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愚人不如愚己

愚人不如愚己

「愚人」的「愚」是個動詞,指作踐愚弄他人。「愚己」的「愚」也是動詞,指自己拿自己開涮。「愚己」其行動不帶進攻性色彩,可使人擺脫窘迫和尷尬,往往成為化解紛爭、平衡自我的靈丹妙藥。

在這個娛樂時代,愚人之事時有發生,無非是一種小聰明,博人一笑,博己一樂。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讓人難堪、令人窘迫的局面。沒把握好分寸便會帶來嚴重後果,輕則使現場尷尬,重則導致對方惱羞憤怒。愚人的人往往輕狂,難免會弄得自討沒趣、大煞風景,從而也就傲慢,自命不凡,這樣就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愚人不好把握,愚己則十分保險,既能博得大家歡笑,又可顯出愚己者的聰慧豁達。

國學大師啟功先生在他66歲時寫下了自嘲的墓志銘:「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謚曰陋。身與名,一齊臭。」啟功先生才學深篤、著作等身,如此坦誠詼諧的愚己,讓世人對他欽敬無比,喜愛有加。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時常揶揄自己,以一顆平常心去化解煩悶苦惱,這樣生活才會輕鬆愉悅。

但是古往今來,愚人者眾多,敢於愚己者卻不多見。思想家孔子算一位,他善於嘲弄自己。孔子周遊列國之時,處境非常尷尬。有一次在鄭國,孔子與弟子們走散,子貢找人詢問,那人告知:「東門外站有一人,看上去像喪家之犬,那是不是你的老師?」子貢找到孔子後轉述了此話,孔子苦笑道:「我確實像條喪家之犬啊!」這種愚己,需要強大的勇氣。從這看出,孔子胸懷坦蕩。

文學家蘇軾頻年謫居,仕途受到很大的挫折。在這期間他寫過一首《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此詩淺白易懂,以輕鬆戲謔的語氣自我調侃解脫,愚己中盡顯蘇軾的大度超脫。蘇軾這般礙於時勢,表面愚己,實則反諷的是排擠賢能的宋朝政壇。

愚己者敢於正視自身的缺陷、不足和失敗。相比愚人而言,愚己更能突顯智慧。與其煞費苦心愚人,不如輕鬆隨性愚己。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自嘲:「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個很醜陋的人。」林肯的自嘲超越了自卑,升華為達觀的人生態度。懂得適時愚己的人,往往對生活充滿自信與熱愛。演員潘長江戲謔自己:「濃縮的就是精華。」演員葛優也自嘲:「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

相比愚人而言,愚己則是一種大智慧。是件天大的好事,既能博得大家歡笑,又可以顯出愚己者的聰慧豁達。

人生難得的最高境界,是一種超乎物質的平靜的心態,實力與自信的表現,一種寬廣胸懷,也體現一種瀟洒情態。懂得揶揄愚己的人,以一顆平常心去化解煩悶苦惱,更多的是獲得輕鬆的愉悅。有些許「難得糊塗」的真髓,還有些許自由的洒脫,給對方留有相當大的迴旋餘地。

真正的勇氣,永遠有著智慧的光芒在閃耀。愚人不如愚己,對生活多點幽默,做個愚己,主動權握在手中,免受別人奚落嘲弄之辱,言談之間不觸及別人的「逆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痛處」。

愚己者並非裝瘋賣傻、痴呆糊塗,當然不是真的自己欺騙自己,自己捉弄自己,而是老實憨厚的真誠。敢於將自己的缺點袒露無遺,是自己裝成很笨的樣子而讓別人來取笑,或許還能得到別人的理解,自己落個坦然。

不要緊捂著自己的短處,越捂眾人越起勁。沒有算計、沒有欺騙、不妄不偽、不圖名利、恪守誠信,樸實、無私。風趣的人,往往是愚人不如愚己。用嚴於律己的誠懇和寬以待人的謙恭來實現和順與和善。

愚己使人尊敬,愚人使人遠離朋友。劉基也說:「智面能愚,則天下之智莫加矣。」聰明的人儘管用你的智慧去做,但表面上又裝得愚不可及的樣子,這樣的天下就好得不能再好了。遇到紛爭,要盡量處之以愚,要愚得正、愚得實、愚得純、愚得誠,讓一分則息事寧人,既不被酒色財物所迷,也不為甜言蜜語所惑,也不為他人的穢語而怒。某些人卻絞盡腦汁爾虞我詐,卻從來沒有一點「愚己」的念頭,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

「愚」只是一種態度,是幹事的一種埋頭苦幹的精神。從這種意義上講,「愚」就是「智」,「智」象徵成功。學會愚己,多點謙卑,少點自負,多點包容,少點責難,才能成為事業中真正的贏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分為三的人生 的精彩文章:

苦難到底是財富還是屈辱?
用良心稱量稱量身邊的小事、大事

TAG:一分為三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