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方案印發 利劍出鞘 「1 6」組合拳攻堅大氣污染

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方案印發 利劍出鞘 「1 6」組合拳攻堅大氣污染

摘要:《方案》的印發,一方面意味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迎來新一輪環保督查風暴;另一方面,督查風暴下,不僅對大氣污染治理起到改善空氣質量,對於供給側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也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本報記者 梁文艷報道

花費了近5個月的時間,派出大氣污染防治28個督查組,環保部的深度調查近日終於有了結果。

環保部近日發布消息稱,經過檢查,28市存在環境違法違規問題企業22832家,涉氣散、亂、污7180家。無污染治理設施,廢棄直排超過4000家,未安裝污染治理設施企業2480家,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企業2016家,涉嫌自動檢測弄虛作假企業4個,涉嫌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問題企業3310個。

從這一組數據來看,我國部分城市及周邊的大氣環境形勢並不樂觀,而「散、亂、污」等企業治污不到位的現象仍然突出。事實上,進入9月份的第一天,北京市的PM2.5`(細顆粒物)濃度達到137微克/立方米,部分區域達到重度污染,超過200微克/立方米,大氣污染治理形勢依舊嚴峻。

為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日前,環境保護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和北京、河北、天津、山東、山西、河南等六省市人民政府公布了「1+6」的治理秋冬大氣污染組合拳方案,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及6個配套方案。

《方案》的印發,一方面意味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迎來新一輪環保督查風暴;另一方面,督查風暴下,不僅對大氣污染治理起到改善空氣質量,對於供給側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也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治理大氣污染首提雙降15%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環境保護所做的承諾。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環保部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總體平均要下降15%,重污染天數要下降15%。而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從9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的第11輪次強化督查正式啟動。根據《方案》,強化督查統一安排,強化督查將共安排15個輪次210天,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需要指出的是,《方案》是首次針對秋冬季「量身定做」的專門治理大氣污染方面的政策,意在改善秋冬季空氣質量,減少重污染天氣。

記者注意到,除了各個城市確定了環保雙降指標外,整個《方案》中還有一大突破被業內人士稱之為「雙保險」。據記者了解,首次提出雙降指標「加強版」的背後則是提出了量化問責概念。該問責機制是對污染物濃度不降反升、空氣質量惡化,將問責正副縣長、正副區長、正副市長及市委書記。

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表示,量化問責關注的重點是縣區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落實情況,同時延伸到地市級黨委政府及有關單位的落實情況,不允許應付,不允許懈怠,不允許不作為亂作為。「你不幹活,可能就會攤上事情,只要你不落實責任,就會被問責。」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雖然制定環保量化目標很有必要。但是,其目標也不能一刀砍,如果一刀砍也會很危險。因為對於很多城市來說,污染並不是城市本身的問題,而是周邊的問題。

林伯強向記者舉例說,以北京為例,北京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幾乎不存在了,那麼為什麼北京還說有污染呢?其實,污染源是來自周邊地區,包括河邊、山西等地方的污染排放所造成。

據記者了解,在以往的整治環境污染的行動中,今年就冬季治理大氣污染的力度將更加猛烈。據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勇對外表示,大家可能覺得前期的力度已經很大了,到了秋冬季,督查力度會更大。現在已經調集了5600人在前方督查,目前環保部正在抽調一批監測人員,馬上「上前方」,抽測大企業排放是否超標。此外,還要抽調一批「特別工作組」,將對重點地區進行重點突擊。

在環保「高壓」下,今年秋冬季的污染形勢如何呢?高長臣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追求經濟建設環境保護意識相對淡薄,當初部分地方政府缺乏對項目環境影響的評估意識,繼而一些地方性污染企業成為了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因此,《方案》的落實、執行、實施與監督管理體現在多個環節上,重點要看地方政府對《方案》的認識程度和執行實施的力度。

散煤治理成關鍵

據相關數據顯示,工業排放是中國大氣污染的第一大排放源,目前,工業排放是中國SO2、氮氧化物(NOX)、一次細顆粒物(PM2.5)及VOCs的第一大排放源,民用排放是一次PM2.5的重要排放源,交通源是NOX和VOCs的重要排放源。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工業排放中的二氧化硫排放佔全國90%,煙塵佔85%,而氮氧化物佔70%,在這些污染物中,揮發性污染物均來自工業污染。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方案》涉及強化督查、巡查、專項督查等六個配套方案。其中,「2+26」城市將實施更加嚴格的措施,包括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重污染天氣應對等方面共11大項、32個小項措施。其中,秋冬季節減排的重點領域是「兩散」(即散煤和散亂污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PM2.5,指的是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而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轉化而成,而這些氣體污染物往往是人類對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燒造成的。

