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上鋼琴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

《海上鋼琴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

一部真正足夠優秀的電影絕對不是那種一兩句話就可以總結中心思想的。好電影之所以看多少遍都不覺得膩是因為你總是可以在影片里找到新的共鳴,這種觀眾對於電影私人的解讀也許並非是導演真正想要傳達的內容,但這不正是電影的魅力所在嗎!

於1998年上映的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經典的影片。我們被那個從出生到名字、成長、鋼琴技術以及人生結尾所做的選擇的叫做「1900」的天才所深深地吸引著。

影片中這個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故事始終發生在一艘叫弗吉尼亞號的船上,局限的場景不但沒有讓故事顯得無聊反而因其特殊性讓觀眾目不轉睛。可以說這是一部拍給嚮往純真的人看的電影,而對於那些無法感同身受的人來說,這只是一個有些矯情的童話故事罷了。

1900就像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存在,他的一切都那麼特殊,而他之所以能夠吸引甚至是感動我們其實是因為他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了那個我們想要成為卻又不敢成為的人。面對我們崇敬卻無法成為的人亦或是藝術唯有感動。

事實上這個名叫1900的鋼琴師遠沒有我們相信的那麼簡單,對於導演來說他可能意味著更多,這點從這個1900特殊的名字就看得出來。

為什麼他正好出生在1900年的開端?

為什麼他被遺棄在一艘從歐洲開往美國的輪船上?

為什麼要取1900這麼特殊的名字?

這應該不是一個藝術創作的巧合,準確的說是藝術賦予了它非同尋常的象徵,考慮到電影設定的時代背景以及影片開頭展示的人們在輪船上看到美國自由女神像時激動的場景我們不難聯想到其實這也是一部講述歐洲傳統文化和美國現代工業文化的一次碰撞和探討。很不巧的是觀眾(尤其是中國的的觀眾)並不怎麼在意這些似乎和我們不相關的文化內容。

關於影片在這方面想要傳達的內容在片中有很多的表現,比如有一個關於張伯倫,愛因斯坦的片段,而其中那段最引人注目,最精彩絕倫的斗琴更是把這種論調完美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只可惜大多數觀眾可能只是覺得這段戲只是為了突出1900在鋼琴上的造詣有多麼高深罷了。

這場斗琴在傲慢的爵士樂發明者傑利和優雅的1900之間展開。與其說這只是兩個鋼琴藝術家之間技術的比拼,不如說是一次優雅的歐洲傳統文化和傲慢的新文化之間的一次最有力的碰撞。

結尾以1900的勝利告終其實也隱喻了導演對人們忘記傳統文化一味的認可新文化的失望以及希望傳統文化被重視的渴望,這點從影片對結尾的處理便可窺見一二。

關於電影結局為什麼1900選擇不下船是每個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顯然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相信在導演的心中作為傳統文化象徵的1900又怎麼可能踏上那片代表現代文明、新文化的陸地呢。如果他選擇融入那片陸地,就代表了傳統文化的認輸和順從,這部電影就失去了它被拍攝出來的意義了。當然這個無法獲得共鳴的答案顯然不能說服眾多的影迷,準確的說這或許只是導演或者是《1900:獨白》原作者的意願和答案吧。

作為觀眾,我們更喜歡1900這個離我們那麼遙遠卻又好像深埋在每個人內心的人,我們喜歡他的優雅、純潔、勇敢甚至是那份孤獨。

1900的孤獨來源於被拋棄的出生以及只能生活在船上的限制,沒有人可以真正的理解1900(那個小號手或許可以理解),所以他只有選擇用鋼琴來展示自己,和別人交流。而當他選擇下船的時候其實就失去了唯一一個可以緩解孤獨的方式,他最後說道:「鍵盤有始有終,你確切知道 88 個鍵就在那兒,錯不了。它並不是無限的,而音樂,才是無限的。你能在鍵盤上表現的音樂是無限的,我喜歡這樣,我能輕鬆應對,而你現在讓我走過跳板,走到城市裡,等著我的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鍵盤,我又怎能在這樣的鍵盤上彈奏呢 ? 那是上帝的鍵盤啊 ! 」他不願意成為一個只剩下孤獨從而度過餘生的普通人。

這樣的人其實不僅僅只出現在電影里,生活里很多我們稱之為天才的一些人就是這樣的代表。他們往往在某一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無數的人表示了對他們的喜歡和崇敬,可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理解他們。影片船上的人迷醉在1900優美的音樂中,無不讚揚,崇拜,可一旦聽到自由女神像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的忘記了剛剛的沉醉而邁向更「光明」的未來。而這樣的例子在電影中的喜劇尤為突出,那個為我們帶來無數歡笑的周星馳又有幾個人真正的了解他內力的孤獨呢!小丑為我們帶來了歡笑,誰能治好小丑的抑鬱症呢!

而作為普通人,這種孤獨恰恰來自沒有人認可。重複不斷的生活讓我們失去的生活的激情,我們渴望成為別人眼裡的天才,得到別人的認同。可我們卻只看到了他們光鮮的外表,而這部電影讓我們同樣看到了原來那個我們一直渴望成為的人也是如此的孤獨,這種共鳴讓我們有一絲慰藉,但我們卻不敢做出1900那樣勇敢的選擇,我們永遠沒辦法成為1900。

為了讓電影更適合商業市場,電影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述了充滿對抗元素的斗琴情節,激動人心的程度簡直可以和最激烈的槍戰相比,而關於1900最後為什麼選擇不下船的解釋則選擇了讓小號手去廢船上尋找1900從而通過對白的方式來展現。關於這一點如果電影有更為詳盡的人物刻畫,即使沒有這一段而直接展示1900最後的選擇也許會更出色。

面對1900的選擇,和他一樣的「天才」只會感到理應如此,而普通人則會表示敬意,而更加善良的人或許會感到傷心難過,恨不得小號手把他砸暈帶下船去。無論是那種人,相信只要你是一個真正喜歡電影的人都不會拒絕這樣一部精彩的電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電影看2遍 的精彩文章:

《夜行者》,不跑新聞的心理變態不是個好賽車手
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殺手有沒有讓你睡不著覺過?
諾蘭用一部《敦刻爾克》告訴我們電影應該是體驗的

TAG:經典電影看2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