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彈丸小國真有種,竟比中國還早一年向法西斯宣戰
和平年代,戰爭片很受歡迎。在今年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9強名單中,就有3部二戰題材影片,分別是《地雷區》(丹麥)、《戰爭天堂》(俄羅斯)、《國王的選擇》(挪威)。
丹麥的《地雷區》想必大家都已熟悉,去年該片曾在北京國際電影節榮獲最佳男主角和最佳音樂兩項大獎。影片反戰色彩濃厚,講述二戰結束後一群德國男孩在丹麥清理雷區的悲慘故事。
俄羅斯是二戰主要參戰國,申奧片《戰爭天堂》講述二戰時期一位俄羅斯貴族婦女流落法國,加入抵抗組織,並與一名納粹軍官相愛的故事。主人公在愛情、生存和政治立場的選擇中苦苦掙扎,有點類似保羅·范霍文的《黑皮書》。
今天毒藥君要為大家重點介紹的,是這部挪威的二戰影片——
《國王的選擇》
Kongens Nei
豆瓣評分7.3,1700人評價,比較冷門。
提起挪威,大多數人的印象也許只停留在這是一個北歐國家,或者想起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在二戰中,挪威也沒有什麼存在感,它和很多歐洲小國一樣嚴守中立政策,希望藉此避免遭到交戰雙方的攻擊。
二戰時一幅著名的漫畫諷刺了歐洲小國的中立政策
然而挪威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意義(德國從瑞典進口的鐵礦砂需要經過挪威海域),最終淪為英法與德國博弈的戰場。1940年4月,德國最終對挪威發起進攻,並很快佔領挪威全境。由於國力懸殊,挪威只在境內進行了零星抵抗,隨後挪威王室和政府逃往英國,組建流亡政府。
看上去並不出彩的二戰史,挪威人憑什麼要拍一部電影為自己歌功頌德?
影片《國王的選擇》以挪威國王哈康七世的視角,告訴了我們答案。
1905年,「瑞典挪威聯合」解體,挪威獲得獨立。同年,挪威通過全民投票,選擇保留君主制,並選舉丹麥的卡爾王子為挪威國王,登基為哈康七世。
1940年,哈康七世已從英俊的青年變成一名老者,他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中奉行中立政策,從不過多干涉政務,晚年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
但歐洲的戰火愈演愈烈,很快將波及到挪威。哈康七世的兒子奧拉夫年輕氣盛,主張積極備戰,哈康七世則認為國王只是虛職,不應過多干涉政務。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二戰前夕,國際社會普遍對法西斯勢力的擴張採取綏靖政策。具有戰鬥實力的英法美等國選擇避戰求和,沒有實力的歐洲小國更是只能用妥協換取和平。
但納粹德國的胃口越來越大,挪威已經成為德國下一步入侵的目標。
一方面德軍向挪威步步逼近,另一面德國公使庫爾特·布羅伊爾向挪威政府遞交了「和平條約」,要求挪威接受德軍的佔領。
挪威政府在經過討論後,嚴詞拒絕了德國的這一要求。同時挪軍在比格爾·埃里克森上校的指揮下,擊沉了一艘進犯的德國戰艦。
GIF/348K
德軍的報復接踵而至,挪威國土大面積淪陷,以哈康七世為首的王室和政府成員迅速撤離首都奧斯陸。
逃離的過程十分狼狽,他們不斷遭到德軍戰機的轟炸。
目睹德軍對自己國土和人民的狂轟濫炸,老國王顯得無能為力。
GIF/684K
哈康七世在半路與首相、議長等高官匯合,政府向國王彙報戰況,毫無戰爭準備的挪威軍隊只能靠書信來傳遞作戰命令。
同時官員向國王帶來了另外一個壞消息:哈康七世的兄長丹麥國王已經向德國投降。
關於丹麥在二戰中的表現,除了上面提到的《地雷區》,還有一部《開戰日》,講述了德軍入侵當天,一群丹麥軍人騎著自行車對抗德軍裝甲部隊的故事。
影片《開戰日》劇照
國力懸殊,裝備、人數都不在一個量級,像丹麥、比利時、挪威這樣的歐洲小國,對德軍的鋼鐵洪流只能做出零星反抗,因此哈康七世對兄長投降的決定表示理解:「他別無選擇。」
