精神科醫生理應將上述一併納入自己的診治範圍,即將成立的中國老年醫學會老年精神醫學與心理健康分會就特別邀請了老年神經科和老年科醫生的加入,因為到老年時,許多疾病無法明確其究竟是神經科還是精神科疾病,作為精神科醫生知識面不能僅僅局限在精神科。
舉例來說,在綜合醫院參與:運動障礙疾病診療中心、癲癇中心、AD中心;在專科醫院主導:睡眠醫學中心、疼痛中心、神經精神康復中心。
臨床服務二:心理學角度
從心理學角度,應聚焦老年期心理和人格問題;並關注環境變化對老年人心理行為的影響。中國大陸地區最近30年經歷了巨大的變化,GDP從世界排名80多位,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躍升了40位,這種大環境的變化對人的影響極其深遠,特別是對老年人,但這方面在老年精神科幾乎無人涉足。
舉例:居喪的心理諮詢;Palliative care中的心理服務;婚姻的伴侶或家庭治療;常見於老年人的行為問題,如瘋狂購買保健品、收集廢物、過度關注軀體健康、吝嗇行為等。
臨床服務三:社會學角度
從社會學角度,應關注生活方式、社區生態對老年人心理健康乃至精神疾病的影響。
舉例:與社區機構(居委會或社區衛生服務站)合作,建立老年人隊列,提供基本心理健康教育和醫學諮詢,探討生活方式干預對於特定疾病預防或改善預後的作用。
老年精神醫學亞專科建設方式方法
實際上,在老年精神醫學領域內可開展的工作很多,但實際情況卻截然相反,所以說,在老年精神醫學內,臨床服務是基礎,需要我們先做起來,才能知道我們能做什麼;科學研究是先導,沒有循證證據無法向前發展;隊伍建設是關鍵,擴大專業隊伍,注重隊伍培養。
老年精神醫學作為不老也不新的臨床亞專科,在院內的發展可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提升院內的話語權,造聲勢結善緣;第二:盡量擴大專業隊伍;第三:做研究發文章做培訓,提高學科的影響。
所以在老年精神醫學的發展上,需要我們有創意,有辦法,不偷懶。比如政策制度上的創新、管理理念上的改革、研究思路的拓展;要多問幾個問題,比如:衰老與老年期常見精神障礙的關係?團體治療對老年軀體化癥狀的療效?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老年人精神藥物PK模型,建立個體化用藥指導?
最後于欣教授呼籲大家更多地加入老年精神病學,雖然面臨的是夕陽的老人,但卻是朝陽的產業。
專家介紹
于欣教授,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第六醫院)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痴呆診治轉化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WHO/北京精神衛生研究與培訓協作中心主任。 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現任《中華精神科雜誌》總編,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老年痴呆及相關疾病專業委員會(ADC)常務副主席,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老年精神醫學的醫療、教學和研究工作,曾主持科技部支撐計劃、「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NIH合作項目等課題,目前主持北京市腦計劃項目,開展老年認知障礙早期診斷技術研究。
※CSP2017-張寧教授:抑鬱症認知行為治療概述
※CSP2017-鄧紅教授:精神復元,有望還是無望?
※解碼基因,讓治療更精準
※CSP2017-陸林教授:沈漁邨院士與《精神病學》
※CSP2017-王傳躍教授:合理用藥,至臻至簡
TAG:大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