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提議華為做手機,任正非拍桌大怒錯了嗎?
近日,一則關於華為的消息上了熱搜。
說的是《華為研發》作者張利華曾在2002年呼籲華為應儘快立項3G手機,否則會失去巨大的市場機會。任老闆一聽,啪地很響地拍桌子說:華為公司不做手機這個事,已早有定論,誰又在胡說八道!誰再胡說,誰下崗。
.
霸氣側漏。
好多人以為任正非在2002年決議不做手機是錯過時機,但恰恰相反,如果在15年前還處在發展第一階段的華為把資源投入到手機上來,極可能就沒有現在的華為了。
這幾年華為手機確實做的很成功,但這不意味著早上十幾年做也可以成功。
.
成功是什麼?
恰當的時機做恰當的事。
小米如果不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早幾年或晚幾年,都不會是飛上天的豬。
還是雷軍說的,做企業一定要選好方向,選擇對你發展有利的賽道,這樣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所以,以任正非的能力和眼光,會衡量不了手機和華為核心業務之間輕重嗎?
不只是手機,房地產、酒店、金融,都可以是華為的菜,以華為的資源和眾多強兵悍將,做哪個不能大發其財呢,一如國內的許多大企業的作法。
但那樣的話,就不會有現在在世界通信領域獨一無二的巨頭華為了。
你以為全球霸主思科是那麼容易打敗的,思科的幾任CEO都被華為幹掉了,這是什麼戰鬥力。
.
再說了,就算是任正非判斷錯誤又怎麼了,哪個企業,哪個人不是在犯錯誤中成長的。
在《華為三十年》中說,中國企業在邁向偉大公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規模的提升、市場的擴張、視角的轉換,更是價值觀的顛覆、認識論的革命,還是文化、政治、經濟變革的過程,是中國從官宦社會蛻變為真正的商業社會的過程。
在成功的國際化企業中,90%都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95%都擁有可靠的全球化流程,如卓越的管理和管理創新;88%都擁有良好的外界關係,如與政府、社會、用戶、媒體、投資人、關聯企業的關係等。
成功的國際化企業必須具有上述三個核心能力,即核心技術、卓越管理、良好的外界關係。在這三個核心能力的基礎上,企業才能構建起全球化品牌,發展出更大規模,締造出世界級水平。
華為已不僅僅是中國的華為,更是世界的華為。但劍橋大學辛格教授的一個結論足以讓雄心勃勃的中國企業家們心驚,他指出,會計分析和股市研究都證明,實施國際化戰略的公司的業績往往是下降的,大約60%不成功。
但是,進,風險大;不進,風險更大。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企業要麼採取保守策略,逐步喪失優勢,將資源消耗殆盡,最終被外國公司打敗;要麼採取攻勢,以現有資源,搶佔全球制高點,在發展中完善和提升自己。顯然,後者意味著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但風險本身並不可怕。
企業,還是人生,一切不過是有所取捨。
.
主席早就說過,方向路線是至關重要的。方向路線對了頭,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如果方向路線錯誤了,你有再大的力量也會失敗。
軍人出身的任正非會不懂這個道理?
不懂的只是議論紛紛的我們而已。
.
決策不去做什麼和決策去做什麼同等重要。
史蒂文·喬布斯如是說。
永遠不要站在井底討論天上的雄鷹怎麼飛,那會顯得十分可笑。
點擊展開全文
※自媒體的好時候還有多遠
※自動駕駛破冰,未來也許不用考駕照了
※人到中年後,爐火純青時
※創業,就是戴著鐐銬跳舞
※大公司開年會什麼樣,竟然找不到一個盛人的地方
TAG:互聯網未來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