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說你要放棄物理?孩子:算計當下不如著眼未來

聽說你要放棄物理?孩子:算計當下不如著眼未來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所長方忠在為人大附中的學生上入學第一課時透露,新高考「棄物理」現象已成為趨勢。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有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僅佔總人數的30%。這股風氣也蔓延到了今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北京,學校的規則說明會剛結束,已經有不少家長在討論「能不能不選物理」。

來源9月11日《科技日報》

物理學科被考生「嫌棄」,這與曾經流行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形成鮮明對比。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物理學科「遇冷」這個話題

陳思進

「遇冷」原因:物理性價比太低

物理學科「遇冷」背後有多方面的原因。

對學生來說,「物理太難」使得作業量大幅增加,還不一定能夠取得高分,「性價比太低」。

不少家長看來,什麼牛頓力學、電磁知識太過高深,不從事科學研究的孩子們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常識也就綽綽有餘。

而對學校而言,物理學科非常依賴教學資源,因此一些優質教育資源欠缺的學校傾向讓學生放棄物理。

而一些地方的新高考模式中,自由選擇的三門並非按照實考分數,而是採取對全省位次進行賦分,導致成績靠後的學生由於物理太難放棄後,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擔心無法獲得較好的位次也選擇放棄。

如果你不太清楚「新高考」規則,可以看下面的小科普

1.文理之選而是「3+X」選考制度

在新高考中,物理和政治、歷史、地理、化學、生物、技術一起作為選考科目,學生只需從中選考三門即可。

2.改分數製為賦分制

新高考的計分規則也有所改變。比如浙江的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卷面分不是最終成績,而是要根據卷面分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的排名比例,再給出對應分數。通常情況下,考生基數越小,賦高分就越難。

總體來講,學生「棄物理」而選其它科目以獲取較高的成績(排名),是比較現實的做法。

學生「棄物理」成趨勢

物理學界很心塞

「物理教育的缺失會帶來許多惡果。」元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洪文表示,往大了說,國家物理人才會出現斷層,工業發展將後繼乏力;往小了說,除了少數文科專業外,沒有物理知識做基礎,大學階段很可能遇到學習阻礙。

且不說國家級物理人才的缺失,還記得初高中時我們萌萌噠的物理老師和他們的花樣實驗么?

從個人經歷看,高中階段學習的物理知識,在後來的學習乃至工作中,直接作用可能不明顯,但物理學科培養的理性思維和邏輯能力,以及對宇宙自然的興趣和認知,對所有學科都有意義。

今天,個體的生命得到延長,但產業的周期卻在大幅縮短,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交叉要求我們的知識體系更為多元和健全,要想在加速迭代的格局中掌握主動權、避免被淘汰,除了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還要善於調動和使用各個領域知識,而在高中階段培養的理性思維、打下的科學基礎至關重要。

從更現實工作角度出發,理工科生轉文科類工作是相對容易的,很多人稍作適應就能勝任工作,一部分人甚至因為有理工科的底子、邏輯分析能力更強,在文科類工作崗位上往往幹得更好;相反,文科生轉理工科類的工作則非常困難,甚至很多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哪怕從工作適用寬度來看,我們也更應該重視繼續理工科的教育,而不是因為難就在教育中放棄掉。

呼籲:算計當下不如著眼未來

「物理遇冷」的背後,隱伏著考生和家長反覆的權衡與算計,以及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分數至上」主義。

前段時間,一個退休老教授撰寫的《牛蛙之殤》在刷屏朋友圈的同時再次讓我們反思:教育的初衷是育人。

相比於中國高考的「分數至上」,美國大學的選拔更多考量的則是Diversity(多元化):

招生官考量的因素除了基本的標化成績、GPA之外還有包括活動(興趣愛好)、文書,甚至對於你的種族、宗教信仰、家庭背景都有一定的考量。

目前高考還是指揮棒,學生和家長不可避免地追求高分,但涉及到未來長遠選擇時,是不是可以儘可能地照顧孩子的興趣?教育關乎孩子的成長,關乎國家未來,我們改革中的探索是不是還可以做得更多更好?浙江、上海等地的物理學科「冷遇」也許通過制度設計能夠得到改觀,但破除功利主義、回歸教育的初心還需更多的努力。

這正是:物理雖難值得學,立足長遠是關鍵。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博留學STUDIO 的精彩文章:

「喂,二哥,你怎麼厲害?」

TAG:覃博留學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