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什麼使我們有繼續活著的勇氣而不自殺?

什麼使我們有繼續活著的勇氣而不自殺?

按:今天的文是Adam《無關哲學》的最後一節。陸陸續續發了六次,也是長情。

點擊文末鏈接,可看完整版。

接下來會上新貨。

我們必須每一天重新認識這樣一個嚴峻的事實:每一個人總會死亡。

同時,在一個真正認真活著的人的眼中,每一天的太陽都包含著不同的內容。

若生活是一個線性不定變數,那麼死亡便是這個變數的極限。

一朵水仙花會意識到死亡嗎?

那麼,驢子和牛馬會意識到死亡嗎?若能,驢子和牛馬的死亡是否類似於人類的死亡。

上帝所定義的死亡和人類有什麼差別?

我認為,梵高是一個憑直覺寫作的偉大作家,梵高在寫給提奧的書信中只表達了一個意思:渴望去生活。——」那些不相信太陽的人是背棄了神的人」。

Z,你別哭。

Z的眼中太陽耀眼,星星嫵媚。

雖然我們的現代物理學認為太陽也處於不斷地衰變中,但至少在Z的有生之年,太陽依然耀眼。

我認為,引起人類審美感的心理基礎是與生俱來的良知(亞里士多德?)。良知是上帝送給人類的禮物。

我已經表述過這一個思想:假設在我們的語言中沒有」死亡」這一辭彙,我們還會」死亡」嗎?我有時候想從Z的語言中抹去這一詞語。

可以說,我們不能輕率地說一個人就是好人或者壞人。」上帝和魔鬼在爭鬥,戰場就在人心上」,人的善惡屬性是一個模糊態。善惡只有在相互作用時才有意義。

我的心絞痛得不露聲色(如果我有心的話)。

在我看來」死亡」的第一要義乃在於你再也不能去愛。

同樣,你再也不能去愛時你就死亡了(這也不是一個同義反覆)。

高尚和邪惡就像孿生子。

「反物質」這一概念啟發我們必須重視」非存在」,我們不能說」非存在」是一個無意義命題,這樣的話,你甚至可以這樣設想:1989年以前你曾在多瑙河畔為你的一個事先被假定的戀人ζ彈奏七弦琴,那時戀人ζ的眼睛像星星。

是什麼使得我們有繼續活著的勇氣而不自殺?

在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教義中都明確地禁止自殺,實際上,拋開偏見,自殺有一系列的法哲學基礎,但是我們虛偽的道德觀卻極力地鼓吹著自殺是非道德的。

我們知道自殺的意思就是L通過L的方式剝奪L的生存權利,那麼為什麼在人們看來L有生存的權利而卻不能擁有不生存的權利?

我發現,死亡的一個最重要表徵就是一個死亡的人再也不能看到太陽。

所以,我還是傾向於認為,L是活著還是死亡由造物主去選擇。

我們知道,L可能會在任意時刻t通過任意方式f而死亡,我們把這一過程標記為事件θ,我們知道事件θ既是一個必然事件又是一個偶然事件,這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事件θ悖論並自洽。

所以,我認為假設L活著為一個方程式的話,那麼,這個方程式沒有解。

也就是說,L活著可以被描述為可有意義也可無意義。

我曾設問過:上帝只是一個觀眾嗎?

如果我們不假定上帝的存在,事情就好辦了,即: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被允許的。

我認為,法律在該隱殺了亞伯之後就已經產生了。

《雅歌》里表達了基督教所要表達的一個核心思想,我在讀了《雅歌》之後對主教奧古斯丁和阿奎那這些人有種莫名的噁心感。

如果上帝不是一個觀眾,那麼,祂為什麼一直躲在帷幕的後面而不介入舞台上的悲劇。

一般人們認為死亡就是最完全的悲劇,據說悲劇引起了人類的憐憫本性(亞里士多德?),並且可以凈化人心,那麼,Z的死亡是一種實驗嗎?

我堅信,一個渴望活著的人會永遠活著,至少活在我心中。

我曾經一度認為小說只能像雨果的《悲慘世界》一樣寫。」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後來,我並不這麼想,小說應該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寫。

我有時候認為,在一組因果關係中,所有因果都要假設一些必要前提,所以,我傾向於認為所有因果關係都不成因果關係,無因無果,無果無因。

每一天我們在看到太陽的時候也要看到死亡。

據說,人生和哲學的全部目的在於學會死亡。

我只想學會活著。

有時候我想若死亡與我無關。

Z也就與死亡無關。

作者是誰?

Adam,穆斯林,世界公民。

沒過癮?

再看看Adam的幾篇舊文

哲學家不是人,但絕非蒼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慫 的精彩文章:

TAG:冷慫 |