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公認的四大千古一帝是哪四個?

中華公認的四大千古一帝是哪四個?

「千古一帝」這個詞最早出自於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後人用此代指歷史上文治武功皆有出色建樹的帝王。

李贄曾把秦始皇稱為千古一帝,當然,後世對秦始皇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是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對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鞏固國家統一,都是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價值。

秦始皇13歲被擁立為秦王,21歲加冕親政,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選賢任能,富國強兵,經過10年的戰爭,一統華夏,結束了自春秋以來長達上百年的混戰局面,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多民族融和的國家。

廢除自商周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車軌,文字、法律法規,將原來分布在各國的長城連接在一起,形成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縱觀秦始皇這一生,雖然荒唐過,但是他開創的這些制度,的確推動了國家的發展、民族間的融和,對後世的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可以說秦始皇為後世各朝代的帝國創建了一個大國的管理模型。

所以,千古一帝,第一的位置非秦始皇莫屬。

如果按歷史的發展前後來說,第二位可以稱得上如此榮耀的當屬漢武大帝劉徹。

秦朝滅亡後,劉邦雖然創建了西漢,但是也只是改朝換代而已,皇帝的姓由嬴改為劉,國家體制、地盤都沒什麼變化,而且劉邦又把商周的分封制給重新搬了回來,給西漢後來的「七國之亂」埋下了伏筆。

劉邦登基後,對內雖然有蕭何、曹參等大臣的輔佐,使得國家出現一片繁榮,但是西漢的邊界卻總是不安生,西漢屢遭鄰國欺凌,搞得邊塞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西漢的穩定發展也造成嚴重打擊。

這一被動局面,一直到漢武帝劉徹這裡才真正扭轉局面,劉徹登基後,經過一些列的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對分封的諸侯王大肆削減封地,設置刺史,獨尊儒術,鹽鐵官營,幣制改革。在武功上任用衛青、霍去病、霍光等,向北把騷擾漢朝多年的匈奴直打到投降服軟,向南吞百越,越南很大一部反地區都成為漢朝的郡縣;向東並朝鮮,在朝鮮設置了「漢四郡」。

又首開絲綢之路,降服西域,開創漢武盛世的局面,劉徹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開闢了遼闊的疆域,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而且是第一個敢於用「罪己詔」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這一點更是沒幾個帝王可以做到。

第三位應該算是唐太宗李世民了。李世民開創的「貞觀之治」的繁榮景象,是歷朝歷代的榜樣,「唐」一度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李世民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虛心納諫的一位皇帝了,他愛民如子,不歧視少數民族,使得各民族之間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

最後一位當屬康熙大帝,這位皇帝應該是讓我們很是熟悉的皇帝,一是因為在時間上他離我們最近,二是以他為題材拍了太多的電視劇了。

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設計除鰲拜,平三藩,收復台灣,打敗了蒙古草原上的準噶爾,捍衛多民族的融和,統一,奠定了清朝繁榮昌盛的基礎,並且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對外驅逐沙俄的侵略,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確立中國在黑龍江流域的領土主權,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招撫喀爾喀蒙古,把喀爾喀蒙古(大概今天的外蒙古)這一大國納入中國的疆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琪瑤 的精彩文章: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製造的「四大冤案」
這些複姓怪不得經常被人引用,確實太好聽了,有個還是伏羲後裔
猶太巨富曾資助日本,險惡用心的日本「河豚計劃」是為了報恩嗎?
傳奇紅軍班班長開國中將,士兵開國上將,士兵的一句話讓班長感動
袁崇煥為什麼一定要殺毛文龍?兩人都是明朝將領,都是忠臣,為什麼還要這樣?

TAG:琪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