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媒:中國領導世界可再生能源革命

外媒:中國領導世界可再生能源革命

中國日報網9月12日電 世界經濟論壇英文網站報道,在2017年初,中國宣布到2020年將投資3600億美元用於可再生能源,並廢除了修建85座煤炭發電廠的計劃。今年3月,中國官方報告稱,中國已超額完成能源效率、碳排放強度以及清潔能源份額的官方目標。就在上個月,中國的能源監管機構,國家能源總局,推出了減少中國對煤炭依賴程度的新措施。

這些只是中國處於全球能源轉型中心的最新跡象,這種轉型是由技術變革和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所驅動。但中國不僅是投資可再生能源和淘汰煤炭,它在全球能源需求中佔據的份額也在增長。這意味著中國經濟持續轉向以服務和消費為主導的增長,將重塑全球能源版圖。

與此同時,由於自動駕駛汽車和共享出行的發展,各種其他因素——包括住宅、工業和商業建築能源效率的提高,運輸能源的需求降低等,都在減少全球資源的消耗。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名為《超級周期之上:技術將如何重塑資源》的最新報告,這些新趨勢正在減緩全球對一次能源(primary energy)的需求。如果新技術的快速應用能夠持續下去,全球能源需求到2025年可能會達到峰值。接下來,隨著能源使用密集度的降低以及利用效率的提高,全球經濟的能源生產力可能會在未來20年里提高40%-70%。

中國在降低能源密集度上已取得重大進展:在1980年至201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了18倍,但能源消耗僅增長5倍。根據世行統計數據,中國單位GDP能源密集度下降了70%。

可再生能源是中國能源密集度下降的原因之一。中國希望在這一領域成為全球佼佼者,每年在國內投資多達1000億美元用於可再生能源——這是美國對其國內可再生能源投資的兩倍,甚至超過了美國和歐盟年度投資的總合。

這些趨勢表明,中國將成為全球能源需求和能源尖端技術的主要來源,意味著它將擁有獨特的機會在全球擔當領導地位。中國在降低能源密集度上的經驗,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路線圖,其在國內外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則將帶來更多的科技突破,從而降低各地消費者的成本。

儘管存在各種障礙,技術創新應有助於中國生產者實現生產力的提高,並為消費者節約成本。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到2035年,主要商品的供需變化可能會令全球能源總成本下降9000億美元到1.6萬億美元。

這種節約能源成本的規模,不僅取決於新技術的採用有多快,還取決於政策制定者以及公司企業如何適應新的環境。不過,總體來說,還是取決於中國。

(王亮亮)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燃料乙醇技術發展答疑解惑
TVB的戲骨們:美人會遲暮,但姿態不能輸
「英國病人」?英國人預期壽命全歐最低
「艾爾瑪」過境英屬島嶼 監獄有損致百餘囚犯越獄
美國啟動「301調查」可倒逼我國企業更重視技術創新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