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海戰:一場劃時代的戰敗。
關於中國近代史,坐觀君分享過一些文章,但相對而言,不是特別多。對於這段歷史,是存在很多不同說法的,有些問題也相對比較敏感。
最近讀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裡面很多的觀點與我們平時所熟知的還是有不小差異甚至是顛覆性的,包括對李鴻章、林則徐的評價。接下來我還會閱讀其他人寫的中國近代史,這有助於我對這段歷史有一個更加多元的認識。
當然,歷史並沒有所謂完全的真相。各種觀點只是給我們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這是我們讀文章或讀書時應抱有的理性心態。
今天,坐觀君要給大家分享甲午戰爭。標題來源於蔣廷黻:
「那一次的海軍戰爭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前最要緊的一個戰爭。如勝了,高麗可保,東北不致發生問題,而在遠東,中國要居上日本居下了。所以甲午八月十八日的海軍之戰是個劃時代的戰爭。」
作者:陳欽
摘自:《北洋大時代》,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版
編輯:坐觀君
圖片源於網路
先來看看中日甲午戰爭大事記。
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朝鮮高宗三十一年)
5月4日,朝鮮農民軍集結白山,朝鮮甲午農民戰爭爆發。
6月2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向朝鮮派兵,並解散眾議院。
6月7日,中日兩國相互照會出兵朝鮮。
6月22日,日本外相向中國公使遞交第一次絕交書。
7月23日,日本軍隊佔領朝鮮王宮,扶植大院君執政。
7月25日,日本海軍在黃海豐島海面偷襲中國海軍艦艇和運兵船,擊沉「高升號」運兵船,中日甲午戰爭首開戰事。
7月29日,日本陸軍和清軍在朝鮮成歡作戰,次日日軍佔領牙山。中日甲午戰爭陸戰爆發。
8月1日,中日兩國宣戰,中日甲午戰爭正式開戰。
9月16日,日軍攻克清軍據守的平壤,在朝鮮清軍全線潰敗,退回鴨綠江中國一側。
9月17日,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與日本聯合艦隊展開大規模海戰,日本聯合艦隊獲勝,就此掌握了黃海制海權。
11月21日,日軍第二軍佔領旅順後為報復中國軍隊此前的抵抗,屠殺旅順全城,幾乎殺盡旅順中國軍民。
1895年
(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朝鮮高宗三十二年)
1月20日,日軍山東作戰軍在威海榮成龍鬚半島附近的榮成灣登陸,基本未遇抵抗。
2月1日,中日兩國全權代表在廣島會談。
2月2日,中日兩國全權代表會談破裂。在攻克威海衛南北幫炮台後,日軍第二軍主力當日最終攻克威海衛防禦圈,佔領威海衛。
2月12日,北洋艦隊在劉公島向日本海軍投降。
2月19日,清政府任命李鴻章為和談全權代表。
3月16日,日本任命參謀總長小松宮彰仁親王為征清大總督。
3月23日,日軍比志島支隊在台灣澎湖列島登陸。
3月24日,日本人小山六之助開槍行刺李鴻章,導致李鴻章身負重傷。
3月30日,中日簽訂停戰條約。
4月17日,中日在日本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新約》,即《馬關條約》。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日甲午戰爭結束。
戰後
4月23日,俄、德、法三國對日進行干涉。 5月4日,日本內閣決定放棄要求中國割讓遼東半島。
5月10日,日本天皇任命曾督戰黃海海戰的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為台灣總督。
5月29日,日軍在台灣北部登陸。
