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記:你想要如何評價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這個存在?
本文作者: Carlin Flora 卡琳·弗洛拉(Carlin Flora)是一名記者,此前曾在《今日心理學》雜誌(Psychology Today)擔任特刊編輯。她曾在《發現》雜誌(Discover)和《科學美國人Mind分刊》(Scientific American Mind)等媒體發表文章。2013 年,她出版了新書《朋友的影響》(Friendfluence)。本文由AEON授權《好奇心日報》發布,你可以在 Twitter 上關注他們。 伊內茲有著捲曲的金髮和細長的四肢,在華美服飾的映襯下,她更顯得妖嬈嫵媚。可即便如此,你還是能從她稍微突出的藍色眼睛中看出她缺乏自愛。在她的眼睛裡,一種虛假的情緒隱隱閃爍。伊內茲喜歡盲目模仿那些有男朋友的女生。一些奉承者在背後說了很多她的閑話。根據時下流行的好萊塢電影情節和她表露出的狡猾巧妙的氣質,我們不免覺得這些猜想可能不太理性,甚至有些下流。但是,你又不能否認類似的流言總是粗俗且充滿誇張的戲劇元素。伊內茲根本不關心這些問題的答案,因此她更喜歡用嚴肅的語氣問候:「你好嗎?」這樣的情況至少發生了六次。她經常被自己慷慨大方的想法弄得精疲力竭,不過真正導致她身心俱疲的卻是自己什麼也沒有付出的負罪感。這段有趣的文字出自愛德華·聖奧賓(Edward St Aubyn)的小說《最後》(At Last),描寫了伊內茲的外表、社會地位、心理和行為。就描寫一個人而言,很難有人能比聖奧賓做的更好。而在日常會話或者約會網站上,人們也絕不可能給對方留下比聖奧賓筆下人物更好的第一印象。即便如此,任何特定讀者在閱讀時都會將自己理解、記憶和世界觀強加於伊內茲身上。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伊內茲。同時,她又是象徵自己所處社會環境最差情況的標誌——諷刺有些人喜歡模仿冒充的性格。 雖然通常情況下的我們沒有聖奧賓那樣出眾的描寫天賦,但我們還是時常描述我們自己和他人。有時候這樣做的風險很低,比如閑聊時;有時候這樣做的風險很高,比如給一個前來找工作的應聘者下結論或者為朋友介紹對象時。 作家們追求的是情緒顆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指將情緒進行精準細分描述和感知的能力,高情緒顆粒度意味著能夠更精確地體會這個世界的質感以及內心細微的變化與涌動——譯者注)、重要的細節和恰當的隱喻。社會學家和人格心理學家則發明出類似「大五類人格測試」(Big Five)這樣確定個體人格特徵的分類工具。 在「大五類人格測試」中,研究人員將對受試者的外向性、情緒不穩定性、親和性、開放性和嚴謹性進行測試。如果我給你描述的是一個「來自美國中西部地區的中年亞洲人,樣貌不錯,性格外向,和藹可親,情緒不太穩定,思想開放」,你根本想像不出她真正的樣子。你腦海中有的僅僅是模糊的框架式印象罷了。
圖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語言習慣和行為怪癖,而我們的氣質性格中至少有一部分是與生俱來的。甚至來說,我們的行為特徵和日常習慣也是生下來就確定好的。但隨著時間流逝和環境變遷,所有這些特徵都會發生改變。 如果有一天怪癖不再是怪癖,我們便會改正自己的行為。我們將自己的性格特徵「封存」在自己結實獨特的軀體之內,堅信自己的性格一定經過充分改造定型,將會始終保持一致。然而,性格卻並不是這樣。從流行心理學圖書作者、商學院教授到占星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評估他人的辦法。如果我們真的能評估他人,難道現在不應該存在一種非常流行的評估手段嗎? 實際上,最近有兩個打破陳規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徵會漸漸發生改變,而且經歷一段時間後可能會出現天翻地覆一般的變化。當人們接受治療性干預之後,人格特徵的改變速度會相當快。 一百萬個細小的人為因素——語調、鞋子的品牌、微笑的頻率——才能構成一個人完整的人格特徵。我們很難將其拆開從而一個個詳細審視,也很難確定的將其描述出來。如果一個人身上有多種特徵,甚至是特徵數量多到趨近於無窮,我們應該如何形容這種無窮?對於理論數學家而言,這是一個合情合理的問題。但在與數學截然不同的性格科學領域,大部分情況下,人們更相信感覺而不是精度。
圖片來自PxHere
