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轉型短視頻 新土豆的未來取決於阿里大文娛體系的整體推進

轉型短視頻 新土豆的未來取決於阿里大文娛體系的整體推進

時代周報記者 高揚 發自上海

9月6日,在第九屆中國網路視聽產業論壇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副總裁周曉鵬提出,將發力短視頻行業新基礎設施建設。阿里大文娛將以大魚號為核心,從內容生產、用戶觸達和商業化三個方面,為產業全鏈路賦能,推動產業升級。

「新基礎設施」—這是一個頗具阿里巴巴特色的概念。

9月8日舉行的阿里巴巴18周年年會上,阿里CEO張勇就再次強調,阿里不再是一個電商平台,而是一個商業、金融、物流、雲計算等數字經濟時代所需要的一切基礎設施的服務商。為平台上的生產者和用戶修建基礎設施,成立一年多的阿里大文娛,亦能看出這一思路。

「阿里在很多業務當中,都在用搭建基礎設施這樣一個思路為行業服務,無論電商行業、影視行業都是如此,也包括我們的短視頻。」周曉鵬說道。

「新基礎設施」建設

周曉鵬口中的「新基礎設施」主要以大魚號為載體。

今年3月,阿里大文娛宣布土豆網全面轉型為短視頻平台,同時土豆也被納入專為內容創作者開發的大魚號中,作為阿里大文娛整個內容創作聚合的樞紐,統一了UC、土豆、優酷等自媒體的內容分發和創作收益提取。而阿里大文娛還將在大魚號中陸續增加更多功能。

內容生產方面,阿里大文娛表示將提供大數據及版權資源支持。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通過大魚數據中心,創作者能夠看到自身內容的消費狀況、網路熱點狀況,以及自己所在品類的行業數據,從而為內容創作提供相應的指引。

版權資源支持是本次發布的一大亮點。不過,周曉鵬表示,大魚號所關注的版權跟網易雲音樂、騰訊的版權爭議問題是兩個概念。阿里大文娛自身積累了豐富的版權資源,據了解,僅優酷就有2000多部版權劇、400多檔綜藝等版權,建立版權庫後,創作者可以獲得更多獨家創作資源。比如,影視類、搞笑類創作者可以更早獲得阿里文娛具有獨家版權的創作素材,或者獲得去影視拍攝現場的機會。

大魚號創作者也可以將自己的視頻上傳版權庫,從中了解到視頻的消費情況或作品是否被盜用,以實現版權的追溯。據了解,這個版權庫將來還會進一步變成版權交易平台,阿里也希望能藉此促進版權市場的良性發展。

用戶觸達方面,大魚號實現了一點賬戶統一管理多端互動,據周曉鵬透露,大魚號上的內容將來會在更多阿里應用埠進行推介—包括蝦米,未來也會實現跟淘系產品的打通。在精準分發的基礎上,大魚號將搭建粉絲運營體系,包括賬戶內容頁面的個性化設計,以及活動、問答、直播這樣的強互動方式,讓創作者與粉絲建立聯繫。

泛宣發、泛電商、泛IP

據了解,大魚號還將推行潛力頭部的挖掘計劃,給腰部創作者、新創作者提供更多資源。除了每個月百萬元的創作指引金獎勵,大魚號會通過任務活動體系促進這些創作者與商家的對接。此外,大魚成長和認證體系將幫助腰部和新進入的內容創作者提升創作能力和商業轉化能力。隨著內容行業垂直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扶持優秀的腰部創作者顯得越來越重要。

商業變現一直是內容創作者的大難題,周曉鵬在採訪中表示,土豆從8月開始陸續在做商業化。「目前來看,整體趨勢很好,但還在探索當中,這些模式是不是能夠立得住,還要看數據。」

具體來講,大魚號將以泛宣發、泛電商、泛IP三種模式為短視頻內容創作者開拓新的變現路徑。

首先,大魚號將放大短視頻在影視綜漫宣發中重要價值。阿里在文娛產業布局廣泛,有大量宣發需求,大魚號短視頻創作者可以通過創作預告片、精彩剪輯及解讀視頻等內容再造的玩法在宣發鏈條中取得收入。