10月21日,台南陷落,中國軍民在台灣有組織的抵抗結束。
接下來,一起重溫那段歷史吧。
1894年9月,在中國的黃海海域,亞洲第一場現代海戰打響。交戰一方是已經經過30年明治維新的日本,一方是經過長期閉關自守後剛剛開始掀起「洋務運動」的晚清時中國。
海戰歷時5個多小時,雙方投入的艦船噸位加起來總計約10萬噸。戰鬥結果,中國艦隊損失5艘軍艦,千餘名官兵陣亡;日本艦隊也有5艘軍艦受到重創,但無一沉沒,600多名官兵陣亡。
從數據上看,只能說日本艦隊小勝,中國艦隊也並非是完敗。這似乎是一場關係不甚重大的戰鬥,但事實並非如此。深究影響這場戰鬥成敗的歷史原因,我們就會發現,其中頗多發人深省之處。
可謂是,中日同醒卻漸行漸遠。
明朝開國後,中國的海疆不斷受到倭寇的襲擾,為防倭寇,明王朝下達了禁海令。到清朝康熙年間,為了對付割據台灣的鄭成功,清王朝又下達了遷界禁海令。從此中國沿海「寸板不得下海」,更別提什麼海軍了。
到了清朝末年,一波又一波的「強盜」從海上而來,他們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高高在上的皇族終於明白,沒有海防的中國,只能是列強嘴邊的肥肉,什麼時候想吃一口就吃一口。大清皇族下定了決心強國以抗列強。
於是從1861年開始,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在大清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他們提倡「師夷之長技以自強」,大清國掀起了一場自下而上的資本主義改良運動。
5年以後,李鴻章奏請朝廷建立福州船政學堂,為中國培養第一批近代海軍人才。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朝廷立即批複同意。從這所學堂里走出來的嚴復、魏翰、鄧世昌、劉步蟾等人,後來不僅成為了北洋艦隊的中堅力量,也成為了中國近代海軍的奠基人。在學堂的第一批學員中,清政府又選送了一批學生去英、美等海軍發達國家學習。
與此同時,清政府每年從財政收入中拿出400萬兩白銀作為海軍軍費,這筆錢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的5%,要知道那時的中國還承擔著巨額的戰爭賠款,拿出這5%做海軍軍費,實在難能可貴。用這筆錢,李鴻章在1875年向英國訂購了4艘炮艦,1879年又向英國訂購了2艘巡洋艦,後來又陸續向德國訂購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鐵甲艦和巡洋艦。
到1888年北洋艦隊成軍時,北洋水師已是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力量。為了彰顯強大的海軍實力,1886年北洋水師出訪日本,在巨型的鐵甲艦面前,老舊落後的日本軍艦相形見絀。為此,日本人感到深深的恐慌。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學生的姿態,接待了來訪的中國北洋艦隊。將日本人的反應看在眼裡的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臉上志得意滿。但正是這次出訪,不僅讓日本加快了趕超中國的步伐,也讓日本堅定了中日之間早晚一戰的決心。
幾乎與中國同時,日本也開始了資產階級維新運動。當時的明治天皇,看到了西方國家強大的艦隊、高度發達的經濟,也看到了他們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他預感到,未來的世界是屬於海洋的。為了實現海軍強國夢,明治不惜從自己內廷費用中抽出30萬元貼補海軍經費,也要海軍購買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甲艦。明治的舉動影響很大,收效也很大,日本所有商家、貴族紛紛捐款,為海軍籌集了多達100萬元的經費。
同時,明治還號召國民吃西餐、穿西服、說英語。日本全國開始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社會制度也漸漸由原來的君主制向君主立憲制轉化。
