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手機」又來了?商家要炒作「共享」概念到何時

「共享手機」又來了?商家要炒作「共享」概念到何時

雲南新聞聯播截圖

在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後,共享手機終於也出現了...... 日前,共享iPhone出現在昆明。據報道,辦理共享手機業務的店鋪8月開始推出此項服務,提供iPhone7/iPhone7Plus、華為P10、魅族PRO7、魅族PRO7Plus、三星Galaxy S8 Plus、vivoX9s、OPPOR11等手機的租賃業務。

此次共享手機出現在iPhone新一代產品即將上市之際,面對一些「果粉」對價格越來越高的抱怨,一些商家打著「共享」的旗號來尋求商機、刺激市場,本也無可厚非。只是,越來越多的商品被納入「共享」的範疇,是不是在濫用這個熱點概念呢?

要得出答案,就得精密推算,做出合理的分析。有分析認為,通常基本合約周期為1年,以iphone7(32G)為例,使用信用卡模式的租金是264元/期,每期25天,合約周期為15期;芝麻信用模式租金為330元/期,每期30天,合約周期為12期。兩種方式下,一年的租金都為3960元,僅比新手機的價格便宜約700元。這樣的「共享成果」實在讓人哭笑不得。這也難怪共享手機會引發廣泛質疑,因為共享產品無法讓用戶體驗到廉價的好處,就算不上合理的創新。

另一方面,共享手機在流通過程中的監管和維修等問題,仍懸而未決。試想,你拿到的手機被之前的用戶拆除了某個零件,但你又沒及時發現,耽誤自己使用不說,若缺乏監管渠道,最後如何追責?而且,租賃平台的手機維修費用過高,這一點與共享單車的維修成本有著本質區別。

更重要的是,共享手機對個人信息安全無法保證。如今,手機早就不單是打電話、發簡訊的通訊工具了,手機的信息安全與用戶的財產安全、生活安全乃至人身安全都息息相關。即使共享手機在技術上可以保證個人隱私不泄露,起碼目前,多數人從心理上還無法接受如此用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共享產品具有公共性、合作性,但一到傾向於私密性,就幾乎沒有生存空間。共享的本意是共同付出、共同收穫,而非無償奉獻,更不是以公代私。要維持共享多方之間的信任,只能依靠互聯網技術和契約精神。大家承認這些,才會進入共享的圈子。但越發達的網路技術、越明確的契約精神,只會越尊重個人隱私和合法權益。在個人信息安全面前,所謂的「共享精神」應當讓步。

進而言之,應值得提倡的是共享精神,而非套用共享經濟模式,更不是炒作共享的概念。對於新生事物,我們向來推崇鼓勵、提倡,但並非所有的創新都是合理的,也不是所有的「美好初衷」都能帶來如願回報,有時反而會觸發不可控的風險。因此,共享手機要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支持,還需要拿出更科學的商業模式和監管辦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職教師劉克儉系翟某欣舅舅,未參與事件
美媒盤點蘋果新品發布會六大看點:將首推OLED顯示屏手機
印媒:美或把最後一架C-17「環球霸王」運輸機賣給印度
美國印尼舉行年度海上軍演,美曾稱探索擴大在東南亞演習範圍
重英輕阿:馬島戰爭中的美英關係及美國的對英軍援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