日前,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大氣污染物減排任務量是去年的兩倍多,將近三倍。在執行力方面,去年執行力不像今年壓迫式的執行力,所以,我相信今年的減排量是非常大的。

生意社能源行業分析師何杭生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一到冬天,煤炭燃燒仍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應的主要方式。另外,柴油汽車、卡車以及排放物中的雜質導致空氣中存在大量顆粒物。

「實現雙降目標,改善空氣質量,散煤治理非常重要。」林伯強說,一到冬天,霧霾就特別嚴重,霧霾嚴重的原因或許也與氣候有關聯。但主要的原因還是跟散煤取暖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能把散煤轉換成電是破解散煤問題的一個好方法。

那麼,散煤真的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嗎?稍早之前的一次討論霧霾的座談會上,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給出了一組數據:「散煤燃燒沒有任何環保措施,1噸散煤直接燃燒產生的大氣污染排放量是同等質量電煤10倍以上。」

「如果說,煤炭是導致大氣污染的根本原因,對於這種說法我個人並不完全認同,我們不能把當今的大氣污染完全歸過於煤炭行業。」高長臣認為,早在七八十年代,京津冀周邊地區各大鋼鐵企業應用的燃料完全是煤炭,可以說到處都是大煙囪,還沒有應用現在的脫硫、脫銷、消煙、降塵技術,飛灰和煙氣對大氣也確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但霧霾是大氣嚴重污染的表象,只是在最近幾年才形成。應該全面了解和認識大氣污染的成因所在,不能對哪一個污染源以點帶面擴大化導致決策層誤判,造成大氣污染整治工作不全面而降低治理成果。

大氣治理壓力仍存

稍早之前,在一次環保峰會上,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曾表示,幾乎所有與大氣污染物有關的指標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全世界都是第一,目前,我國的大氣環境所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相關負責人曾在一次公開會議上表示,當前的大氣污染防治還存在著重末端治理,輕源頭控制和清潔生產等「短板」。「十二五」特別是「大氣十條」實施以來,霧霾治理「攻堅戰」雖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入秋以來,以京津冀地區為典型的霧霾天氣仍在持續,當前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還存在諸多「短板」。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對於當前環保部實行的「利劍行動」,也引起了部分業內人士的擔憂。

林伯強認為,與環保沾邊的企業其實多數企業處於「環保邊緣」,環保督查在短期內的確對一些城市及周邊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如果環保督查組走了,那麼,這些處於「環保邊緣」的企業是否還會在開工呢?

何杭生也認為,在諸多高耗能、高污染例如鋼鐵、焦化等行業因利潤較高,會不會在環保風暴下還會出現個別企業頂風作案?如果真出現「貓捉老鼠」的遊戲,那麼,此次《方案》就會大打折扣。

林伯強建議,在治理污染方面,光靠環保督查還是不行,還需要從制度建設出發,提高環保門檻,加大環保處罰力度才是長久之計。

「控制大氣污染還要從源頭抓起。」何杭生說,源頭治理簡單來說就是需要控制污染源,也就是目前的環保整頓和生產脫離等方面。因此,監管層要實施嚴格、強硬的處罰力度,不能讓企業有機可乘。對於環保達標和污染企業轉型綠色的企業,也要宣傳與獎勵,這樣獎懲一體,才會使市場信服,社會信服,讓環保工作平台化、大眾化、公開化。

高長臣表示,大氣污染防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要建立長期治理和監督管理長效機制,避免地方職能部門誤讀方案的中心思想和目的。在《方案》執行過程中走過場搞地方保護主義,更不能趁機掩蓋過去的不作為而利用方案實施過程亂作為。

同時,高長臣建議,監管層應通過不同渠道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對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認識,在真正領會國家對大氣污染防治方案中心思想的同時,能兼顧國家能源現狀、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並能積極配合國家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實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產經新聞 的精彩文章:

任鵬飛:一位銷售精英的苦樂年華
共享單車的發展路在何方
金磚十年:合作共贏 砥礪前行
市場前景廣闊 VR產業亟待完善
三大電信運營商上半年「成績單」出爐 移動領跑 聯通墊底

TAG:中國產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