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日記:《尋找手藝》導演手記,影片之外的故事
本文作者「張景的景」,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想看完整片子請點擊)
為什麼有《尋找手藝》?
我也這樣問過自己。
我出生在湖南西部的一個山村。
只要一些鹽、一個打火機和一把刀,把我放在山林里,我想我應該是能生存下來的。我腦袋裡仍然裝著許多山林生存技巧,這些都是小時候從父輩們身上耳濡目染傳承下來的。
小時候唯一需要購買的是鹽,其他生活資料全部自給自足,房子自己造,村裡有木匠,木匠還會造一些生活用具如桌椅、板凳、水桶等;主食是大米,家家戶戶有水田,春天播種,秋天收穫,期間做些不定期的養護;蔬菜自己家裡種,房前屋後或者離家不遠的地方有菜地,一年四季什麼菜都有,你在菜市場見到的菜老家基本上都不缺;燃料呢,主要靠山上的樹木,砍柴是個辛苦活兒,並不是所有的樹木都能砍,大棵的筆直的樹木主要用來造房子、做傢具,那是不能砍的。因為家家戶戶都要燒柴,房前屋後早已無可燒之柴,有時候需要走一兩個事實的山路深入山裡去。我膝蓋上至今有一個砍柴時留下的傷疤,當時一刀砍下去砍空了直接砍到了膝蓋,砍破的一瞬間,首先看到白色的肉,我想我可能看到骨頭了,然後血就流出來了,並順著膝蓋往小腿流個不停。當時心裡慌,但是知道怎麼處理,就近找到一根竹子,用刀颳去表面那層臟,然後繼續刮出粉末狀,把竹皮粉末撒在傷口,不一會兒血就止住了。回到家媽媽見我已經止住了血,也就沒管我。那一年我不到十歲。
除了砍柴,小時候最常做的事是扯豬草,也就是到山上或者田間去給豬找吃的,然後把各種不同的野菜野草煮熟了給豬吃。養豬是為了解決葷菜的問題,同理還養了雞。每年年底殺豬,一次吃不完的肉掛在灶頭的上方,熏成臘肉,這樣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夏天。豬的油可以熬成豬油用來炒菜。。平常殺豬,吃不完的肉可以賣給村裡或者外村的人,或者先「借」著,他人再殺豬時還上。
有兩種動物養著不是為了吃肉:狗,是用來看家的,有時候上山出遠門,它還可以給主人提醒安全,避免其他野生動物傷害主人;牛,是用來耕地的。所有家畜的糞便都用來做肥料,特別是豬糞和牛糞,是主要的肥料源。
11歲時,全家跟隨考上大學分配了工作的父親進了省城長沙,告別了鄉村生活。
後來我也考上了大學,大學期間,我騎自行車穿越中國,路過中國不同地域,見識了更加豐富的地域性生存、生活技巧。他們也許生活在海邊,也許生活在草原、沙漠,無一例外有一個共同特點是:充分利用身邊的一切自然之物讓自己存活下來,這個過程中他們會製作生產和生活用具,會自給自足養活自己。
大學畢業後,我來到北京,供職於中央電視台,那些年我再次跑遍全國許多地方,那是十多年前。當時農民兄弟們招待我的是各式各樣的茶、各式各樣的杯子,能見到各式各樣的驚喜。
為電視台工作的那些年,我再次跑遍全國許多地方。那是10多年前,每次外出採訪,農民兄弟招待我的是各式花樣的茶、各式各樣的杯子,能見到種類繁多生活用具、生產工具,這些東西會直接連通我小時候的生活記憶,充滿了溫暖。同時也發現,越偏遠的農村,越保留了遠古的生存技巧,自給自足能力也越強。
然而,
這幾年,如果再到農村去,看到最多的是「營養快線」這種飲料和一次性塑料杯子,鄉村的人口也越來越少,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賺錢了。鄉村裡的老人們雖然身懷古老的生存技巧,但大多數時候他們用不上,他們的兒女們在外面賺了錢購買就是。
想想也是,自己已經步入中年,從離開鄉村生活到完全城市化,整整三十年,而這三十年無疑也是中國變化最快的三十年。
現在,深處現代都市的我,已經無法將我的山林生存技巧傳授給孩子們,孩子們也用不上這些。
但是有些智慧至少可以作為影像保留下來,畢竟這些智慧讓中國得以延續數千年。也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中國,遠遠不止你身邊經常看到的那些現代文明。
《尋找手藝》,由此而來。
其實,上面的內容,是我出發拍攝前的想法和文字表達,也就是這部紀錄片的初衷。
在後來的拍攝中,慢慢發現,真正傳下來的不僅僅是我們所拍到的手藝那麼簡單。
手藝人、他們的手藝、他們的產品,連同他們的環境,形成一種無形的溫暖。我想如果我沒有步入城市生活仍然留在鄉村,而這時候恰好有一個攝製組拍了我,那我一定也能散發出這種無形的溫暖。這種溫暖超乎了文字的表達和圖像的記載,它始終環繞在我身邊,它也鼓勵和推動著我滿懷激情地把《尋找手藝》完成。從這個角度看,拍攝手藝人其實就是在拍另一個自己。
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這份溫暖,或許可以叫它「中國的工匠精神」,「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氣神」、「中國夢」等等,但它一定是中國的,而且緊扣我們的內心。
有人反饋說,看完片子覺得導演就是一個手藝人,噢,確實是呢,但最初我可不這麼想,我覺得自己可以幫助到這些手藝人,或者可以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做點什麼,無形中把自己放得很高很高。最後卻發現,真正推著自己走的,不是自己,而是上面所說的那份溫暖,特別是做完《尋找手藝》這個紀錄片之後。每每剪輯到一些有感觸的點,會為之動容,女兒看完片子也說,這個片子里的人都特別可愛。
本來以為這部片子最能引起與我類同經歷或者相仿年紀人的共鳴,後來發現最喜歡這部片子的居然是年輕人,他們包括十多歲的孩子、在校大學生、文藝青年等,也包括五六十歲以上的人,這兩個端點的人喜歡,或許是因為他們不用為生計而忙碌吧?
確實,這部片子需要安安靜靜才能看得下去,這不怨別人,只怪自己水平有限,不能做到全民通吃。那麼可不可以換個方式,比如書?想到這兒,自己都覺得好笑,紀錄片人家都看不下去,更何況書?不過,想想片子里那100多位手藝人,他們很多地處偏壤,根本看不到《尋找手藝》這部片子,有些人也因為片子篇幅沒能上片子,而書一下子可以滿足這兩個不足,何樂而不為?
所以又有了《尋找手藝導演手記》這些文字,不論是錦上添花還是狗尾續貂,文字的空間對於畫面和聲音總能起到補充作用。
(全文完)
本文作者「張景的景」,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6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張景的景」關注Ta。
點擊展開全文
※豆瓣日記:我在日本教中文
※豆瓣日記:神明的自行車
※為什麼不買 iPhone8?
※豆瓣日記:日本漫畫之魂在他們筆下傳遞
※豆瓣日記:一妞看世界之日本篇(二)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