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密恐慎入!這本書也許會讓你愛上病態肉體

密恐慎入!這本書也許會讓你愛上病態肉體

你想過自己為什麼會有密集恐懼症嗎?

當雞皮疙瘩、冷汗、歇斯底里甚至癲癇的癥狀發生在你身上時,你會在恐懼之餘審視這種恐懼的荒唐本質嗎?

作為一種不被認為是精神類疾病的「神經病」,一部分心理學家將密集恐懼症視作人類先天具有的逃避危險環境的生物本能,因為大量危險和有毒生物都有類似的密集器官,比如蜘蛛的複眼,比如蛇身上的條紋。

你大概也知道,很多傳染性疾病的外露表徵同樣具有類似視覺效果。

事實上,傳染性疾病在視覺上製造的恐懼又何止密集恐懼這一項。沒學醫的同學請仔細回憶一下你人生中參與過的各次禁毒展覽,除了因為出自從未受過正經攝影訓練的警隊照相師傅之手而導致這些灰度過高而清晰度不夠的照片在審美上令人厭惡之外,它們製造的恐怖氣氛恐怕也並非都通過密集的膿包和疣狀物實現——只要是異於常態的形狀、質地、顏色,都會帶來不適。

好多年裡你可能會有個幻覺,以為自己脫離組織之後就可以免於再次遭受類似驚嚇。

幾個月前,我的朋友陳老師發消息給我,說他收到了一本書,翻看之後決定把書送給我,「留在店裡也行,誰愛看誰拿走,只要不要放在我家裡」。這本書叫——

《Sick Rose or;Disease and The Art of Medical Illustration》

它的封面長這樣

隨意翻開幾頁,進入視線的是以下畫面

近年,《塞拉菲尼抄本》等一大批靠「異想天開」走紅的圖書進入中國圖書市場,導致很多群眾習慣性認為《Sick Rose》同樣是一本單純使用過度真實細節來嚇唬人的偽造圖譜——

「艹,這什麼B書啊?」

「不會真有人得這種病吧?」

很抱歉,本書所繪內容皆是畫師根據真實病患的患病情況所繪。內容結構也皆根據疾病類型進行分類,甚至於,很多執筆者就是主治醫生本人。

封面那位膚色異常女性的圖片同樣出現在了內文中。1831年,霍亂第一次在歐洲爆發期間,一名年僅23歲的女性感染霍亂弧菌。左圖為其感染前描繪,右圖為其感染霍亂一小時後描繪,據稱這位女性在感染霍亂之後四個小時即病發身亡。很多患者在繪圖之後都很快死於非命。

翻完書後群眾普遍意見很大。他們認為把這本書放在店裡引起他們好奇心,誘使他們在翻看之後引起嚴重不良反應,這種行為令人髮指,其中一些同志甚至邊翻書邊提出抗議,直至將書看完。

所以,為什麼《Sick Rose》的內容讓人感到噁心的同時又欲罷不能?

來,讓我們再看幾張圖

19世紀歐洲工業化帶來了城市化,但人口增加了城市衛生系統設施卻沒有及時優化,這讓瘟疫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摧殘著那一代居民的身心,霍亂鼠疫和白喉等疫情爆炸式增長,200年前的人口平均壽命對你來說只是一個數字,但對於那個年代的人而言這就是每天擔驚受怕的日常。

後來的解剖學家對於彩色底片感恩戴德,利用照相技術他們可以準確記錄下特定疾病發展的確切形態或者人體結構某個剖面的細節。

但在它出現之前的前攝影時代,面對諸多聞所未聞但爆發趨勢猛烈的新型傳染病,所以有經驗的一生都需要依靠精確的圖像教導學生,幫助診斷。

西方醫學傳統中的臨床病體圖繪其實並不像我們所見的那樣扁平與壓縮,實際上它們是一種將技術工藝、理論敘述、解剖知識,甚至藝術綜合起來用於表現在軀體上的綜合學科。所以乃至20世紀中期我們仍能見到部分歐洲藝術學院給學生排入正規的解剖課程。

按照疾病類型而不是圖片噁心程度分類的圖書目錄

當時製作醫學圖像是一套交跨各類學門的綜合路徑,從患病對象到成為圖繪印本,這個過程經過了多次的語言轉譯?:選定想呈現的病灶 - 提供身體或其他局部 - 於私人空間中進行解剖並」標本化「。人體在此被簡化為展示的物件,它的呈現甚至與其他陳列的物品並無二致。而延續對知識的博物館化,於是短促產生了一段把人類身體當成世界景觀探索的發展。

「梅毒性丘疹常被描述為碎裂擴散的玫瑰標記;紅斑覆蓋就像彈滿花苞的黃褐色地毯,高起性魚鱗癬的黑色疣狀增生物宛如伏於地表迅速冷卻凝固後的火山岩;這個構造複雜的』公開』器官因顏色或其損傷印記的差異不但成為政治和道德的邊界,亦變成一種能對階級描繪的評判,更是細菌理論興起後一個重要的身體識別系統。」

Richard Barnett 的圖片搜集範圍不只限於歐洲,除了上邊出現的「中國病人」之外,他還收入來自日本的醫學圖像。日本醫生??神田玄泉的《痘疹精要》就強調皮膚觸感的呈現,書中曾以罕見的浮凋技巧模擬皮膚長出厚實且充滿渾濁液體的腫塊。

儘管本書作者Richard Barnett最大限度在書籍的概念和細節上保留了這些醫學圖像作為醫學研究方面的功能型作用,但在我們看來(當然也包括作者本人最原始的目的),毫無疑問這些作品已經帶有某種程度上的美學特性——尤其相比那些本文開頭所提到的禁毒攝影作品。

所以,儘管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醫學圖像中的模特得到作為人該有的尊重(最邪門的是有一小部分傳染病感染者為自願接受病菌實驗並被畫師記錄),但作畫的人能夠經受常人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將病灶細節完全呈現出來,加上自帶獵奇的感官刺激,這些大概都能構成婦孺老少手不釋卷的理由。

反正這本書也得了「2014英國裝幀設計獎」,而我的朋友陳老師最初買書的原因,其實是這個。

作者 Richard Barnett 的個人網站

文|krejerk

你還可以看看這些

本文由摩登天空雜誌原創,轉載請聯繫後台

祝胃口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螞蟻科學Ant賽先生 的精彩文章:

牛津大學科學辯論:我們是否應該為愛國主義驕傲?
葡萄皮能吃嗎?
雞蛋以百分之99光速撞擊地球會怎樣?
方舟子因揭露普洱茶致癌被起訴索賠600萬

TAG:螞蟻科學Ant賽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