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為什麼那麼強大的匈奴只被漢武帝殺了10萬人就一蹶不振了?
今天的「解答」問題還是來自今日頭條網友的提問,畢竟是古代史的故事,每天聊一聊沒毛病,畢竟看看昨天晚上刷爆朋友圈的那個19年的節目終結,三解還是有些兔死狐悲,不過沒過幾個小時,iphoneX就替代了前一個話題,說明在今天的中國,任何話題都不如消費本身更有吸引力,那咱們也就不必以手撫膺坐長嘆,且與同好聊聊天吧。
在此,還是向各位讀者朋友徵集下問題,有什麼感興趣的話題,可以在後台留言給三解,咱們一起琢磨。
今日話題:
為什麼那麼強大的匈奴只被漢武帝殺了10萬人,之後就一蹶不振了?
▲點擊收聽音頻
下面附上三解在頭條問答的文字,和音頻內容並不完全相同,可以作為一個提綱幫助理解:
首先要申明一下,漢武帝的頻繁北征,究竟殺死了多少匈奴人,史書上是沒有確切記載的,只能通過漢武帝年間歷次對匈戰爭的戰果累加,還要超過10萬很多,不過當時所謂的「殺掠」,並不只是對軍人,往往還要包括婦孺老弱, 而史書記載匈奴極盛時的「控弦四十萬」則是40萬丁壯,總人口應該有幾百萬。
如果這麼比較,匈奴在戰爭中直接的人口損失比例並不算大,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問題也就值得聊一聊,即游牧政權承受傷亡的能力為什麼這麼低?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涉及到游牧國家組織形態的探討,也就需要一些基礎知識的鋪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
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權,其實也是有代際的劃分的,並不像我們一貫理解的2000年不變。
統一北方草原的匈奴、檀石槐建立的鮮卑、後來的柔然、突厥,乃至於契丹,在政權組織形態上,都屬於比較典型的游牧國家,即以核心部落,或者說核心部族作為單于、可汗的權力基礎,以力量壓服附庸部落。
再以血緣相關的兄弟、子侄帶領一部分核心部族的武力,分封到某個區域管理一大批附庸部落,這部分人的武力相對於他們統治的附庸部落來說,是佔劣勢的,靠著單于庭核心部落武力的威懾,才得以建立統治。
而附庸部落們,平時要繳納貢賦,戰時要在各個分封的貴族統帥下出征,但是在基層,仍舊是血緣維繫的種種異姓部落,甚至是不同的語言、人種。也就是說,匈奴、鮮卑、突厥的統治只是對上層的安排,而不觸及最底層的社會結構。
而游牧民族政權的下一個文明形態,是在金朝影響下的蒙古,金朝對女真就施行了猛安謀克制度,也就是千戶、百戶制,將金朝直轄的不同的血緣部落打散,編入猛安謀克,在這之上,則是地域部族制度。
成吉思汗的蒙古汗國繼承了金朝的這一套,將不同血緣的部落打散,形成千戶的基層部落單位,再之上則是地域性的萬戶,這部分地域性的萬戶就有可能是諸子分封,也可能是親信臣子統領,最終「創造」出了蒙古民族。
早期游牧行國的文明形態,核心部族的人口、兵力是整個政權存在的基礎,因為唯有它們可以戰勝、威懾其餘的附庸部落,他的血親分封體制才能維持下去,同樣,他的戰時戰利品分配和貢獻制度,也圍繞著核心部族的人力、物力、兵力的優勢,讓強者愈強,形成良性循環。
而蒙古的則不同,經過重新編組的蒙古人千戶,包含著之前的克烈人、乃蠻人等等,他們的部落組織不復存在,千戶與千戶之間也不再存在我核心,彼被征服的區別,大汗的權威,依靠千戶貴族子弟和精銳武士組成的「怯薛軍」來行使,就把基本盤做得更大,也彌補了早期游牧行國的制度缺陷。
比如漢武帝對於匈奴的打擊、唐太宗對東突厥的打擊,拳頭都是追逐單于庭、汗庭的定點決戰,這個殺傷力也最大。
因為早期游牧行國的戰爭方式是分級徵召附庸部落,存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周期,比如冒頓單于時代的控弦四十萬不是隨時有40萬騎兵,而是總動員之後,可以集中40萬兵力,這個過程在進攻戰中比較佔便宜,但是在防守中原王朝的進攻,尤其是「斬首行動」時就會捉襟見肘,只能不斷地驅使著核心部落躲避進攻鋒芒,同時徵召兵力反擊。
漢軍和唐軍的主動斬首行動,等於是在對方沒有徵召起大規模兵力的情況下,對汗庭核心部族的重點打擊,無論決戰勝敗,這個核心部族的正常放牧肯定沒戲了,大規模的抄掠又會讓它們損失大批的零散人口和物資。
因此,別說漢武帝的北征造成了匈奴汗庭的巨大傷亡,即使根本沒有打著,匈奴核心部族的力量也在不斷削弱。核心部族的衰弱就勢必帶來與附庸部落力量對比的消長,附庸部落自然會有反抗,一般先是不再繳納貢獻、不再派兵從征,進而起兵反叛,則這個政權就會進入惡性循環,越打越弱,直至被某個新崛起的部族吞併。
事實上,給匈奴最重一擊的也不是漢武帝,而是漢宣帝時北征,消滅匈奴4萬人,直接促成了南北匈奴的分裂,自此之後,匈奴不復為邊患,內部自相攻殺,直到北匈奴西遷。
而留在草原上的十萬落匈奴就加入了新崛起的鮮卑,冒稱鮮卑,也就是後來建立北周王朝的宇文氏的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