有丹麥投降在先,挪威政府內部的投降主義勢頭開始凸顯,面對政府的懦弱和父親的優柔寡斷,皇儲奧拉夫(未來的挪威國王奧拉夫五世)主張調遣軍隊,對德宣戰。
奧拉夫滿腔熱血,甚至希望身先士卒,在戰場上與德軍廝殺。
老國王哈康七世更加深思熟慮,他知道與德國宣戰的後果是生靈塗炭,挪威也絕無勝算。作為父親,哈康七世教導兒子不能意氣用事,要學會忍辱負重。
在佔領挪威大部分領土後,德國扶植了以維德孔·吉斯林為首的傀儡政府,傀儡政府完全服從於納粹德國,要求挪威軍隊和人民停止抵抗。
但國王哈康七世依然在民眾中享有很大聲望,於是希特勒命令庫爾特·布羅伊爾直接與哈康七世交涉。
德國公使庫爾特·布羅伊爾一直積極謀求和平解決挪威問題。此時他自視為和平使者,企圖說服哈康七世向德國投降,但妻子的一句話戳穿了他工作的本質:「只要他們把槍口抵在別人腦袋上,誰來都能做外交使節。」
哈康七世與德國公使庫爾特·布羅伊爾的談判在一個秘密地點進行,庫爾特·布羅伊爾軟硬兼施、道德綁架,打著和平的幌子,極力勸說哈康七世與德國合作。
哈康七世雖老,但並不糊塗。當庫爾特·布羅伊爾以其兄長丹麥國王為例介紹投降的好處時,哈康七世徹底憤怒了:「你自認為只是和平人士,你只不過是戰爭販子的調解員」、「你比希特勒好不到哪裡去」。
談判失敗後,哈康七世繼續踏上逃亡的路程,德軍的炮火轟炸著王室逃難的路線。
GIF/1.0M
狂轟濫炸中,即使貴為國王,哈康七世也和普通人一樣的感到恐懼、無助。
GIF/836K
雖然無助,但哈康七世有著外柔內剛的性格。
影片並沒有以一場振奮人心的抗戰演講作為結尾,而是用簡單的字幕告訴了觀眾接下來的故事:
「空襲造成34人喪命,該事件促使國王下定開戰的決心。1940年4月11日,挪威正式對德宣戰。」
從4月9日遭到德軍進攻,到正式對德宣戰,挪威僅用了兩天時間,直接原因是一場造成34人死亡的空襲。
有人說:挪威這樣的國家,在戰場上對打擊法西斯幾乎毫無貢獻,憑什麼也來吹噓自己的二戰史?
毒藥君覺得,也許就是憑這種敢於亮劍的勇氣吧。
畢竟,中國對日宣戰的時間,也要比挪威晚上一年。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中國就遭到日本侵略;
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開始全面抗戰;
1937年12月,日軍發動「南京大屠殺」,30多萬平民死於法西斯的屠刀之下。
但當時的國民政府,一直缺乏對日宣戰的勇氣。
一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後,英美等國陸續對日宣戰,國民政府才正式對日宣戰。
從某種意義上說,挪威比中國更早加入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戰爭之中。
1940年6月9日,挪威宣戰後兩個月,德國軍隊佔領挪威全境。國王哈康七世和皇儲奧拉夫等人逃往英國,組建流亡政府,抵制納粹德國對挪威的佔領。
1944年,皇儲奧拉夫被任命為挪威國防部長,並在戰爭結束後帶領挪威人民解除德國侵略軍的武裝。
1957年,哈康七世在奧斯陸去世,終年85歲。皇儲奧拉夫繼位,稱奧拉夫五世。
挪威國王奧拉夫五世(1903-1991)
人們常說「弱國無外交」,但不代表弱國就要一味地放棄自己的尊嚴。
《國王的選擇》中,哈康七世面對德國公使的威逼利誘,沒有辜負人民的信任,堅持了自己的操守。
皇儲奧拉夫一直希望與挪威人民並肩戰鬥,只求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如果說,挪威國王的選擇贏得了挪威人民的尊敬,那麼一定是中國人民的選擇放棄了腐敗無能的國民政府。
雖然這個世界有人強壯,有人弱小,但弱小者維護尊嚴的勇氣,永遠值得我們尊敬。
※和它相比,《海邊的曼徹斯特》只能算輕喜劇
※牛得一塌糊塗的成人童話,不看後悔
※如果世上還有公理,那就是奧斯卡把獎頒給了它
※我的一天:14分鐘看這片,剩下的時間都在哭
※豆瓣9.0,張藝謀陳凱歌的老師曾看過35遍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