日本國內為海軍培養基礎人才的學校相繼建成,到了甲午海戰開戰前夕,日本已經能自主培養海軍的基礎人才,甚至可以自主建造一些艦船。1891年,英國同時向中、日兩國推銷一種快速巡洋艦。這種艦船不僅裝甲牢固,主炮口徑巨大,而且有10門6英寸的快速炮,是當時世界上火力最猛的軍艦之一。可惜清政府在那時已拿不出錢來購買這樣的軍艦,而日本天皇在看過軍艦圖紙後,立即決定買下這艘軍艦,哪怕是變賣皇家的藏品也要湊足費用。最後日本如願以償,這艘軍艦到達日本後被命名為「吉野號」。就是這樣,日本海軍無聲無息地逼近和超越了中國海軍的實力。然而,對這一切,信息不通的清室皇族渾然不知。
從日本訪問歸來,清室皇族「恩威四海」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對於北洋艦隊的強大實力,英美等國也忌憚三分,大清國來自海上的威脅也越來越少。基於以上原因,北洋艦隊在自己的母港里停泊了七年未動。在這七年里,中國海軍實力止步不前,甚至連個像樣的指揮體系都沒有。
北洋的水師提督丁汝昌一生沒有學習過海軍指揮,更沒有海戰的經驗,僅僅是靠資歷獲得了水師提督的官銜。清政府也清楚,丁汝昌管不好北洋艦隊。於是聘請了英國海軍軍官
琅威理
,作為丁汝昌的副官,代替丁汝昌管理和訓練北洋艦隊。琅威理接任初期,北洋艦隊軍紀嚴明,戰鬥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正因為有這樣的形象,李鴻章才敢提議北洋艦隊訪日。可是後來,北洋艦隊官兵中洋人和中國人矛盾越來越嚴重,直至發生了「香港撤旗事件」,琅威理憤然離職。著有《中日甲午海戰見聞記》的英國人泰萊認為,琅威理的離職也是北洋艦隊失敗的開始。
趕走了琅威理,北洋艦隊的軍官們也不服沒有海軍經驗的丁汝昌。泰萊在書中記述,其實北洋艦隊的指揮權落到了左翼總兵劉步蟾的手中。這樣一個等級不明、指揮多頭的艦隊,裝備再好打起仗來恐怕勝算也不大。
北洋艦隊的最高指揮官李鴻章,以及清室皇族,也不是不知道這樣的情況。但是,一來這裡面有中國幾千年來形成的社會因素,二來他們也不懂海軍,除了任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們也別無他法。
七年時間裡,北洋艦隊停滯不前,日本海軍埋頭趕超。到了甲午海戰爆發前一年,無論是從艦船噸位、艦船先進程度,還是戰鬥人員素質,中國艦隊已被日本艦隊遠遠地甩在身後。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作為朝鮮宗主國的大清國不能坐視不理,出兵朝鮮。日本當時也在朝鮮獲得了駐軍權,悍然出兵。不過清政府出兵不過1500餘人,而日本第一次出兵就是4000餘人。叛亂平息後,朝鮮要求中日兩國同時撤兵,日本卻把兵力加大了上萬人,在朝鮮建立了大本營,並且扶植了傀儡政府,矛頭直指中國。
光緒皇帝牢記「失寸土者不得入祖宗靈位」的祖訓堅決主戰,慈禧太后也覺得連「扶桑小國」也要欺負大清,實在是應該給他們點顏色看看。於是在1894年的8月1日,中日兩國同時宣戰,甲午戰爭全面爆發。
在陸地上的戰鬥,中國軍隊沒有佔到半點便宜,只得不停地向朝鮮增兵。於是,北洋艦隊就成了海上增兵的「保護神」。而此時的日本海軍早就羽翼豐滿,他們集結在日軍佐世保海軍基地,等待著和北洋艦隊面對面的那一刻。
1894年9月15日,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的10艘軍艦和8艘後勤船隻,護送陸軍的4000多名士兵奔赴朝鮮戰場。早在佐世保港待命的日軍艦隊,哪肯放過這樣的機會。中國艦隊起航的同時,日軍艦隊也得到了起航的命令。中國艦隊在卸下4000名士兵返航的途中,就和日本海軍在黃海海面上相遇了。一場亞洲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海戰,在中日之間爆發。