作家是最能捕捉到這種不斷變化狀態的群體,他們在描寫角色時有著自己的固定步驟。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在不經意間描述他人。只不過我們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自己也有一套描述別人的固定步驟。 我們想讓聽眾喜歡自己描述的這個人嗎?想讓聽眾在這個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讓這個人與我們形成對比,從而突出我們的優點?我們身邊的人不斷改變,而我們的目的和意圖有人處於變化之中。有時候,想要實現自己社交目標的先決條件便是假裝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徵。 與他人相識後,我們腦海中會出現大量感覺和印象。這些感覺和印象就好像混亂的馬賽克一樣,在我們的思維中慢慢組裝聚合,形成整體。瑪麗·蓋茨基爾(Mary Gaitskill)在她的小說《母馬》(The Mare)中形象的描述了這個過程。《母馬》的主人公叫瓦爾維特(Velvet)的姑娘,生活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她與來自紐約州北部的中年女性金潔爾(Ginger)以及家裡附近馬廄里的馬匹關係很好。金潔爾這樣形容瓦爾維特的母親艾麗西亞(Alicia): 我花了一分鐘才意識到,她之所以讓人感覺到體內充滿力量,原因不是發達的肌肉和高大的身材。真正的根源在於她的性格:她體內好像有一個大水箱一樣,能裝得下一切。後來,金潔爾遇到了一個名叫貝弗莉(Beverly)的馴馬師: 她的眼神單純,但卻流露出猩猩一般的狂野、侵略性和狡猾。她目光如炬,你很難通過她的眼睛直視她的內心。她言語上客氣禮貌,但臉上卻帶著青年人那種不屑和嫌棄的表情。她看上去像是那種能把孩子引向歧途的傢伙。這些外觀描寫是讀者了解人物內心的「入口」。不過,我們更多能了解的是金潔爾的內心。也許她認為自己給出的是關於他人性格的描述。但實際上,這都是她本能直覺的體現。直覺與她的心理狀態混合在一起,進而塑造出他人在她眼中的形象。通過看待這兩名女性的方式,我們能發現金潔爾對危險有著敏銳的感知。艾麗西亞和貝弗莉後續的行為會告訴我們金潔爾的直覺是否準確。小說作家們都明白一個道理:相比於描寫一系列性格特徵而言,刻畫筆下人物的行為才是揭示他們內心世界的最好手段。 缺乏環境的烘托,人物性格就無法得到充分表現。作家們了解這一點,因此他們通常不是直接透露某人的「真相」,而是讓角色對自己的評價與他人對角色的評價形成鮮明對比。為了達到最好的喜劇效果,聖奧賓為讀者展現了伊內茲的自我概念有多「脫節」。 在這個領域中,小說作家比外行有優勢:精明的旁觀者能夠從人物角色的自我評價和行為舉止之間找到差異。不過,無所不能的小說作家無需為讀者將整個拼圖都拼全:他塑造了筆下的角色,也了解這個人物。同樣,如果能摒棄附著在一個人身上的刻板印象(比如一個人是來自德州的年輕工人階級)而給他全新的評價和判斷,我們就可以糾正自己心中的刻板印象。這種對比讓我們知道,認定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始終如一是一件荒謬可笑的事情。與真正的戰爭英雄相比,自負自誇且喜歡舞弄槍支的德州人就顯得不那麼勇敢無畏了。 在阿德爾·瓦爾德曼(Adelle Waldman)小說《納撒尼爾的愛情故事》(The Love Affairs of Nathaniel P)開頭,書中角色納特(Nate)前去前女友埃莉薩(Elisa)的公寓參加宴會: 每次納特看到她時,埃莉薩的美貌都讓他心頭一震。好像在那一瞬間,因為分手而引發的受折磨情緒迸發而出,進而扭曲了納特腦海中關於埃莉薩真實樣貌的記憶。在納特記憶,埃莉薩是一個卑鄙可憐的生物。可是當她打開門時,納特竟然看到了一個生機滿滿、健健康康的美麗女子。然而幾分鐘後,埃莉薩又開始發牢騷。此時,納特回想起了她被寵壞的性格和暴躁的臭脾氣: 她的美貌變成一種刺激,一種卡利普索風格(Calypso,海中女神,荷馬所著《奧德賽》中人物——譯者注)的誘惑。因為這種美麗,他又一次深陷其中。除此之外,當他用叉子輕輕撥動面前的雞肉時,納特注意到埃莉薩鼻子上的毛孔和前額上的粉刺。粉刺就長在埃莉薩的髮際線旁邊。這都是細小的瑕疵,對大多數人而言,在女士身上發現類似的問題都是不紳士的作為。但對埃莉薩而言,我們似乎應該用奧林匹克標準的完美容顏來評判衡量她的美麗。如此一來,鼻子上的毛孔和前額上的粉刺這樣的缺陷就成了評判她的證據,使得納特對她的印象打了折扣。當然,這是不合理的想法。埃莉薩形象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她人物性格與外在特徵之間的聯繫上,更體現在兩者的變化過程中。浪漫多情的紛擾糾葛決定了我們如何感知他人以及如何採取行動。看著一個人在不同人群面前改變的過程能為我們提供很多有趣的信息。