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轉換學校發展動力

轉換學校發展動力

■提高學校教育質量①

教育質量提高本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和原動力。由於複雜的社會經濟原因,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質量提高往往被異化為分數競爭,形成學校發展的「豪華學校—生源爭奪—分數競爭」動力機制。這導致學校辦學同質化嚴重,課程與教學嚴重依賴模仿,自主創新動力不足,沒有學校自身的特色與品牌,更談不上提供「適合的教育」。教師辛苦與學生痛苦,也是這種發展動力機制下的附帶品。「把提升人的發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對教育發展提出的要求,是新時期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目標指向,也說明我國在新常態背景下的教育發展新階段,亟須實現學校發展動力轉換。

為此,學校需要以學生髮展為目標,依靠自主創新驅動和政府政策推動,構建「立足學校—教學創新—學生髮展」新的動力機制。

第一,直面公眾教育需求。學校教育需求是學校發展的前提,任何學校的成長和發展都離不開教育需求的拉動。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教育需求也與過去大不一樣,個性化、靈敏化是當前社會公眾最高也是最普遍的要求。在教育發展的新階段,潛在的新的教育需求形成了對學校發展新的強大動力。過往依託生源爭奪和分數競爭的學校發展模式,以及課程教學資源開發方面的關注與投入缺乏,使得學校的課程與教學往往處於簡單的模仿複製之中,缺乏個性化的教育供給。教育教學模式的單一等,已經使得學校教育質量逐步稀釋和萎縮。教育需求日益多元,環境加速變化,要求學校發展不得不調整自身方向,圍繞學生髮展,加快動力轉換。

第二,加大教學資源研發。圍繞教育質量提高,學校發展需要改變同質化嚴重的問題,改變學校自有教學資源品牌數量少及名優特色少的局面,加大基於學校自身特徵的教學資源研發,減小對外依賴程度。課程與教學資源開發、特色建設與文化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及其管理改進等,是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內容與重要標誌。目前,一些地方採取項目式專項投入來支持和促進學校課程教學資源建設,起到了一定引領示範作用。但圍繞教育質量提高,基於自身的學校課程教學資源研發,應該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學校發展方式。學校發展新動力的培育,要著眼於提升課程教學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課程教學資源集聚,建立健全以學校為主體、質量為導向、學生髮展為目標的課程教學資源研發創新體系,實現學校發展由模仿型到原創性的動力轉換。

第三,設立對學生髮展與教師發展的支持性投入。新時期教育質量提高,要求提供「適合的教育」。隨著國家公共教育財政制度的確立與完善,教師發展與學生髮展的常規性投入逐步得到保障。但除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外,教師與學生的個體化和個性化發展保障機制尚不健全。教師發展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學生髮展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學校發展動力轉換應更加關注對教師發展與學生髮展的個性化需求支持狀況,如鼓勵教師選擇適合自身的研修方式,組織和支持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並將教師和學生個性化發展支持性投入,納入學校支出體系,設定這方面投入保障的比例。

第四,深化學校發展的多方參與。在政府職能轉變與提高教育治理能力背景下,學校辦學質量提高面臨政府統籌宏觀管理、各種社會力量積极參与、學校擁有一定辦學自主權的新型管理格局。家長及社區參與學校管理和質量提高,應成為學校發展的動力源泉。而要想成為一種「深度參與」,就必須要有參與場所和參與機制等,這就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投入保障。高校教育研究人員「輸血式」支持,是發達國家與地區中小學發展的共同經驗。獲取高校研究人員的指導,勇於探索試驗高校研究人員教育研究成果,是學校發展動力的外部來源。組建或加入區域性學校發展聯盟,實現學校改革發展創新由「單打獨鬥」到「群體作戰」的轉變,加強課程教學資源研發等方面的合作與優勢互補,也是學校發展動力轉換的重要選擇。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3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職校發展乘上「集團化」東風
創先爭優全力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丁小彥:三峽走出的「土專家」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