戰鬥開始時,雙方之間的距離是5300米。北洋艦隊的定遠艦首先向日軍艦隊開炮。在這個距離上北洋艦隊雖然大炮射速慢、艦船的航速也慢,但是還吃不了大虧。但是,雙方距離越來越小,日軍艦船射速快、航速快的優勢漸漸顯露。戰局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北洋艦隊5艘軍艦先後沉沒,而日軍艦隊雖然也有5艘艦船受到重創,但是全部都開回了自己的母港。
戰鬥一直持續了5個多小時,在下午的2點左右,北洋艦隊的致遠艦,受到了日軍的吉野艦和高千惠艦的夾擊,艦身多處受到重創,炮彈全部打光。管帶鄧世昌對艦上官兵說,「吉野」是日軍旗艦,只要擊沉了它,日軍艦隊就會不戰而敗。艦上幾百名官兵遵從鄧世昌的命令,駕駛致遠艦全速向吉野艦撞去。吉野艦上的官兵大驚失色,除了全速規避,還命令艦隊其他艦船向致遠艦齊射。最後致遠艦中彈沉沒,艦上官兵僅有7人生還,鄧世昌與其他官兵全部殉國。
4個月後,在中國威海衛基地避戰的北洋艦隊,被日軍艦隊堵在了家裡。一場惡戰後,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艦隊長官水師提督丁汝昌,在戰敗後服毒自殺以謝國人。
晚清政府「砸鍋賣鐵」換來的北洋艦隊,在組建了僅僅七年以後就灰飛煙滅了,隨同北洋艦隊灰飛煙滅的,還有大清帝國的復興夢。
1896年,甲午海戰結束後,李鴻章率隊訪問德國,德國首相俾斯麥只是禮貌性地接見了他們。對於李鴻章,俾斯麥也只是禮貌地回答了他三個問題,就把他晾在了一邊。其實,在甲午海戰以前,俾斯麥就預言中日之戰「日本必勝,中國必敗」。因為,他清楚地看到,日本謀求的是國家根本的改變,而中國只是把戰艦「買了回去,也就算了」。
公正地說,晚清時的中國政府,不是一個不思進取的政府,他們為強國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對於一個買來的海軍來說,七年時間根本談不上形成戰鬥力,更何況那時的中國也沒有相應的工業基礎來配合海軍。炮彈靠買、軍艦靠買,甚至連軍艦的維修都要靠外國人來完成。晚清政府意識不到這種情況暗含的巨大危機嗎?事實並非如此,否則也不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公派留學生。
歷史已經把晚清政府推到了風口浪尖,中國幾千年形成的冗繁陋習,幾百年來放棄海防釀成的惡果苦酒,都讓晚清政府一併吞下,不管它願意還是不願意。
必須指出的是,不是清朝海軍太弱,而是日軍太強大。日本海軍在創立之初就處處以強大的德國海軍為師,外強中乾的北洋艦隊完全不是日本「狼群」的對手。就連當時世界軍事強國「北極熊」—沙皇俄國,也在十年後與日本海軍的戰鬥中慘敗而歸,俄海軍司令戰死,俄國霸佔的庫頁島和在中國東北的利益盡數歸了日本。
「一戰」時,日本迫不及待地向它的老師德國宣戰,搶奪了德國在中國膠州灣的利益。從那時起,日本稱霸全球的野心極度膨脹。「二戰」時,日本給全世界帶來的災難,其實在甲午海戰就埋下了禍根。
回顧中日甲午海戰,中國當時正處於歷史上最重要的社會轉型期,實際上正是最虛弱的時期,而日本卻處在瘋狂成長接近巔峰的上升期。有歷史學家評價這段歷史時說:「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時機太早,那時中國剛剛正處於上升期,再有五年的建設國力足以戰而勝之。而甲午戰爭正相反,開戰的時機對於清朝是明顯遲了,如果提前五年甚至兩年,那時的日本完全不是清朝的對手。」
一次次錯失掉歷史機遇,一步步落後於世界前列,這就是中國詭異而悲催的近代史。
坐觀君:
蔣廷黻如此評價,
「瓜分運動就是甲午的敗仗引來的。在近代的世界,敗仗是千萬不能打的。」
想看更多中國近代史,在公眾號回復「中國」或者點擊底部「看往期」菜單中的「中國歷史」。
想打賞?
長按下圖任何部位-->識別二維碼
還想關注我?點「閱讀原文」
※甲午大海戰:一場劃時代的戰敗
※分分鐘搞清楚歐洲各種建築類型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研製出原子彈?
※扶不起的文明古國:埃及何時淪落到"人見人欺"?
※「日不落」的文明與野蠻
TAG:坐井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