如果你看不到一個人與他人頻繁的互動過程,那你只能憑藉自己的理解和印象對他進行「評價」和「描述」。這時候,你評價和描述的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他。 在描寫角色特徵的過程中,小說作家慢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同時漸漸將自己的想法展現在讀者面前。瓦爾德曼的文字告訴讀者納特是一個善於觀察和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對於埃莉薩缺點的批評太過小氣且荒謬無理,但又能用微妙精緻的理由解釋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正因如此,納特在小說後面才做出了脫離自我意識的舉動。對那個被他隨意虐待女性而言,沮喪和挫敗來的更加兇猛。盲點讓我們了解一切,而每個人身上都有盲點。 我們都有猜測他人如何對待我們和看待我們的想法。有時候,我們甚至還會不理性的想要知道他人的行為習慣。這種想法和慾望使我們拚命的想要給他人確定固定的性格,全然忽視一切能證明人類性格其實是不斷改變的證據。我們想要一勞永逸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後把所有人都安排到正確的位置上。這就好比把玩具整整齊齊的放在玩具屋裡制定的位置一樣。放好之後,我們便可以高枕無憂的盡享一切。 大量流行心理學和商業類的勵志書籍為我們提供了用來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測試以及定製式原稿。各大公司招聘員工時也依舊會用早就被證明根本不能預測個體未來表現的性格測試考察候選人。的確,利用我們想要控制複雜社交世界慾望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描述雖然不具有決定性作用,但這種框架式概念卻能揭示我們自己和所關心之人內心的行為和思考模式。其實,我們的行為和思考模式非常有趣。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在《權力的遊戲》中對應哪個角色,這只是一種自然的本性罷了。 分析自我和他人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消遣活動。有時候,這是一個殘忍而使人痛苦的過程。當然,大多數情況下,分析自我和他人還是輕鬆愉快的。但是,流言蜚語會慢慢進化成一種複雜的生存機制。性格分析是我們認識他人的重要環節,但它的深層目的絕不是讓我們對他人產生一成不變的印象。相反,性格分析能幫我們理解不斷變化的常規情況,為我們的群體增添生機和活力。評價描述他人時,我們其實就是將自己與他人綁定在一起,形成聯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估算出別人如何理解感知我們在未來的一舉一動。每個人都在其他人身上做著測試,利用的對象包括共同朋友、泛泛之交、傑出人物和社會名流。如果我們都能認識到人的性格特徵處於不斷變化狀態,那就會將八卦流言的重要性過度複雜化。 社會科學領域的數據資料顯示,大約五十多年裡,人格心理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描述個體特徵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模型和辭彙。在這些模型中,研究人員可以將你劃分到「高」、「中」、「低」三個等級之中的任何一個,也可以用「大五類人格測試」的任何一個維度對你進行評價。最終,你會被劃入一個子類型之中,比如「活潑型人格」或者「風險迴避型人格」。適用這套體系的問題在於,人們並不符合評價體系描述的維度,通常也不符合極端條件的定義。各種傾向雖然真實,但卻不像逆傾向那樣具有揭示意義:一個朋友性格外向,但與同事在一起時卻少言寡語;一個女兒在學校時平易近人,但在家卻脾氣暴躁。
圖片來自 劇照