泛電商方面,目前大魚號已接入阿里電商體系,承接廣告營銷任務。淘寶也推出了Channel T,為大魚號短視頻內容創作者打造覆蓋淘寶二樓、淘寶台、短視頻全淘融入的三層合作模式。

泛IP方面,除了前述版權交易和版權追溯服務,大魚號將持續從短視頻內容中發掘IP,以求對其全鏈路開發—孵化有潛在IP價值的號,對接與阿里在影視、綜藝、音樂、體育等方面的公司。

周曉鵬表示,阿里希望大魚號創作者的收益不僅來自廣告分成和補貼,而且基於阿里整個商業體系,讓創作者能夠得到不同收益。

直播下滑,短視頻增長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及Questmobile的相關報告,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直播行業遭遇瓶頸,用戶總規模持續下滑,而短視頻行業依舊保持快速增長,從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用戶增長了11.5%(約2000萬),成為移動視頻新的爆發點。

從3月底轉型短視頻以來,土豆保持著每月20%活躍用戶的快速增長。QuestMoible發布的《移動互聯網2017年Q2夏季報告》表明,秒拍以2.86億月用戶規模數位列第一,快手以1.29億居第二,土豆以3013萬排第三。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近日發布的《2017短視頻行業大數據洞察》報告顯示,30歲以下用戶是短視頻受眾的主力,使用黏性也更高。土豆平台上3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佔比超過60%,其中19-30歲主力用戶人群表現尤為突出。

同時,不同年齡段用戶喜好的短視頻類型、觀看時間及互動方式也有明顯不同。數據顯示,18歲以下青少年最熱衷於遊戲類,19-25歲用戶熱衷於追劇及動漫,而26-30歲青年人更加關注育兒類題材。

這一報告預測,未來短視頻行業將持續碎片化發展,PUGC+分發模式(土豆、西瓜、美拍)和UGC+社交模式(秒拍、陌陌)的平台將長期並行,但最終都會走向社群化。另外,單體短視頻平台將面臨更大風險及壓力,而依託阿里、騰訊或微博等生態體系將會有更大機會。

從去年開始,各大短視頻平台紛紛投入重金補貼創作者,大魚號也投入20億元資金。不過周曉鵬表示,補貼雖然有它獨特的價值和作用,但無法支撐起內容創作真正的生態,如果這種模式不能持續,則有頗高風險。

進入行業較晚,但增長速度快,土豆的信心除了來自阿里的資源,還在於土豆認為目前的短視頻行業打法還很模糊。「目前來看,沒有任何平台有非常清晰跟成熟的短視頻商業打法,今年應該是一個教育和探索市場的過程,明年會有一些新的模式出來。」周曉鵬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周曉鵬表示,土豆和某些短視頻平台並不在一個賽道上,快手做的是工具加社交的賽道,而土豆是內容分發的賽道,沒有可比性。另外,土豆更關注年輕人、年輕態的東西,跟今日頭條大而全的分發模式也不一樣。

上月,原阿里大文娛集團新移動事業群總裁、UC總裁何小鵬宣布離開UC,投入互聯網汽車行業,土豆短視頻的業務轉由周曉鵬負責。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對另一位「小鵬」的離開表示不舍,但換帥對土豆的戰略布局不會有影響。9月6日的大魚號短視頻沙龍上,周曉鵬用了半個多小時講解「新基礎設施賦能短視頻生態」。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周曉鵬並未就土豆這個產品本身聊太多,甚至對短視頻行業也著墨甚少,相反,他重點說明的是阿里打算如何通過大魚號將豐富的資源賦能給創作者。「未來土豆的內容都會以大魚號的形式存在。」相比快手、美拍等單體短視頻平台,土豆未來的發展或將更多取決於大文娛體系的整體推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小氣質 的精彩文章:

亞馬遜欲向阿里巴巴發起挑戰 客場作戰能翻身嗎?
全球沸騰!阿里18歲後的第一份禮物:螞蟻金服改變世界高居第6
抱怨同事老咳嗽 華為一員工被圍攻

TAG:小小氣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