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玻璃畫的前世今生

玻璃畫的前世今生

乾隆16年(1751)七月初一日,傳旨:「將包衣下秀些小孩子,挑六個隨郎世寧學畫油畫」並傳旨「王幼學的兄弟王儒學,亦賞給柏唐阿學畫油畫」

乾隆帝為什麼要差人去跟著郎世寧去學畫畫呢,畫的還是油畫並不是水墨畫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郎世寧了。

乾隆改建「圓明園」的時候,還特地找來郎世寧一起商量設計圖,並命他主持圓明園裡「西洋樓」的設計工作,非常著名的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就是郎世寧設計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郎世寧的玻璃畫也逐步開始在國內流行

在我們瓷房子館內,就有這麼一幅民國時期純手工製作的玻璃畫,名叫《黛玉葬花》畫里的黛玉楚楚動人,格外惹人憐愛,可見當時的技藝有多麼的精湛!

館內所藏玻璃畫《黛玉葬花》

玻璃畫歷史可上溯到古埃及的著色玻璃。17世紀末至19世紀初,它流行於德國、捷克等國家,幾乎全為宗教性民間畫,常作為小型的聖畫像成為每個家庭供奉的禮拜對象。中國清代乾隆年間,義大利畫家郎世寧將此畫傳入中國。

早期玻璃畫主要用於王宮建築的裝飾上。18世紀時,耶穌會士郎世寧學習在玻璃和絹上作畫,得到了雍正、乾隆兩位皇帝的恩寵,受皇帝的親自委託繪製玻璃畫:

乾隆元年九月二十六日,傳旨:後殿明間鍾架玻璃門上著郎世寧畫油畫。

乾隆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新作圓明園九州清宴圍屏,其背面由新來畫畫人畫,玻璃畫由郎世寧畫。

乾隆四年五月十三日,著郎世寧畫慎修思永樂天和(圓明園匯萬總春之廟一室)玻璃窗一扇。

乾隆六年二月初五日,郎世寧等奉旨畫清暉閣(圓明園九州清宴內)玻璃集錦圍屏上的六十八塊油畫。

乾隆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傳旨:(建福宮)三卷房床罩內玻璃鏡三面有走錫處挖去,命郎世寧、王致誠畫花卉油畫。

由此可見,在乾隆年間,這種由西方傳入的玻璃繪畫技術已經在宮廷中出現,並用於王宮建築裝飾上。

清代乾隆、嘉慶時期,玻璃畫在我國部分地區頗為流行。隨著玻璃畫工藝在中國的盛行,除了大部分外銷之外,很快這種來自西洋的裝飾技術開始應用於家具製作,特別是在屏風類傢具上應用廣泛。清代中期以後,玻璃畫大量出現在可供觀賞陳設的傢具上,如大型的圍屏、懸掛於牆壁之上的掛屏、小型的炕屏等。婚壽喜慶,商店開張誌喜,人們常以玻璃畫作為賀禮。在許多人家的老式床、高低櫃、立柜上,都能看到鑲嵌在木雕花紋中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玻璃畫。其實,玻璃畫在當時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相親」。「就是作為相親時候的照片,將來要作為嫁妝或陪嫁隨女方一起帶走,由新娘收藏保管起來。」

《水中閣樓》清

《高蹺》清

如此漂亮的玻璃畫,製作起來卻不簡單。「玻璃畫是正面看的,所以這種技法要求畫師在玻璃的反面作畫。不但造型上要反著畫,著色時也要反著著色。」畫玻璃畫最難的技巧就是著色。「我們最前面看到的色彩是要最後塗的,所以是反過來塗色。色彩越豐富,技巧越艱難。就像女人化妝打粉底,到皮膚的紅暈、臉的紅暈,需要按步驟一步一步來,但玻璃畫恰恰相反,必須得反著來,太複雜了。」

伴隨清朝的衰亡,玻璃畫開始走向衰敗。這種逐漸消失而成為全世界僅有的繪畫,佔據了清代繪畫史值得研究的一頁。

現在的玻璃畫技藝很難實現當初那麼精湛,所以關於那個時期那種特殊的記憶也只能從文物當中我們才能感受到片面,能有機會去跟文物對話,也實屬不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道士自稱活了數百歲,乾隆知道後下了一個命令
她是乾隆和香妃最寵愛的孩子,乾隆甚至公開表示想把皇位傳給她
被乾隆糟蹋的趙孟字畫,去掉「彈幕」美翻百倍!
蘇州的這個古鎮,乾隆到過六次,讚不絕口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