很多心理學家一直認為人的性格在童年形成,此後便保持恆定不變的狀態。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對這個理念提出質疑。今年一月,《心理學簡報》雜誌(Psychological Bulletin)發表了一篇元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人的神經質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弱。更令人驚奇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幾個月的心理治療便能大幅度減輕一個人身上的神經質現象,效果大致是神經質患者四十年生活磨礪的一半。另一個發表在《心理學和衰老》(Psychology and Aging)的研究則首次比較了同一個人不同時期的性格。他們在測試對象青少年時評估了其性格特徵,又在六十三年後再次對其進行評估。雖然他們使用的評估手段與「大五類人格測試」不太一致,但測試對象在 14 歲和 77 歲時的得分表現並不相同。 其他研究表明,城市和地區也有自己的性格特徵(是的,加州就是懶散型性格)。這可以從兩個層面幫助我們了解當地居民:要麼是生存環境對他們產生影響,要麼是他們因為自己的個性而選擇了具有特定性格的城市和地區。 一個人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也不會斷對他產生影響。看看證據充分的「社會傳染」(social contagion)效應就知道了。根據社會傳染效應,我們身邊的人會影響我們的習慣、價值觀和情緒。有人將人類看成行走世間的獨立個體,絲毫不受環境和周圍人的干擾。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錯誤想法,而我們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圖片來自YouTube
人格心理領域的科學家發現了很多真相,而一個關於性格的理論似乎符合很多這類真相的描述。在這個理論中,環境因素和生活階段都能對人的性格產生影響。布萊爾·利特爾(Brian Little)是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他在新書《我、我自己和我們》(Me, Myself, and Us)這本書中刻畫了性格的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生物學天性」,包括主要由基因決定的神經生理學特徵;第二個方面是「社會學天性」,包括文化和社會對我們行為和思想的影響;第三個方面是「場景特定天性」,它使你成為與眾不同的人。 利特爾所說的「個人計劃」其實就是我們在任何特定時間所要實現的目標、夢想或者需要面對的壓力環境。「自由性格」與我們的生物學天性背道而馳,但卻能幫助我們實現所有的「個人計劃」。比如說,和藹可親的人在督促配偶過上健康生活時會變得苛刻難纏。如果我們想要評價形容一個人,就需要知道她在特定時間的核心追求和目標。她可能為了實現目標而按照「與個性不符」的方式行事,而不是展現自己長期以來對外示人的態度的方法。 如果你既是散文大家又是聲名卓著的精神治療醫師,那你應該能夠很好的理解性格的概念和局限性。但是,亞當·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在 2014 年接受《巴黎評論》(The Paris Review)採訪時卻給出與我們的猜想完全不同的答案: 當人們說「我是這樣一類人」的時候,我的心總是一沉。我們有很多公式,能用大概十個公式定義自己的性格、喜歡的東西、喜歡的人等一切。但是,這些公式的描述詞語與人們在生活中體驗自我的差距非常之大,大到令人覺得荒謬可笑。這就好比畫作下面的標題。你以為自己知道這幅畫的名字。但是實際上,你還是要仔細看畫才能了解它的內容和內涵。 菲利普斯表示,精神分析學應該告訴我們自己因為焦慮而產生的想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渴望有多麼強烈。在他看來,「不知周圍發生何事但卻自我的活下去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 雖然我們永遠不會停下了解他人的步伐,但菲利普斯的看法卻給了我們尖銳的提醒:當我們用「目中無人」形容孩子,用「生活貧苦」形容朋友,用「放蕩不羈」形容泛泛之交時,我們便阻撓了他們成長和改變機會。同樣,我們也限制了他們走出矛盾、打破陳規和即興發揮的空間。接受性格的不確定性和隨時改變性,我們才能更加慷慨大方的接納他人。同時我們也能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只要想要改變就能達成目標。 翻譯 糖醋冰紅茶 題圖來自《黑天鵝》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有一種英文歌,叫TVB的英文插曲
※豆瓣影評:匱乏的恐懼和膨脹的權力
※豆瓣影評:站在剪輯者的角度看年度最佳
※豆瓣相冊:nothing@mori
※豆瓣日記:虛擬世界易進,現實心魔難尋——12部「虛擬現實」影片中的異象空間盤點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